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个“运用”

2012-04-03福建省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362700卢施恩

地理教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讲授运用课堂教学

福建省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362700) 卢施恩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个“运用”

福建省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362700) 卢施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高考地理试题不断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不断增多,设置新情境和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或事物,要求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综合分析。面对新课程新理念和新高考新试题,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在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开拓创新、勇于尝试,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再培养与再提高。基于可行性与有效性的考虑,笔者重点思考常态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创新提出几点看法。

一、运用乡土地理案例,使学生认识得到提高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乡土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乡土地理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从自然到人文,从身边视而不见的地理现象和事物,到非常熟悉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乡土地理案例,会使地理课更具有乡土性、实用性、趣味性和信服力。研究性学习中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例1 在讲授“水资源”时,结合石狮是一座缺水城市,设计以下问题:①石狮市淡水资源主要从哪里来?② 石狮市的河流是否被污染?主要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

例2 在讲授“新工业区”时,结合学校附近的宝盖工业园(鞋业工业园、科技工业园),通过调查工业园工业发展情况, 并以此分析影响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其主要区位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例3 在讲授“城市化”时,收集石狮城市的用地范围和城市人口的变化数据, 通过不同年代的数据和图片对照,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化的基本表现。

二、运用生活经验背景,使学生理性得到升华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建构的过程。生活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及自身的生活实践,在学习前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背景,课堂的教学内容尽量要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由浅入深探究问题,提高学习地理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体验出发,以原有的生活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培育出新的“知识之果”,养成主动学习的方法。

例1 在讲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设计如下问题:①暑假和寒假相比,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②观察过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吗?一天之内它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一年呢?通过实际事例解决地球运动中重难点问题,可以让课堂真正走入“生活”。

例2 在讲授“热力环流”中受热上升——热气球在航空、体育和娱乐活动;会飘上空的孔明灯;制暖设备装在窗户下。受冷下沉——冷藏箱中水果保鲜方法是加冰块,冰块放置的位置应该在水果的上面还是下面;空调制冷设备装在窗户上。把生活引进课堂,尽量让学

生去想象、去体验,从而使地理课堂更生动、更具有实用性。

例3 在讲授“锋面系统”时,可假想在一水槽中,中间用闸板隔开,两边分别是水和油,让学生思考拉开闸板后两种液体流动的情况,用以描绘冷、暖气团运动特征。这个实验也可演示海水运动中的密度流。类似的还可以用“倒水法或摇水法”来演示补偿流。这样就可以使得地理知识走近学生,地理再也不是“科学界”的抽象学问,而成为“生活世界”中的“个人知识”“个人经验”。

三、运用角色模拟过程,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课程理念。随着新课程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变成能发挥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角色模拟过程就是学习方式变革的体现,角色模拟过程最常见的是模拟旅行和角色模拟。角色模拟过程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当一定的角色,即让学生扮演教师、演员、导游、记者、演讲者、考官和设计者等角色,借助这些角色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使其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1 在讲授“三圈环流”时,可把班级每排代表纬度,演示三圈环流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规律。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能够有效地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

例2 在讲授“城市化”时,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建设规划局、交通局、环保局、人事局和公交公司等。活动中由各小组分别扮演以上角色,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来解决城市化带来问题,其他小组可以自由提问,最后由专家组进行评价。

例3 在讲授“亚马孙雨林”时,设置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商业伐木公司老板、环保官员等角色的不同,考虑问题的立场就不同。在面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时,请同学们从他们不同的利益出发,设想各自的态度。

四、运用地图系统,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强化

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提到:“学生应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其承载着许多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地理问题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首先,应教会学生运用地图,用空间的观点来获取、处理及表达信息,并还要进一步对其中所隐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技能,把地图作为一种分析的手段,获得应用空间的观点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等值线”中,就可以强化空间来表达信息。

其次,应教会学生使用“脑中的地图(心理地图)”结合空间情况来组织、处理有关人、地和环境的信息,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明白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懂得使用心理地图来组织关于人、地、环境的信息,学会分析人、地、环境的空间结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高三习题中经常一道要调要好几张的地图进行基本的处理——叠加。

最后,应教会学生画地图、说地图。地理课本文字叙述比较枯燥, 难以记忆, 不妨“画”“说”结合, 在培养绘图能力的同时,通过系统化的“说”图,把教材中地理知识浓缩到地图上, 进而形成“心理地图”,达到快记、熟记、长记的效果。例如在区域地理复习中,不妨把该区域的大体轮廓画下来,并在上面标注应重点掌握的地理事物和经纬度,然后依据一定知识结构“说”区域位置、地形、河流与湖泊、工业与农业、交通与城市、区域问题与国土整治等;也可以把多个单独的地理位置综合在一起,画一幅完整的中国或世界地图加以巩固。

五、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使学生视角得到拓宽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课程理念。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给学生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课堂教学若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设计具有探索和创新意义的问题,就能使学生在探索中通过发散思维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构想、培养创造力。

例1 讲“地球公转”时,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 利用三维动画, 把地球公转的规律动态的演示出来, 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平面为立体, 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获取大量信息。

例2 教会学生操作一些课堂辅助软件,如Google Earth、GPS等,会使用许多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为学生提供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为学习提供新的学习资源。

猜你喜欢

讲授运用课堂教学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