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为流域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2012-03-30松辽委流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9期
关键词:松辽水利流域

松辽委流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

作者:于洪民,陈 娟,季叶飞

2012年是松辽委成立30周年。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流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松辽流域的水利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98年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对流域洪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此建委30周年之际,我们进一步梳理工作思路,全面回顾中心成立以来走过的历程,展望未来,有信心以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与时俱进,为流域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1 规研中心发展历程

21世纪90年代以来,松辽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流域水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做好流域水利规划及水利战略、政策、科学技术等研究,加强流域基础工作,为流域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2000年5月,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了流域规划研究室。2002年3月机构改革后,根据“三定方案”,流域规划研究室成为松辽委委属事业单位,同时更名为流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人员编制40人。

中心设综合室、规划设计室、规划研究室、水资源室等四个室。中心的主要职责:承担流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的汇总和编制工作;承担流域水利战略、水利政策、水利科学技术等专题研究工作;承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及流域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报告的技术审查及复核工作;承担水资源论证有关工作;负责江河志的编纂工作;开展技术咨询有关工作;承担委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承担松辽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2 主要成绩和工作经验

2.1 主要成绩

13年来,在松辽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全体职工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在水利规划、科学研究、技术审查、水资源论证、江河志编纂、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1.1 科学制定流域宏观战略规划,科学编制水利专项规划

1)修编流域综合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完善流域宏观战略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

松辽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流域水资源保障能力、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流域综合规划进行修编。按照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水问题,把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和水利管理作为重点,中心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辽河、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主要工作,对全流域的水利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和安排,完善了流域宏观战略规划,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奠定了扎实基础。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水利建设的历史性课题,也是松辽流域水利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心承担并完成了松花江和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主要工作,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方案,提高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流域综合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经国家批准后,将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松辽流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2)做好流域专项规划,促进流域和谐发展。

做好流域内省界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对解决省际用水纠纷和矛盾,促进流域和谐发展,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心对流域内重要支流诺敏河、拉林河、绰尔河等开展流域综合规划工作。目前,已完成任务书与工作大纲的编制,正在开展各项具体规划工作。

2.1.2 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科技创新

在做好水利规划的同时,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通过与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的方式开展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及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技术为流域规划、管理和水利发展服务。通过建立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系统,提出松花江流域骨干工程水量调度、极端干旱条件下水资源调配机制、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等研究成果,保障东北商品粮基地稳产高产,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合理调度、科学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研究初始水权分配关键技术,提出的松辽流域省际总量分配方案,将为松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和水利工程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将为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和改革等提供科技支撑。实现水权分配后更加有利于地区间各用水行业争水矛盾的缓解、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水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研究西辽河地下水埋深对植被影响,为西辽河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盐碱地开发关键技术及湿地生态修复模式,实现东北地区粮食增产,修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将对松嫩平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研究东北跨界河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为东北界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水土资源生态经济综合调控技术,实现三江平原粮食安全和湿地保护双赢的目标。

2.1.3 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科学调度直管水库

为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科学调度松辽委直管水库,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有效实施水库兴利调度计划。自2008年起,中心每年承担尼尔基水库和察尔森水库年度兴利调度计划的编制任务,保障各业用水安全。

2.1.4 做好技术审查工作,为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把好关

根据松辽委统一安排,中心认真做好流域内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等的审查工作,组织专家对流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等项目进行复核,为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把好第一关。

2.1.5 水资源论证

中心积极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其中《大安灌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与《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被列入《建设项目水资源报告书案例汇编》。《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还获得了水利部“纪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实施10周年优秀报告书”称号。

2.1.6 《中国河湖大典》编纂

《中国河湖大典》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水利部党组在贯彻中央治水方针、践行治水新思路的具体体现,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心承担的《中国河湖大典》松辽篇的编纂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反映了流域内松花江、辽河等江河湖泊的特色。

2.1.7 建设项目咨询与项目后评价

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对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输水干渠和库区防护工程、尼尔基下游配套项目引嫩骨干工程、青龙山灌区工程进行建设咨询,根据项目单位要求,提出咨询意见。此外,中心还完成了《嫩江右岸省界堤防工程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编制,为嫩江右岸省界堤防工程项目的完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1.8 洪水风险图

中心进行了土地利用和规划编制中开展洪水风险图应用的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和建议。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将深化我们对洪水风险的认识,为揭示发展与洪水风险的内在联系提供基础依据,谋求适宜的发展与减灾模式。上述工作的开展将直接体现我国防洪理念的重大变化,有助于推进洪水管理,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2.1.9 人才培养

中心作为松辽委的业务部门,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还为松辽委机关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成为了松辽委机关人才培养的后备基地。多年来,中心共有12位同志分别走向松辽委各机关、处室,承担更重要的流域管理工作;同时,有4位委机关、处室的同志曾经或正在中心承担基层工作,锻炼自己。

2.2 主要经验

1)松辽委正确领导和重视,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松辽委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水利规划、科研、审查等工作,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是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松辽委各级领导把关全局,提纲挈领,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此外,各部门的协作和支持,也是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2)锐意进取,打造和谐团队。中心在松辽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民生水利理念,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时代精神,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一致,科学管理。中心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在日常管理中,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实行民主决策,注重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树立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职工道德修养与文明素质,促使职工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团队建设,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提升了中心的业务水平。

3)积极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加快人才培养。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的科研合作项目,中心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及时接触水利行业的新理念新技术,并应用到流域管理和工作中,在项目中锻炼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提高了年轻同志的业务水平。

3 当前面临的形势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出台,意味着水利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流域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中心工作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1)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松花江、辽河流域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用水效益偏低、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少数地区还存在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而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又尚未形成,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目前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局面。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流域内争水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流域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松辽流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流域内的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隐患。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和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规划,对流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中心还缺乏规划人才。流域规划的编制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而中心目前以年轻人居多,经验、锻炼尚显不足。

4 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4.1 工作思路

面对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中心将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各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省区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牢牢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大好水利发展形势,深入领会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认真落实、扎实推进,努力做好流域水利综合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流域水利战略、水利政策、水利科学技术等专题研究工作,完成好水利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及其他科技项目,做好水资源论证工作,做好流域内规划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审查工作、技术和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大力培养青年骨干人才,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争取为松辽流域的水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4.2 工作重点

4.2.1 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谋划全面发展

做好流域内重要支流诺敏河、拉林河、绰尔河等流域综合规划以及松辽流域水中长期供求规划,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谋划全面发展。通过规划的实施,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加快形成“东水中引,北水南调”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尤其是推进国境界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缓解流域内用水矛盾,促进流域和谐发展,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国家“北大仓”的水资源需求;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薄弱环节建设,针对农业主要“靠天吃饭”、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库病险率高、山洪灾害防治薄弱、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严重、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不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繁重等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抓住要害,尽快加以解决;推进跨界河流国土防护、省界水事敏感河段治理。

4.2.2 全方位开展基础研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继续开展松花江流域骨干工程水量调度与高效利用研究,促进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继续开展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系统研究,深入探讨松花江流域骨干工程联合调度方案、极端干旱年份水资源调配机制与对策、合理的水量分配方案、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对东北商品粮基地稳产高产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合理调度、科学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继续开展盐碱地开发关键技术及湿地生态修复模式研究,科学合理地开发盐碱地,实现松嫩平原地区粮食增产的同时,修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继续开展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生态经济综合调控技术研究,在确保湿地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率,提出三江平原湿地农业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为三江平原的高产稳产提供资源与技术保障,同时实现三江平原粮食安全和湿地保护双赢的目标。

4.2.3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中心现以年轻人居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一是根据每个职工的工作经历和业务能力,有意识地增加工作量,通过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二是结合工作安排,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开拓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加强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增强先进科学技术与具体工作的有机结合;四是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跟踪国外水利科技发展的动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应结合具体工作,加强与地方水利部门的沟通联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松辽水利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松辽分水岭隆起带近3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一生追梦色粉笔画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