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管理 使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成为北疆明珠

2012-03-30嫩江尼尔基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9期
关键词:尼尔枢纽防汛

嫩江尼尔基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付洪明,马艳茹,张 培

尼尔基工程建设者历经11载顽强拼搏,将一座雄伟的水利枢纽横亘于嫩江之上,已发挥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嫩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利支撑。而今,山林起舞、嫩水欢歌,这颗耀眼的明珠正在松嫩大地上熠熠生辉,作为迎接松辽委成立30周年的献礼。

1 项目前期工作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勘测设计及前期工作,80年代中期,松辽委会同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了详细规划,在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松辽流域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中,工程被推荐为第一期开发项目。1998年松辽委向水利部报送了项目建议书,同年水利部向国家计委报送了建议书审查意见,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2001年3月嫩江尼尔基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尼尔基公司”)成立,200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可研报告,2001年12月水利部批准初设报告,2002年7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开工报告。

2 工程建设管理

2.1 工程概况

尼尔基水利枢纽位于嫩江干流中游,左岸为黑龙江省讷河市,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距下游齐齐哈尔市河道里程152 km。枢纽是以防洪、城镇生活和工农业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兼顾改善下游航运和水环境,并为松辽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的大型控制性工程。

工程主要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水电站厂房及灌溉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大坝总长7 265.55 m,最大坝高40.55 m,水库总库容86.10亿m3,其中防洪库容23.68亿m3,兴利库容59.68亿m3。总装机容量250 MW,多年平均发电量6.144亿kW·h。工程建成后,可使齐齐哈尔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枢纽至齐齐哈尔河段的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齐齐哈尔以下到大赉段的防洪标准由35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2.2 工程投资

工程总投资为76.5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2.87亿元,黑龙江省投资8.53亿元,内蒙古自治区投资1.80亿元,银行贷款13.39亿元。

2.3 工程施工管理

完成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609.8万m3;土石方填筑916.7万m3;混凝土浇筑104万m3;沥青混凝土3.25万m3;水工金属结构制作安装7 000 t;启闭设备安装19台套;水轮发电机组安装4套;主变电设备安装2台套。

2.4 工程质量管理

尼尔基主体工程共划分8个单位工程,124个分部工程,33 383个单元工程。经松辽委主持验收,其中7个单位工程优良,合格率100%,优良率87.5%;分部工程优良108个,合格率100%,优良率87.1%;单元工程优良27 816个,合格率100%,优良率83.3%。

2.5 移民安置管理

移民安置实行“由两省(自治区)政府负责,县市(旗)政府实施,业主参与管理,水利部行业指导”的管理体制,尼尔基公司与两省(自治区)政府签订了移民安置及补偿投资包干协议。

水库淹没范围涉及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及内蒙古自治区莫旗的7个乡镇、66个行政村。水库淹没面积498.33 km2,安置动迁移民15 898户,57 899人。累计修建新村道路283.58 km,供水管网392.78 km,等级公路283.88 km,供电线路961.77 km。

3 工程运行管理

枢纽自投入运行以来,始终以发挥综合效益创造社会价值为己任,从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发电安全入手,抓好五个体系建设,逐步培育尼尔基公司文化,提升全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造福嫩江两岸人民。

3.1 稳中求进,提升枢纽管理水平

防洪安全是枢纽的首要任务。尼尔基公司高度重视,坚持做到组织、队伍、物资、措施“四到位”。工程运行以来连续6年实现安全度汛。

通过成立尼尔基水利枢纽防汛指挥部,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指导;通过完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和出台防汛管理制度明确枢纽防汛重点目标、抢险队伍和措施计划,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严格按照防汛物资储备要求和工程防汛抢险的实际需求储备防汛物资。

汛前对枢纽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雨情和水情设施、通讯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隐患排查,不留死角。认真做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保障水情网络系统安全运行。汛期严格执行水情、防汛人员24 h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尼尔基现场执行工情24 h值班制度,加大枢纽建筑物、泄洪和机电设备的巡视检查频次,加强水文气象会商预报,实时有效掌控枢纽防汛全局。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创新创业教学已经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常态化教学内容,而不再是辅助教育内容,因此必须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化,创业课程是核心,旅游专业可以在开设《创业管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外,改革教学手段,通过专题讲座、模拟操作、小组演练、企业实战等创新性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是枢纽管理的重点。从编制管理规程入手,不断规范枢纽运行管理各项工作。颁布实施了《水工建筑物维修养护质量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程,为枢纽运行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持和保障。同时,认真抓好枢纽建筑物养护维修工作,及时处理工程缺陷。

大坝安全监测是枢纽管理的保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巡视检查和仪器设备观测,及时做好巡视记录的整理归档和监测数据的保存备份工作,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分析报告。近年来,安全监测工作在实践中成长,在培训中提高,监测队伍日趋成熟,2010年尼尔基公司全面接管了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至此,枢纽所有对外委托的管理性工作均全面接管独立完成。

枢纽投入运行以来,实现了调度有序、运行安全、经济高效。特别是2009和2010年,水库连续两年经受了近216.00 m高水位运行的考验,积累了宝贵的运行经验。

3.2 科学调度,发挥枢纽综合效益

按照水利部新时期“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尼尔基公司坚持以“预报调度”为重点,以“多蓄水、多发电、不弃水”为目标,从强化调度管理入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调控,已充分发挥了枢纽的综合效益。

在防洪效益方面,2009年汛期,枢纽上游地区发生大范围降雨,尼尔基公司能够科学调度,根据及时掌握的雨、水情等资料,适时对枢纽实施调控,有效地缓解了枢纽区及下游地区的汛情。2010年第二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尼尔基公司及时控制放流,有效削减同盟断面洪峰流量1 061 m3/s,最大削峰率70%,为松花江流域关键时期的防洪减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蓄水保春灌,抗旱效益巨大。针对2007年至2009年连续发生的严重旱情,尼尔基公司统筹防汛抗旱和发电的关系,全力支持抗旱,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2007年水库入库水量仅为32.9亿 m3,向下游放流 56.16亿m3,补偿供水26.4亿m3,满足了春季农业抗旱播种用水要求,有效缓解了嫩江流域7、8月份的特大旱情;2008年4月下旬至5月末,水库向下游放流6.19亿m3,补水4.22亿m3,满足了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2009年4月23日至6月8日,水库为下游补偿供水11.4亿m3,为嫩江沿岸大片重旱区输送了宝贵水源。

环境、湿地补水,生态效益突出。按照国家防总和松辽委的调度指令,2005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为吉化双苯厂装置爆炸造成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提供稀释水量约1亿m3;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为齐齐哈尔市环境和生活供水1.2亿m3;2006年5月至7月,为大庆等地区供水3.4亿m3;枢纽建成使得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2007年北飞扎龙湿地繁殖的丹顶鹤比往年提前近1个月,其他物种和生物链也逐步得到了恢复。

利用有限水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尼尔基公司通过积极协调、精心测报、合理调度,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自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至2012年6月30日,枢纽已向东北电网提供电量约26亿kW·h。

3.3 规范管理,抓好发电生产运行

尼尔基公司始终将发电生产作为运行管理的核心工作,以“严谨、细致、高效、安全”为目标,以保证发电生产安全为重点,以制度执行、岗位责任制落实为手段,以稳步提高设备运行维护水平为保障,确保机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自首台机组并网发电以来,尼尔基发电厂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调动和发挥电厂职工的积极性,合理利用资源,努力降低消耗,运行管理不断上水平。1)制度建设。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严字当头”的理念,从发电厂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编制了《生产管理标准汇编》,内容包括发电厂行政、生产、技术、安全、操作等管理标准,使制度和操作不断得到规范。2)队伍建设。作为新建电厂,如何快速建立起能够独立承担发电运行和设备检修维护任务的队伍,是尼尔基公司一直重视的问题。近几年,通过加大自身队伍的培训力度,认真汲取兄弟电厂的先进经验,激励电厂职工不断的学习钻研和实践,逐渐摸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一套方法。现已具备独立承担发电运行和机组检修任务的能力,在2009年设备春季检修及2010年、2011年机组A级检修任务中,充分发挥年轻大学生为骨干的电厂技术团队作用,圆满完成了检修任务。3)是积极组织开展并网安全性评价,经东北电监局组织评审,尼尔基发电厂成为东北区域第一家通过水力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的发电厂。4)是发电厂安全运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发生安全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加强现场跟踪管理和危险点的控制,对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作业有序、控制有力。2010年实现首个“千日安全生产”目标,年发电量首次突破6亿kW·h大关。

3.4 多业并举,开展水库综合经营

坚持水资源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原则,开展水库综合经营,多方培植尼尔基公司经济的增长点。公司依托库区水土和旅游资源,按市场观念抓库区经营管理理念,在保证枢纽安全、发供电安全、水质环境的基础上,对水库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步积累经验,水库多种经营目前已初具规模,涉及土地租赁、水产品养殖、农作物林木种植、水库旅游等多项经营业务,为今后可持续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为强化景区管理,出台了《尼尔基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2007年,尼尔基水利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0年,通过了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的审批。目前,尼尔基水利风景区与扎龙景区、五大连池景区已初步实现了旅游资源的互补与互动。

4 尼尔基公司内部管理

为适应运行管理工作的需要,尼尔基公司立足于建立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狠抓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尼尔基水库调度手册》、《发电厂生产管理标准汇编》、《尼尔基公司管理制度汇编》等一批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成果,并坚持通过建立岗位绩效考核机制和督办机制两条线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职工岗位培训。干部队伍建设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目标,以强化培养、完善机制为手段,选好、用好干部;开展以岗位技能培训和上岗资质为主要目标的职工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和素质。同时,在劳动用工改革、企业工资体系改革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计划合同和资金管理方面,坚持项目立项、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物资采购等按程序履行。通过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对所属企业财务预算监管工作,规范经济行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继建成尼尔基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防汛会商系统、大坝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跨地区办公局域网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并投入使用,有力地促进了尼尔基公司管理科学化。后勤保障作为尼尔基公司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日常工作需要,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卓越。尼尔基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思想理论水平。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陶冶职工思想道德情操。工会充分发挥“四项职能”作用,认真搞好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积极开展“五必访六必谈”活动,增强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委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论坛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助手和生力军作用。

尼尔基公司先后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工地”;被吉林省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和“青年文明号示范单位”;被齐齐哈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水务工作特别贡献单位”;被中共水利部松辽委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委”;被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5 展望未来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吹响了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号角,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当前的水利工作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尼尔基公司迎来了强劲东风,全体职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团结齐心、振奋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枢纽良性运行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上来。尼尔基公司的目标是争取用5年到10年时间,破解资金、体制等制约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全面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水库实现科学调度,经济运行;枢纽工程实现规范养护,稳定运行;发供电实现安全生产,创造效益;内部管理机制规范和谐,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合理;从根本上实现工程的良性运行。到2020年,实现公司管理体系完善,工程管理体系健全,发电供水体系安全,水资源保障体系有力,达到国家一级水管单位标准,全面发挥尼尔基工程综合效益和战略水源的作用。

6 结语

引流嫩江、综合利用,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了几代水利人孜孜以求的梦想,碧水蓝天承载草原的吉祥,嫩水安澜福泽大地的万物。我们将以松辽委成立30周年、尼尔基公司成立11周年为契机,继续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抓住水利改革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强管理,创造效益,让北疆明珠——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成为松辽流域水利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

猜你喜欢

尼尔枢纽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尼尔丝历险记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