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2012-04-02张祥君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历史情感教育

● 张祥君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 张祥君

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历史教育应解放思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构造丰富的情感效果;发挥教师的语言感染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而落实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

历史教学;情感教育;情商

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商,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主体的感受与体验,注意其感受能力与感受欲望,在情感与意境的最佳组合情境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情感与审美体验的统一。

一、充分认识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以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等社会情感的培养和情感认知力、控制力、协调力等情感能力的提升为内容,以培养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受教育者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新型教育范式。情感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对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它既是中华各族人民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刀光剑影的斗争史和光荣史,有许多情感教育的生动素材。学习这段历史,不仅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要有献身社会和报效国家的决心。作为历史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商,通过精心选择中国近代史中的人物和事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靠过去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很难达到目的。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用新教育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研究,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精彩的课堂活动。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见到这样精彩的场面:记者采访、历史剧表演、辩论赛等,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大胆发言,踊跃展示,积极参与到教学环境之中,使历史课堂展现出动人的魅力!同时,历史教材及历史知识的特点为情感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如场景的恢弘,人物的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时空的倒置,历史的进程等,都可以通过语言的渲染、情感的真诚投人,实物、图片、模型等的充分利用,将学生带入到情感渲染的通道,进而完成情感教育的教学任务。例如在教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一课时,让学生唱一唱《九一八小调》《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东北三省沦亡的悲切之情和奋起抵抗、抗日救亡的民族豪情;在讲授西安事变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蒋介石,张学良和共产党人,感受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的深明大义,感受国难当头,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同时也体会蒋介石的出尔反尔,善变的丑恶嘴脸。尽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已经远去,但通过这些教学形式,可以构造一个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境界,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历史人物的合理评判。

其次,教师在运用情感教学的时候,还可以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构造更加丰富的情感效果,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投影、录有、录像、微机的演示,扩大和改变了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了视听效果。再现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程序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并形成教学软件。它通过剪辑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比如介绍《神奇的编钟》,放映一段专题视频,播放出一段由编钟演奏的乐曲给学生听,学生们会在优美的古乐曲中,感受到钟声的美妙,体会先人们的伟大智慧和不朽艺术。

再次,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特别是教师的语言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至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在《义和团运动》讲解时,笔者用以下这段语言来渲染气氛:“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更是一个斗志昂扬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华夏儿女的泪,记载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残酷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十九世纪末,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而又感人的历史!”这样深情的语言使课堂笼罩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感情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起到了身临其境的震撼效果。

再次,历史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配合教材内容选取有关的电影、录像片断等,组织学生观看,还可以配合各种重大纪念活动和节日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报告会、编写历史手抄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历史遗址和图片展览等等。使学生接受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在“细雨润物”中培养学生良好

三、情感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要具体、明确,空洞、大而无当的目标设计在课堂上无法具体操作实施。如“培养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勇敢面对并积极克服困难的进取心态”这种情感目标设计较为抽象,不值得借鉴。而如果将情感教育目标细化为一些历史事件或情节加以阐述的话,就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篇章时,通过讲授孙中山放弃大总统职位后,在袁世凯专制独裁和称帝时又毅然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及反对段祺瑞独裁的护法战争等情景,来表现孙中山先生愈挫愈奋、勇敢面对并积极克服困难的进取心态就能深深地打动每一位学生,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的精神。

其次,情感教育内容要还应与个人需求相联系。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还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中学生的需求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需求就是找寻自己成长或者努力的榜样,以此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如在中国近代史学习中,通过讲述詹天佑在美国刻苦学习,获得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学位,回国后以过硬的本领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为祖国赢得荣誉时,就能够激励学生树立牢固的学习信念,像詹天佑那样既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又能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材而努力学习。

最后,授课教师要注意的是进行情感教学必须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不能“戏说”,不能违背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材料的选择和情境的构造上,一定要选择有针对性的,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不能以过分渲染的方法来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同时情感教学的运用要与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知识认知水平相符合,对于学生而言,虽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但是有些想法和认知很不成熟,所以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恰当的引导。如在讲述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和贪污纳贿的罪行时,立场一定要坚定,但是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曾经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有全面客观的了解,才能有爱憎分明的立场。

张祥君/泰安市州城街道一中

(责任编辑:刘 明)

猜你喜欢

历史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