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道教宗师叶法善郡望、占籍与乡贯考①

2012-03-31周伟华杜

关键词:松阳县叶氏松阳

周伟华杜 若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浙江丽水323000;2.丽水学院文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唐代道教宗师叶法善郡望、占籍与乡贯考①

周伟华1杜 若2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浙江丽水323000;2.丽水学院文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叶法善是唐初的道教宗师。民间奉他为“国师”、“神医”,羽流尊之为“真人”、“法师”。对于这样一位历史、小说、神话、传奇与仙话交织,真伪杂厕、史实駸晦的人物,鲜有人将历史的真实与后代追思想像的虚诞加以严格甄别。因此,结合正史方志、金石碑刻等历史文献,考证并明确唐代道教宗师的郡望、占籍与乡贯等相关问题,有助于叶法善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叶法善;郡望;占籍;乡贯;南阳;松阳

关于叶法善,新旧《唐书》、《处州府志》和《松阳县志》等都有传记,只不过归类稍有不同:新、旧《唐书》归入方伎,而《处州府志》、《松阳县志》则列入方外。叶法善的生卒年,史乘与碑铭有载:

法善生于隋大业之丙子,死于开元之庚子,凡一百七岁。(《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

至隋大业之岁,岁在丙子,法师是生。凡六百四十二甲子。洎我开元之岁,岁在甲申,形解升云,则春秋百有七矣。(唐玄宗《叶尊师碑铭并序》)

早有学者指出:唐开元年间并无“庚子”,而只有“庚申”。自隋大业丙子(616)至唐开元庚申(720),叶法善的年寿该是105岁。107岁说,则是按每年历六个甲子日三百六十天来计算的。叶法善经历的六百四十二甲子中,闰月相加而得两年,故合计为107年。

叶法善的祖籍,即先祖入籍定居的地方,碑铭和传记均有载:

文王之胤,乃食于沈。尹戌之子,载封于叶。受氏享国,大哉邈乎!(李邕《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

师讳法善,字道元。自诸梁食采,是谓叶公,邑亦如之,因而命氏,则昔为南阳人也。(唐玄宗《叶尊师碑铭并序》)

真人姓叶,名法善,字道元,一字太素,本南阳人也,自叶公沈诸梁之后属。(张道统编撰的《叶真人传》)

“昔为南阳人”,“本南阳人”,说的都是叶法善的祖籍与郡望。郡望者,本指用以表示某一行政区域的名门望族。叶姓世居南阳郡,世代仕宦,身份显赫,就成了南阳郡的名门望族,故有“本南阳人”的表述,或称“南阳叶氏”。“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竟以姓望所出,里邑相矜。”[1]古人向来看重郡望,讲究门第,介绍人物时往往先表白郡望,以便认亲寻祖联宗,更利于族姓子弟入仕为官,与高门大户通婚。前引的碑铭与传记在介绍碑主时,表述的只是祖籍与郡望,而并非是占籍与乡贯。由此可见,对于碑主与传主来说,其祖籍与郡望似乎远比占籍与乡贯重要得多。

占籍,指的是户口从外地迁来,入籍定居。但各朝认定的标准不一:有指寄居地有祖坟,且长住有相当年限;有按“三世居于某地者,即以该地为占籍之所”。叶法善的占籍,无论按照前者还是依据后者,自然是松阳卯峰怀德里(今古市镇)。现在的问题是,自叶法善上溯至第几代为卯山叶氏的鼻祖?即叶姓是谁最早从外地迁来松阳,入籍定居于卯峰怀德里?

叶俭,字静能,会稽人,遍游天下名山胜地,至松阳,登卯山,即大喜,遂卜居焉。(民国版《松阳县志》卷九)

俭公,字巨文,号仲廉。仕晋为折冲将军,迁散骑常侍,为栝苍太守。其先南阳叶县人也,乃叶公二十七世孙,始迁栝松卯峰怀德里,在卯山之右。子孙世居于此,自俭公始也。(清叶万春等纂修《卯峰广远叶谱·事略篇》)

盖自琚葬松阳,俭独不迁。(李纲《叶氏宗谱源流序》)

叶俭生于西晋元康六年(296),卒于东晋升平五年(361)。据《越国公叶真人神像世系之谱》所载:他曾仕“晋为折冲将军,迁散骑常侍,苍梧(今属广西)太守”[2](P327)。说他任过栝苍太守,则缺乏根据。叶俭曾回栝州松阳卯山壬山父母合葬的墓旁,结庐守孝三年。苍梧太守卸任后,他“不复干进”,于晋建武元年(317),举家卜居松阳九都怀德里。卒后,葬于茅山观右前侧父亲叶琚墓旁,谥临海侯。松阳叶姓“子孙世居于此,自俭公始”。故《卯峰广远叶谱》将叶俭列为松阳叶氏第一世,称之为叶姓鼻祖,为迁居怀德里的始迁祖。延至叶法善,居卯峰已非三世,而是整整有18世了。

松阳卯峰世家曰:叶氏瓜瓞连绵,簪缨奕叶,历年所矣。有琚公显一,俭公行著二,为族之始祖,创辟于卯峰者也。(赵鼎《琚公俭公墓志铭》)

墓志铭又将叶琚作为卯峰叶氏始祖。叶琚曾任钱塘令,爱民如子,民称叶父。后“为南海武陵太守,又为幽州刺史。母张氏合葬卯山壬山丙向,乃真人(法善)十九世祖也”[3]。从族谱看,始祖似又可上推至叶琚,卯峰始成为江南叶姓的发祥地。

叶姓自沈诸梁受封楚国叶邑之后,直至26世孙叶琚之前,作为南阳叶氏世家是瓜瓞繁衍,簪缨蝉联,德业隆盛而散居于中原各地 。《卯山叶氏主要宗支世系图》列有各代子孙的任职:3世叶重凝为楚太夫,5世叶眄为长乐太守,6世叶翫为楚邑令,9世叶诩为颍州太守,11世叶奉为清河太守,13世叶纂为清河令,14世叶斌为汉大将军,15世叶尤为汉太尉,16世叶袆为太中大夫,17世叶嘉为长乐太守,18世叶元为武陵令,19世叶宗为南顿太守,20世叶仲为雁门太守,21世叶颖为云梦令。叶望为叶公沈诸梁22世,出身于士族世家,桓帝朝,官至太中大夫。灵帝即位,朝廷朽腐,宦官专权,党锢相继,官场极端腐败,卖官鬻爵盛行。叶望虽“有宏才异藻,以时多蹈谄佞,弃官不仕,横舟钓于江浦,时号横州逸人”[3]。在熹平元年(172),叶望正当壮年就弃官归隐青州(今属山东),横舟垂钓,闲逸度日;亦潜心探研家族世系,编纂叶姓第一部宗谱。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席卷中原八州二十八郡。随后,频仍的战乱,粉碎叶望闲适度日的幻想,还危及叶姓家族的生存,逼得他只好举家南迁。献帝建安二年(197),叶望挈妇将雏从青州渡江“徙居丹阳之句容”。句容虽远离中原战乱,但也非世外桃源。当时山越族头领盘踞丹阳一带,经常与东吴的孙权集团发生战事,叶望一家避乱无果而再遇战祸。约在建安七年(202),叶望迫于无奈而再度南迁。而松阳向有“浙南桃源”之美称,松古平原又是“浙南粮仓”:“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况复父老贤,挽留使者车。”[4](P44)叶望终于选定秀山丽水、土地肥美、环境清幽、民风淳朴的松阳怀德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终老后,又墓葬于卯山西南麓东角垄村黄土岗。

对于叶望再次南迁松阳卯山右,从1987年、1989年东角垄村西社庙山发掘出的“建安昭宝叶”、“元康七年(297)七月三十日叶家富贵”的纪年墓砖,亦可以得到旁证。而更重要的是叶望的子孙均生活在松阳怀德里,死后又都墓葬于卯山、石龟山及东角垄村的社庙山一带:

望之夫人陈氏生一子曰遂,遂生成,成生胤。胤生二子:长曰琚,次曰璥。琚生四子:长曰硕,次曰俭……自琚以下,各以其族散居四方,派别始不一。(叶梦得《叶氏宗谱源流序》,民国三十七年缙云《宏坦叶氏宗谱》)

叶遂,官指挥将军、蔡州刺史,卒葬石龟山。叶成,官儒林郎。叶胤,官晋侍郎,葬卯山望公左侧。叶琚与叶俭任职与葬地,前面已叙不赘。

从前面的引文与介绍可知,叶姓22世的叶望才是松阳卯山叶姓的真正鼻祖,江南叶姓的始迁祖。从叶法善上溯至叶望,也有22世。无论怎么去认定,叶法善的占籍自然是松阳卯山右怀德里。

叶法善的乡贯,史乘、方志、碑铭中的传记和一些道教仙传、传奇等叙事文本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师讳法善,字道元。……今为古栝人也。(唐玄宗《叶尊师碑铭》)

道士叶法善,栝州栝苍人。(《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

叶法善,字道元,处州栝苍人,世为道士。(《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三十九)

叶法善,字道元,本出南阳叶邑,今居处州松阳县(《太平广记·叶法善传》)

在儒、道、佛诸家兼容并存的唐代初期盛世,现今武义县柳城畲族自治镇出了一位全国首屈一指的著名道士。他姓叶,名法善……他父亲鉴于住卯山过于清苦,难以为生,就寻访灵虚福地,看到白马山气势不凡……山下有宽敞别致的石室……就搬到石室来居住。(《金华历史名人代传》,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前引的文字,叶法善乡贯就有古栝说、会稽说、栝州栝苍说、处州栝苍说、处州松阳说、武义柳城说等。乡贯者,籍贯也。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地,而并非曾经短暂居住或生活过的地方。据此,上述的说法没有一个表述是准确的。

古栝说与会稽说,是用了汉代松阳归属的郡国名称。《栝苍汇记》卷之一载:“处州,古栝苍地。”在隋开皇九年(589)置处州之前,松阳、平昌、回浦等县均可称古栝,隶会稽郡。但是,叶法善则生在初唐,其乡贯理应用唐初卯山怀德里归属的郡县,而不能再用几百年前汉代的归属。栝州栝苍说,是用了唐代前期处州的建置。在唐武德四年(621)至景云二十九年(741),松阳县是归属栝州管辖,将松阳隶于栝州是对的。而栝苍县自隋开皇九年由松阳分置,直到唐大历十四年(779)改为丽水县,前后存续有189年。叶法善出生地、祖辈的居处,均不在松阳东乡的栝苍县,而是在栝苍县西的松阳县。因此,《旧唐书》、《新唐书》将叶法善的乡贯说成是栝州栝苍,同样是不确切的。处州栝苍说,因处州是自隋开皇九年至十二年(592)由古栝分置,那时叶法善并未出生。叶法善生于隋大业十二年,处州已改为永嘉郡。随后,松阳于唐武德四年(621)改为松州,八年(625)废松州为松阳县。松州或松阳,自唐武德四年(621)直至天宝元年(742),一直隶属栝州,之后,栝州改为缙云郡,后又改回栝州,直到中唐大历十四年(779),栝州才改为处州。叶法善出生地在唐初始终未归属处州,所以,叶法善的乡贯只能归属栝州,而不是处州。栝苍作为县,是隋开皇九年由松阳东乡分立的。唐武德四年,又析栝苍置丽水县,八年,废丽水入栝苍,直到大历十四年(779),改栝苍为丽水,栝苍县存续近190年。叶法善生活的怀德里,一直隶属松阳,从未归栝苍或丽水管辖,所以,处州栝苍说无视处州与松阳的建置沿革实际,是完全错误的。

至于武义柳城说,除前引的《金华名人传》所主张外,另有“叶法善祖居地的确地点,今为松阳县古市镇卯山后村,武义县柳城镇全塘口村”[5](P20)之说。祖居地不能同用两个,前者说松阳是对的,后者说法则不妥。叶法善母亲刘氏,是宣慈乡全塘口村人。叶法善幼时,有可能在外婆家生活过一段时间;12岁父母双亡,墓葬在欧溪旁全塘口村外山丘上,即宣阳观(北宋易名冲真观)之侧。两处虽离松阳很近,但在唐朝则归属栝苍县。然而,外婆家、父母墓地并不能成为其乡贯。明景泰三年(1452),兵部侍郎孙原贞讨平寇乱,因丽水县域地旷而不便弹压,奏请朝廷以丽水县之宣慈、应和二乡及懿德之北乡分置宣平县。由此,后人又愆生出叶法善为宣平人说。叶法善生于初唐,怎么可以将他出生后830多年建的县地作为他的乡贯呢?民国版《宣平县志》卷十一在介绍叶法善也只说他“产于松而示异于宣”。1958年4月,国务院决定撤销宣平县,将柳城区、桃溪区划归武义县,懿德乡即今之曳岭划回丽水县。我们又怎能将叶法善出生后1300多年后外祖母居住地、父母墓地归属的县作为他的乡贯呢?将叶法善诞生后830多年始建的宣平县、1300多年后外祖父归属的武义县作为其乡贯,显然是张冠李戴,今为古用。它既不符建置实际,又不合情理,更会混淆历史与地理,惑乱视听,因此,叶法善乡贯的正确表述,应该是永嘉郡松州,或是栝州松阳。

经过考证与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叶法善的郡望是南阳,占籍为卯山怀德里,乡贯是永嘉郡松州或栝州松阳。

[1]刘知几.史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越国公叶真人世系之谱[A].正统道藏(第30册)[C].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5.

[3]叶万春,等.松阳卯峰广远叶氏宗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沈晦.处州历代诗词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5]李震.叶法善传说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Analysis on The Birthplace of Taoist Master of Tang Dynasty——Ye Fashan

ZHOU Wei-Hua (Lishu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Publicity Department,Lishui Zhejiang323000)
Du Ruo (Lishui University,College of Liberal Arts,Lishui Zhejiang323000)

Ye Fashan is a Taoist master in early Tang Dynasty,renowned as“state preceptor”,“miracle-working doctor”among the people and respected as“immortal”,“master”by the Taoist priests.For he is such a vague and complex figure in history,fiction,myth,legend and fairy,few people can strictly distinguish the true history and the virtual imagination about him.Therefore,a research to explicit birthplace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of Ye Fasha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official history chronicles,stone inscriptions and other historical documents,can help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famous Taoist master.

Ye Fashan;birthplace;Nanyang;Songyang

I207.22

A

1673-1395(2012)01-0018-03

2011 -10 -14

周伟华(1969-),女,浙江松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与地方文化研究。

① 本文属丽水市社科联科研项目(LB201148)产出论文。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松阳县叶氏松阳
捉蟋蟀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楼上楼下
鸣鹤叶氏诗人与白湖诗社
松阳:以科技为引领 推进产业转型林业增效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松阳县关工委走访慰问贫困学生
宅基地上的“暖心工程”——松阳县探索“以宅基地换养老”的调查
田园松阳 宜尼桃源
坐拥金山却穷死的袁世凯六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