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地区食管癌422例发病分析

2012-04-07罗红波张小节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腺癌胃镜食管癌

张 辉 罗红波 陈 娴 张小节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连云港 222023)

连云港地区为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往年检出率均高于我国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加,食管癌的发病是否有所变化呢?为此,我们对2008年9年~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总结近年来本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特点及趋势,为本地区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线索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查阅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资料,对其发病年龄、内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统计我院胃镜检查人数及食管癌的检出数,分别对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理诊断、内镜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时对部分病例进行复查核实,剔除可疑及重复检查病例。

1.3 统计学处理 将各项指标结果数量化,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两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检出率 2008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共8806例,共检出食管癌422例,检出率为4.79%(422/8806)。其中明确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占93.84%,1例鳞癌中含有腺样结构,1例含有肉瘤成分;原位癌4例,占0.95%;小细胞癌4例,占0.95%。检出的食管癌以进展期为主,早癌9例,占全部食管癌的2.13%。

2.2 性别分布 所有检出食管癌中,男307例,女115例,男女之比为2.67∶1。由此表明食管癌男性发病率(72.75%)显著高于女性发病率(2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年龄分布 本组患者年龄39~92岁,男性年龄(67.35±9.69)岁,女性年龄(69.71±8.24)岁,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50岁者413例(97.87%),显著高于小于50岁者9例(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4 发病部位 仅累及食管上段的24例,占5.69%;中段153例 ,占36.26%;下段62例,占14.69%;中上段68例,占16.11%;中下段113例,占26.78%;食管上段及下段各见一病变的1例,累及全食管者1例,各占0.24%。由此表明近年来本地食管癌发病仍以中段最多,累及中下段的次之。

2.5 内镜下表现 以新生物为主要表现的301例,占71.33%;以溃疡为主要表现的80例,占18.96%;表现为黏膜粗糙糜烂或稍隆起、黏膜增厚的41例,占9.72%。

3 讨论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是食管黏膜上皮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作用导致多基因改变的结果[1]。1999年WHO资料中显示,中国食管癌患者约占世界总数的46.6%,其中,90%的食管癌为鳞癌,腺癌约占5% ~10%。近年来,国外的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我国在此方面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

本组资料胃镜检查8806例,共检出食管癌422例,检出率为4.79%,较国内文献统计资料明显偏高,这可能与不同的地理环境及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本地区属于食管癌高发区,但近年来食管癌发病率较本地区历史统计百分率有所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有:①食管癌发病率有所降低;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③胃镜的性能明显改善、胃镜技术普及,内镜医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胃镜检查舒适度提高,就医率增加;④全面开展胃镜普查工作,胃镜检查适应证有所放宽。本资料显示男性食管癌的检出率高于女性,与文献[3]报道相似,这可能与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如男性吸烟、饮酒、喝浓茶、吃饭较快致更可能进食滚烫食品等。从发病年龄上看,40~49岁组癌检出率占1.90%,50~59岁组占 19.19%,60 ~69 岁组占28.44%,70 岁以上者占 50.24%,说明食管癌发病率基本上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是本地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40岁以下青壮年发生食管癌少见,可能与青壮年本身发病率较低及症状轻微者不及早检查有一定关系。

大部分研究表明我国食管癌的组织病理类型仍以鳞癌为主,占90%以上,食管腺癌所占的比例较少。近年来国内有少部分报道[3],食管腺癌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但本研究结果提示食管鳞癌占93.84%,未检出明确的食管腺癌,与国内大部分报道[4]相近。

从发病部位上看,癌灶位于食管中段者占36.26%,与国内报道基本相似[5,6],提示本地区食管癌以食管中段为好发部位。所发现的食管癌几乎均为中晚期癌,早癌发现很少,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患者出现突出症状时才就诊导致就诊时间较晚;②内镜医师对早癌的认识仍不足。因此,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对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尤为重要,这一方面要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少饮烈性酒、加强对不适症状的警惕性等等,另一方面,也对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内镜医师应不断提高对早期食管癌的认识,在检查过程中仔细观察,对可疑病变及时进行活组织检查,并重视第一针活组织检查的准确性,对某些病变如食管黏膜局部糜烂、息肉及Barrett食管等,应多次内镜检查,以期达到食管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医疗机构应加大对内镜室建设的扶持力度,更新设备,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业务学习交流,积极采用先进内镜技术,提高早癌的检出率。

总之,近年来我市食管癌发病率虽较以前略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我国平均水平,早癌的检出率较低,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6

[2]Devesa SS,BlotWJ,Fraumeni JF,et a.l Changing patterns in the irrcidence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cinoma in theUnited States[J].Cancer,1998,83(10):2049

[3]章 宏,厉有名,王 伟.食道腺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696

[4]李超民,刘佳萍,何 洪,等.邵阳市食管癌207例临床及内镜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3):70

[5]马兴刚,黄根牙,张 菊,等.淮安市666例食管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J].医学综述,2008,14(17):2705

[6]刘 巍,郝希山,晋 颖,等.4329例手术后食管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5):241

猜你喜欢

腺癌胃镜食管癌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老年胃腺癌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关系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