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对待之思及其言说方式

2012-03-31李丽君

关键词:诗学哲学思维

李丽君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对待之思及其言说方式

李丽君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中国诗学受道家哲学的观念、方法影响最深,若从思维方式看,则主要表现在整体之思、对待之思和象喻之思三个方面。其中,对待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所有对立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它以整体之思为前提,更强调相互参照的二元对待的彼此依存,彼此包含,彼此转化,乃是一种二元协同之思。对待思维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之一,也成为了中国诗学的重要思维路向。中国诗学中的对待批评将具有传统哲学智慧的对待思维模式内化为运思方式,在话语言说方面有着独特的表达。

中国诗学;思维方式;对待之思;言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一切文化的主体设计者和承担者”。中国诗学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传统思维决定了传统文化”[1](P18),也决定了中国诗学的思维路向。中国诗学受道家哲学的观念、方法影响最深,若从思维方式看,则主要表现在整体之思、对待之思和象喻之思三个方面。对于整体之思和象喻之思,学界多有关注,相比而言,关于对待之思的讨论则很少。张岱年先生曾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概说》一文中强调对待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维之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待观点比较显著。所谓对待观点,即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张老还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了对待观点的流变,并感叹在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已经成为一般人常识的近现代,“大多数人、多数学者,在处理问题、考虑问题时,仍多陷于片面思维,忽视事物现象的相反相成的复杂联系”[1](P9)。这两段话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对待观点或曰对待思维原本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范畴,中国诗学中的对待之思历经了从哲学到诗学的衍化过程;第二,对待思维更强调相互参照的二元对待的彼此依存,彼此包含,彼此转化,乃是一种二元协同之思;第三,这种辩证思维很重要,在传统哲学中很显著,但在文学批评实践的现代语境中却往往被人忽视。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文学批评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在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视野里,不可遮蔽对待之思的特质,应自觉地走近它,把握其具体的思维理路及独特的言说表达,发掘其真正的诗学价值。

中西哲学对世界、事物的思考有着基本的趋同,都认可宇宙统一体的二元相待又相依,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哲学更强调相待的一面,即二元的对立;中国哲学更强调的是相依的一面,即二元的彼此依存,彼此包含,彼此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哲学提出神凡两分,虽不否认统一,但较强调对立的方面;中国哲学主张阴阳一体,虽不否认对立,但较重视统一的方面。这两种差别恰好表现了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中一体、相依、包含、转化的观念就是整体之思与对待之思的重要内核,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性和辩证性。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模式,对待之思则是整体之思的补充和发展。对待是不分之分,也是分而不分,即在整体观照下对事物进行有限的相对之分,而这种有限的相对的分最终又回归整体。

对待而不相离的意识早已渗透在先人的哲学思维之中,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老庄的著述。老子是中国对待思维最初的发现者和运用者。在《老子》道论的基本理论构架中,尽管没有出现“对待”一词,但推出了很多涉及对待关系的范畴,充分显示了老子以二元对待论道的思维特征。《老子》开篇就将道分成有和无,并认为二者“同出而异名”;接着在二章围绕有与无这对核心概念又推出了一系列对待的概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其中,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概念既各自对待又彼此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在老子看来,对待中的协同互济、相辅相成之意远胜过相互对立,彼此冲突。因此,老子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切对待都存在于和的整体中。《庄子》进一步丰富了对待的范畴,辩证地阐述了彼与此、生与死、是与非、成与败等对待关系。《齐物论》中出现了一个与对待近似的词语“相待”。庄子认为,是非或然否是两种声音,两种判断——“化声之相待”,但实际又是一种声音,一种判断——“若其不相待”。[3]相待之“待”本有二义:一为对立,一为依凭。就依凭一面看,《齐物论》中的相待高度概括了《老子》中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的全部含义,实为对待概念的核心因子。完成于战国后期的《易传》,有一个体现对待观念的关键词阴阳,《系辞》乃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特别看重阴阳的对待、互化与合一,诚如美国学者成中英先生所言:“凡存在的事物均分阴阳,且具有阴阳对待、变化、统一的关系。”[4]从理论上正式提出“对待”概念的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讨论仁、义关系时,朱熹认为仁是体,义是用,“体用之所以名,政以其对待而不相离也”。朱熹的对待之思视域更为宽阔,仁义、体用、动静、阴阳、乾坤、善恶等,无不相互对待。他提出对待,强调对待,阐释对待,将朴素的思维提升到了理论层面。

对待概念的哲学内涵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老子》中出现的大量相互对待的概念如有—无、美—恶、难—易、阴—阳、轻—重、静—躁、利—害、贵—贱、巧—拙、直—屈、辩—讷……不仅囊括了后代哲学中几乎所有的对待范畴,而且还为其他思想领域包括中国诗学领域开出了一条“守对待而不相离”的思维路径。

中国诗学将具有传统哲学智慧的对待思维模式内化为运思方式,渗透在理论评价和批评实践之中。理论评价方面最早见于季札观乐而评乐,“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忧而不困”、“思而不惧”,这种正言若反的言说方式,就是对待思维的体现。《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用语和思路均承季札而来。以后各家,多有呈现。扬雄《法言》“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中的丽与则、丽与淫各自对待;嵇康《琴赋》论琴音之风格,“双美并进”是相待,“相离而不殊”则是相依;皎然认为完美的诗歌风格应该是极度外张和从容内敛的相互对待,即所谓“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怪),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诗有六至》);司空图论诗歌的韵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与李生论诗书》);王世贞论绝句风格“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艺苑卮言》),思路与皎然如出一辙;清代叶燮的《原诗》首次在文学语境中引进对待一词:“陈熟、生新,二者于义为对待。”以对待思维考察诗歌创作中的新旧转化问题,为深入研究诗歌发展的规律开辟了道路。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对待之思最集中地体现在作家批评上,最早的案例应该是司马迁评屈原。《史记·屈原列传》云:“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中小与大、迩与远各自对待。曹丕《典论·论文》评应瑒、刘桢:“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和而不壮”、“壮而不密”是对待,也是整体。尔后钟嵘的《诗品》评王粲“文秀而质羸”,刘勰的《文心雕龙·哀吊》评陆机“序巧而文繁”,杨炯的《王勃集序》评王勃诗文“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殷璠的《河岳英灵集》论卢象之诗“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均以对待持论来评价诗人诗风。苏轼对陶渊明的评论应该说是作家批评中最经典的案例,历来为人称道,《评韩柳诗》云:“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继承了司空图“浓尽必枯,淡者屡深”的对待观念,是对陶诗风格最为明豁通达、切中肯綮的概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典诗学的语境中,对待之思,无论是在诗文义理的阐发方面,还是在作家作品的评论方面,都有着充分的体现,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并呈现出独特的言说方式。其主要有三种基本的语言形式:A而B,AB,A而非A。

A而B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A”、“B”均指事物的特征,两者的搭配有两种表达,一是B与A相异或相反,二是上句中的A与下句中的A,上句中的B与下句中的B相异或相反。先看第一种表达:苏轼评陶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评韩柳诗》);姜夔评陶诗是“散而庄、澹而腴”。其中质与绮、癯与腴相反,散与庄、澹与腴相异,都是从对待的角度把握风格的特征。再看第二种表达:《世说新语·文学》中孙绰评潘岳、陆机:“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浅与深相反,净与芜相对,也以对待持论。有时A而B式会出现变体,多见为而换成以,同样体现对待之思。比如扬雄《法言》云:“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则与淫相对,分别论述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风格的同中之异:前者华丽而典雅,后者华丽而放肆过分。总之,在A而B表达方式中,A和B有时是相异而互补,有时是相反而互补,相异而互补往往又可以浓缩为第二种形式:AB。

AB式作为一种浓缩形式,在古代文学批评语境中异常活跃。明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以“清”评众家之诗并加以延伸:“靖节清而远,康乐清而丽,曲江清而澹,浩然清而旷,常建清而僻,王维清而秀,储光羲清而适,韦应物清而润,柳子厚清而峭,徐昌谷清而朗,高子业清而婉。”其中“清而远”等本属于第一种形式,但加以浓缩,变成AB式的清远、清丽、清澹、清旷、清僻、清秀、清适、清润、清峭、清朗、清婉,并不影响其表意。古代风格的美感概念大多是以AB的词语形式出现的,如雄浑、冲淡、纤秾、高古、典雅等。其中蕴涵的对待之意似不如A而B明显,但A和B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异而互补的对待关系。相较而言,A而B式更偏重二者对待,但对待中也有整体;AB式更突出二者的一体性,但整体中也有对待。

第三种表达形式是A而非A。《文心雕龙·明诗》论古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这里的直和野是近义词,都含有不加掩饰之意。杨炯《王勃集序》论王勃:“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壮与虚、雕与碎用否定词“不”连接,各自对待。这种句式在皎然的《诗式》》中有更多的表达,《诗有四不》:“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于风流;力劲而不露,露则伤于斤斧;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才赡而不疏,疏则损于筋脉。”又《诗有六至》:“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皎然将A而非A呈排比句式推出,较有气势地从风格创作的角度总结了若干对待的原则。A而非A最典型的例子是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这是对盛唐诗风极精确的概括。还有一例值得一提,即贺贻孙《诗筏》中关于厚与无厚的论析:“《庄子》云:‘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所谓‘无厚’者,金之至精,炼之至熟,刃之至神,而厚之至变至化者也。夫惟能厚,斯能无厚。古今诗文能厚者有之,能无厚者未易见也。无厚之厚,文惟苏李、《十九首》与渊明。后来太白之诗,子瞻之文,庶几近之。”这段话至少体现了两大作用,第一,将厚与无厚关系的源头一直追溯到老子、庄子,为行文立论提供了哲学前提和哲学基础;第二,总结理论,列举案例,概括了众多作家风格的一个共性即厚而无厚。文中虽没直接套用A而非A语句,但其思想分明体现了A而非A的特点。可见,古典诗学中,无论理论的话语还是批评的话语都出现了A而非A句式。

中国诗学中的对待思维融合了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优长,意味着理性与诗性的高度融合,有利于深度挖掘作品的内在精神。这种运思方式,充满了灵活性和不断拓展的潜力(无物不成对待),具有亲和力和互通性,更容易形成一种相生相成的综合批评理论,更有利于批评功能的全面实现。A而B、AB、A而非A这三种言语表达方式,以不同的形式凸显了相同的意蕴——统一体中的二元相待又相依,并将对待双方的关系提炼得清晰精辟,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有效性。对待之思独特的言说方式也为今人自觉运用对待原理去发现诗心,阐明诗艺,总结诗道,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1]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美)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1.

The Thought of Treatment and Speech Mode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LI Li-Jun (Arts College of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434023)

The effect of Taoist ideology and methodology on Chinese poetry is profound,which,from the thinking way,mainly lie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ought,that is,the thought of the whole,the thought of treatment and the thought of image.From the treatment point of view,everything contains two conflicting aspects,meanwhile,the opposites are interdependent,inclusive and transforming.Taking the thought of treatment as premise,it puts more emphases on cooperative dualism.The thought of treatment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ing pattern of Chinese poetry.The treatment philosophy in Chinese poetry criticism internalizes the traditional wisdom of treatment,and has its unique expression in language.

Chinese poetry,thinking pattern,the thought of treatment,speech modes

I207.22

A

1673-1395(2012)01-0015-03

2011 -11 -12

李丽君(1963-),女,湖北荆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诗学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诗学哲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背诗学写话
菱的哲学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