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59例临床体会

2012-04-07杜进超马显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玉竹麦冬空腹

杜进超 马显军

(天津市宁河县中医院糖尿病科 天津宁河 301500)

2008~2012年间,笔者采用自拟消渴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59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9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9例,女30例;年龄41~86岁。2型糖尿病确诊病程在5~25年,其中35例使用胰岛素,24例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8%~11%之间,动态血糖监测提示血糖控制均不理想。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2007年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拟定。主症: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兼症:四肢麻木,视力模糊,便秘,眩晕,水肿,五心烦热、盗汗等症。西医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对DM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DM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质量下降)并且随机(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葡萄糖(VPG)≥11.1mmol/L,空腹血浆糖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口服葡萄糖(75g脱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的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11.1mmol/L。

1.3 治疗方法 在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疗法的前提下,沿用原有的西医治疗方案(口服药与胰岛素用量不变)、服用自拟方。基础方为:黄芪 15g、熟地 20g、山茱萸 20g、茯苓 12g、山药 20g、玉竹15g、泽泻9g、黄连 9g、麦冬 15g、甘草 6g,随症加减。口渴多饮者加天花粉15g、生地20g;消谷善饥者加石膏20g、沙参15g;多尿者加益智仁15g、桑螵蛸15g;自汗不眠者加龙骨20g、牡蛎20g、浮小麦20g等,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服用。以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动态血糖监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第2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①显效:基本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乏力等)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②有效:基本症状明显改变,空腹血糖≤8.3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③无效:基本症状未明显改变,血糖下降小于≥10%。

2.2 结果 经治疗59例患者中,显效46例,占77.97%;有效10例,占16.95%;无效3例,占5.08%;总有效率95%。

2.3 典型病例 患者,男,66岁,2型糖尿病9年,症见口干、乏力、消谷善饥、尿频、舌淡暗苔白,脉沉细。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诺和锐30早18U,晚14U。入院查HbA1c8.6%,动态血糖监测空腹血糖在6.9 ~8.8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在8.8 ~13.8mmol/L之间,予上方加减治疗,3个疗程后HbA1c6.3%,动态血糖监测空腹血糖在6.0~7.1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在7.8~10.6mmol/L之间,其他症状皆有所改善。

3 讨论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故治疗多以清肺润燥,养阴生津,益胃健脾,滋补肝肾为主 。方中熟地、山茱萸,滋肾阴益精髓共为君药,黄芪、山药、茯苓、玉竹、麦冬为臣药,黄芪能大补肺气,益水之上源,使气旺自能生水 ,山药、茯苓益气健脾,玉竹、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佐以黄连、泽泻清热泻火,甘草为使,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收润肺、益胃、固肾之功。综上所述,本方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能降低血糖,使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2002.195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27-429

[3]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304

猜你喜欢

玉竹麦冬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养阴润燥话玉竹
编竹篓
沙参麦冬汤缓解老慢支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空腹喝水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玉竹的化学成分研究
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