APP下载

土耳其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及教学对策

2012-04-07土耳其阿里爱登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声调偏误音节

[土耳其]阿里·爱登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土耳其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及教学对策

[土耳其]阿里·爱登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土耳其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具有一些偏误,需要在教学中予以纠正。土耳其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调,其次是声母,最后是韵母。声调掌握的难度从易到难依次是阴平、去声、阳平和上声。土耳其留学生在语流音变、语调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偏误,这可以从母语的负迁移、《汉语拼音方案》等几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土耳其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方法。

汉语语音;土耳其学生;土耳其语;汉语学习

最近几年汉语热开始慢慢在土耳其流行,由于土耳其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其书写符号均为拼音文字,与汉字差别很大,而且在语音上与汉语的差别也很大。目前,国内学术界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偏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上,而对土耳其语的实际研究比较少。笔者认为,土耳其人的汉语学习特点应当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将有助于在土耳其的汉语教学和在中国针对土耳其人的汉语教学。因此本文试图在中介语理论的框架下,采用偏误分析的方法来寻找土耳其留学生汉语语音的习得难点和规律,并针对土耳其留学生的语音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土耳其学生汉语语音的偏误表现

土耳其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调,其次是声母,最后是韵母。因为土耳其语中没有汉语里这种区别意义的声调,只有语调和重音。

1.声调偏误

土耳其学生掌握汉语四个声调的难度从易到难依次是阴平、去声、阳平和上声。因为汉语的阴平调调值变化少,比较容易掌握。而土耳其语的重音和汉语的去声声调近似,土耳其学生掌握去声比较容易。笔者分别对四个声调进行了具体分析。

(1)阴平。阴平的偏误分布在升、降、曲、平的各种调型中,尤以读为低平调(33、22)的为多,其次是读为升调和降调,也有少量读为曲折调。调域错误在对阴平调掌握较差的发音人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大多将阴平调误读为低平调;而对阴平调掌握较好的发音人,将其误读为升、降、曲调的较多。

例如:青海 →qínhǎi 飞到 →féidào

商量 →shǎngliāng 生病 →shěngbìng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汉字学生在单读时能读对,但一放入词组中读时,学生往往受前一个音或后一个音的影响,顾此失彼,要么把前一个音读错,要么把后一个音读错。

例如:心愿 →xìnyuàn 心愿 →xīnyuān

(2)阳平。阳平被误读为平调的最多,其次是读为低升调,最后是曲折调、降调。对阳平掌握较好的学生,主要错误集中在调型上,几乎没有调域错误;对阳平掌握较差的学生,调型、调域错误同时存在。

例如:不得不 →būdēbù 每年 →měiniān

没有 →mēiyōu 朋友 →pēngyou

学期 →xuěqī 共同 →gǒngtǒng

(3)上声。上声是土耳其学生掌握得最差的声调,将其读为平调的最多,其次是升调和略带曲折的升调,最后是降调和调域不对的曲折调。

例如:节省 →jiéshēng 还有 →háiyōu 已 →yí

拿起 →nāqì 申请 →shēnqìng

(4)去声。去声的偏误也散布在各个调型中,最多的是误读为平调,其次是读为升调,再次是读为曲折调和调域不对的降调。

例如:学校 →xuéxiāo 现实 →xiānshī

报纸 →bāozhī 去年 →qúnián

看到 →kándāo 地址 →dízhī

姓名 →xǐngmīng 继续 →jǐxū

2.语流音变偏误

在语流中,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如:变调、轻声、儿化等现象,这些都是最简单的音变现象。本文就变调和轻声方面作简单分析。

(1)上声音变。连续发出音节时,上声字会发生变调现象,如果上声字的后边一个音节是非上声,那么上声音节就要读为半上声,丢掉了呈现上升趋势的后半段。半上声的偏误情况也是多种多样,调值为45的偏误所占比例较高,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比半上声调域更高一些的微降调和高平调44。

上声在另一个上声前出现时,第一个上声音节要变调成为阳平调。大部分学生读成了半三声,还有的学生读成了处于上半调域的平声或微升、微降调。

(2)轻声的偏误。通过采访和录音资料分析,大部分土耳其学生都能意识到这是轻声,因此都有意识地“轻读”,但仅仅能读得“短”“轻”,这是不够的。他们的偏误是大部分读成平声的,而且调值比较低。

(3)“一”“不”变调规律。普通话中,“一”的单字声调是阴平,“不”的单字声调是去声,但实际上,“一”有四个读音,“不”有三个读音,在这里,我们考察了发音材料中出现的“一”和“不”的变调。

首先,“一”的变调,在去声前读为阳平。结果显示,大多数土耳其学生把应该读为变调的“一”还是读为平调,并且受阴平影响,调值读得不够高。

我们再看“不”的变调,“不”在去声前读为阳平声,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土耳其学生的发音正确率很低,几乎没有人能完全正确地读出这一变调。

3.声母偏误

土耳其学生在声母方面的偏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情况。

(1)c、s不分。土耳其学生常把汉语中的c误读成s。汉语中的c、s是舌尖前音,c是舌尖送气清塞擦音,s是舌尖擦音。土耳其语中有一个类似的s[se],所以在学汉语的s时很容易学会。但问题是土耳其语中没有c[ts?]这个舌尖送气清塞擦音,而c与s的发音部位都为舌尖,主要区别在于送气不送气的差异,而土耳其语中不存在这一对立,汉语中的“菜cɑi”在土耳其语中读[sebze],“苏su”在土耳其语中读[su],“醋cu”在土耳其语中读[sirke]。在土耳其语中只用[s]来读的音在汉语中却要分成两套音来读,这就使得学生对这一汉语中对应的音位从感观上没有经验,往往在听的时候受母语语音的干扰而造成偏误 ,如把“曾”读成“séng”,把“肃”读成“cù”。

(2)汉语中的 zh、ch、sh 误读成 j、q、x。汉语中的卷舌音,即zh、ch、sh,这组辅音比较特殊。土耳其语中没有这样的音,这一组音是土耳其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土耳其学生往往用比较相似的舌面音j、q、x来代替。

例如:张文 →jiāngwén 住院 →jùyuàn

重新 →qióngxīn 春天 →qūntān

失学 →xīxué 商量 →xiāngliɑng

(3)汉语中的r误读成土耳其语中的颤音[r]。汉语中的r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声带颤动,舌尖不颤动。土耳其语中的辅音r,发音时舌尖连续颤动。汉语拼音r字母形式与土耳其语中r一样,容易让学生从视觉上就造成了一种误解。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作用,一读汉语拼音r,就会不由自主地使舌尖打颤,造成偏误。

4.韵母偏误

(1)单韵母。汉语中的e[?]读成土耳其语中的e。主要是发音时舌位靠前。如:顾客→[ke]。汉语中的er,读时尾音容易带上母语的颤音[r]。汉语中的u和ü不分。

(2)复韵母。复韵母的口音、口形与舌位是逐渐变动的,不是跳动的,中间有串过渡音,同时气流不中断,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形成一个整体。土耳其语中根本没有复韵母,土耳其学生对这种过渡式的滑音不习惯,在读复韵母时便出现了一些问题。

a.把一个逐渐变动的复韵母分读成一个个的单韵母。土耳其语中没有复韵母,土耳其学生便把复韵母读成一个个单元音,使复韵母变成彼此游离、突如其来发生转变的跳跃音。

例如:很快→[k?u-ɑi] 东北→[pe-i]

b.丢音现象。

①丢失齐齿呼 iɑn、iɑng中的[i]。

例如:春天 →tān 商量 →lāng 变成 →bānchún

②丢失合口呼 uɑ、uo、uɑn中的[u]

例如:难过→[ko] 生活费→[xo] 花去→hɑ

③丢失[o]。

例如:手中→[??u] 能够→[ku] 都→[tu]

c.前后鼻音混淆。

例如:生活 →shēnhó 变成 →biānchén

现实 →xiàngshì

d.韵腹的发音不准确。

例如:手中 →shūzhōung 变成 →bānchún

5.语调偏误

土耳其学生在语调方面最普遍最明显的偏误是把汉语一个句子末尾的词读成一个下降语调。这个偏误形成的原因之一为土耳其语是无声调但有重音的语言,两个音节以上组成的词重音一般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 ,如:鱼 bɑ、l?k,面包 ek、mek。当词干后接附加成分时,重音移到最后一个音节上,如:我们的面包Bi、zim ekmegi、miz。同样道理 ,当出现一个土耳其语句子时,重音也就在最后一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听起来整个句子在末尾呈下降式。土耳其学生受母语习惯的影响,在读汉语句子时也会套用过来,把汉语句子中每个标点停顿前的字音读成下降式,听起来就像去声,这样汉字本来的声调就会被丢在一边顾不上了。

二、土耳其学生语音偏误原因分析

1.母语的负迁移

母语的干扰是偏误形成的第一大原因。对土耳其学生来说,作为母语,土耳其语知识和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他们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土耳其语对他们的影响占绝对的优势。母语是他们学习任何一种外语的起点和辅助,是影响他们中介语形成的重要因素,汉语和土耳其语的单元音音位系统差别很大,因此土耳其学生习惯的发音方法必然干扰汉语发音。

2.《汉语拼音方案》诱发的一系列错误

在语音教学过程中,《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所有汉语学习者的基础。它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对于母语使用拉丁字母的学生来讲,为学习语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利用《方案》学语音也会受到拉丁字母读音的干扰,产生不少语音偏误。

(1)清浊音与国际音标不对应。汉语发音以“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个对立发音系统为特点,而土耳其语则是以“清辅音”和“浊辅音”为对立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清浊音的表示上,p、b;t、d;k、g是三组常见的对应清浊音。由于现代汉语没有浊音,所以在《方案》中,p和英文一样,读送气的[p’]音,但b不代表浊音,代表的是不送气的[p]。由此衍生的问题是,土耳其学生读中文可能读不准,将原本唇塞音不送气的[p]读成浊音的[b]。

(2)《方案》中某些省写规则和对某些音节主要元音的省略也是发音偏误的重要诱发因素。主要表现在:

a.《方案》中ǖ在和j、q、x相拼时,省略了上面两点。这两点的缺省给土耳其学生的汉语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产生了不少语音偏误。因为土耳其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汉语,他们无任何语言环境。所以不知道汉语中没有“jǖ”“qǖ”“xǖ”。j类后面的 u 读的是“ü”,不是“u”。看拼音读时,根本没时间去判断这个u是在j类还是在其他声母后面,是应该读u呢还是应该读ü。

b.以y开头的零声母音节。《方案》规定,拼写音节时,如果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我们必须在前面改换或添加隔音字母y、w。添加y时存在两种情况:一是y不发音,只起隔音符号的作用。这种情况土耳其学生不会产生发音偏误。二是添加y后,ü行的韵母省去两点。这种情况土耳其学生就会u和 ü不分,他们读的yu,是i加u(合口呼)的拼读 ,不是“ü”(撮口呼);他们读的 yun,是 i加 uen 的拼读 ,不是读 ün。

c.有关“iou”“uei”“uen”的省写。这些省略对于初学汉语的土耳其学生又产生了麻烦。他们是看拼音读语音的,音节上没有出现的音素,当然不可能主动加上去。由于缺少了韵腹,发音的口型不一样,音质也就不同了。

另外,汉语的韵母在《方案》中并未体现出其发音特点来,因而出现的问题错综复杂,主要问题在于:第一,复韵母的发音不能从一个音向另一个音滑动过渡,缩短了音程从而改变了音质;第二,发圆唇音和卷舌音不圆唇,也不卷舌。

三、针对土耳其汉语学习者语音教学方法初探

1.加强语言对比研究,增强语音教学的系统性

如上文所述,母语负迁移是造成偏误的一个主要原因,用学习者第一语言的语音规律代替目的语的语音规律是造成偏误的一个特点。因此,语音对比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偏误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避免学生的错误习惯先入为主。

教授土耳其学生的教师必须对土耳其语有着足够的了解,要对土耳其语的发音有精准的掌握,并能进行两种语言的发音对比。在教学中,要明确告诉学生不同点,同时做对比教学,并多做对比练习。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两种语言中相似但不同的语音。

汉语语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具体表现在音位的组合和聚合关系上。充分利用这种系统性,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如zh与j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汉语普通话音节表讲清配合的韵母不同:j、q、x只能跟齐齿呼和撮口呼相拼组成音节;而zh、ch、sh则相反,绝不能跟齐齿呼和撮口呼相拼,只和开口呼和合口呼相拼成音节。

2.对声调教学的建议

声调教学在汉语语音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声调训练。

我们可以按照土耳其学生掌握声调的难度顺序来安排怎么教。汉语的四个声调中第一声是比较容易学的。土耳其学生发阴平时,常常调值不够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平直调型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不同调值间声带松紧的变化。我们可以先教学生发11的平调,再发33的中平调,再发55的高平调,然后反过来从高到低练习。

第四声也是较易学的声调,可放在二、三声前边学。它是个全降调,从最高点5度降到最低点1度,全调最短。多数学生较容易掌握,也有一部分学生发第四声时,常常低不下来,往往念成接近53的高降调,还有的学生念成接近31的低降调。针对这种情况,可用第一声结合第四声的方法来纠正,多练习一、四声连读的词语。因为第一声是高平调,声带保持紧张状态,然后紧接着发第四声,就可发成全降调。

第二声是个中升调,实际上起点较低。大多数学生发音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终点升不上去。实际教学中可以多练四、二声连读的双音节词语,前边的第四声全降调可使声带放松,然后逐渐拉紧,这样就形成了第二声。

第三声是个曲折调,留学生发音时拐弯的角度大,曲折度不够,这样就形成了与第二声相似。教学中可多练四、三声连读的词语,先读一个去声,帮助增加前半段的长度,气流不中断,紧接着读短促的后半段,上声的调值就可以读准了。

第三声在语流中常处于变化状态,所以学好它的基本调型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变化的基础。

3.对教法的建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熟练应用课堂教学技巧。如语音教学中摸索出来的“教具演示、夸张发音、手势模拟、对比听辨、以旧带新、声调结合”等具体方法,总之就是要用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发音问题,并及时改正。

我们提倡字—双字词—三字词—词组—句子—文段这样有层次的语音教学顺序。从单字音到句子和文段中间,我们可以加入一个以所有声调的组合方式为内容的练习,让学生读熟读准,然后再让他们读句子和文段,这样比直接从单字声调跳到句子的音变效果要好得多。

[2]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3).

[4]梁敏.字调变调语调——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三大阶段[J].新西部,2008,(8).

[5]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6]王晶《.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容易形成的若干误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1).

On Turkish Students’Phonetic Errors in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Strategies in Teaching

[Turkey]Ali Gurbuz Ayd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Turkish students tend to make some errors in learning Chinese phonetics,which needs to be corrected in teaching.Generally speaking,for the difficulties that the Turkish students encounter in learning,tones come first,then the consonants,and finally the vowels.The most difficult one to grasp is the first tone,then the fourth tone,then the second tone,and finally the third tone.Turkish students also make errors in pronunciation variations in speech flow and intonation.Reasons can be analyzed in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andthe Scheme of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phonetic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Turkish learners of Chinese can be improved.

Chinese pronunciation;Turkish students;Turkish;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I046

A

1008-469X(2012)03-0047-04

2012-03-27

阿里·爱登(1980-),男,土耳其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国际传播、土耳其语翻译等研究。

猜你喜欢

声调偏误音节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拼拼 读读 写写
单韵母扛声调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