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语言生成实例研究的现状、意义和生成点

2012-03-29周筱娟

关键词:流感实例语言

周筱娟

(江汉大学 人文学院,武汉 430056)

人类生活实践,不仅形成了语言系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认知的拓展、深入,会不时生成新的语言。人类创造语言,运用语言,新言语有的一晃即逝,有的则进入语言系统,例如:博客、播客、QQ、甲型 H1N1流感、非典、伊妹儿、“X 门”、“X哥”、“被X”和“微X”等。通常,语言生成的研究,包括语言起源、语言系统形成的研究,以及语言系统前提下,名称术语的生成研究等。本文主要探究现实语言生活中语言生成实例的研究现状、意义、思路、方法和主要生成点。

一、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在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很早就关注到语言问题。古希腊、先秦的圣贤们对语言都给予了关注,对语言同存在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思考,可以说,国内外的先贤们都特别重视名实关系问题。20世纪国外主流语言学流派,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了语言产生、发展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上述研究基本上都认为,语言的发展变化中,语法、语音相对稳定,词汇相对活跃。

1.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指出了汉语词汇生成变化的特色,对汉语词语的理据性、发展观等也进行了探究。王艾录、司富珍先生在《汉语的语词理据》中指出:“本书的主要线索是:(1)理据是什么(概念论),(2)怎么样探究理据(方法论),(3)为什么要研究理据(本体论)。作为一部解释性著作,它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通行语言学和语法学著作,对语言不作词类、句法成分、句型等的描写,而是以挖掘和阐述促动语言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规律运转的动因——理据为己任。”[1]葛本仪先生在《汉语词汇研究》中指出:“词汇的发展和客观存在以及人们的认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词汇的发展就是在这种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词汇发展的客观基础和认识基础。”[2]并从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发展、词汇系统内部的矛盾和调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词汇发展的原因,且进一步指出:“在任何一项原因中,这种客观基础和认识基础都是同时起作用的。”[2]那么,当下语言生成实例研究的状况如何呢?

2012年6月5日,笔者进入“CNKI中国知网”的“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页面,以“语言生成”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共获得35条记录。研读后认为,它们基本上是关于自然语言生成研究,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艺术品性、选择、生成能力研究,以及语言生成与幼儿语言能力、戏剧翻译、口误现象、外语写作、教学或口语表达、日语「直接話法」的非直接性、文学语言、网络语言和教学语言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在35篇相关研究中,关于当下语言生成实例的论文仅有金廷显(2011)《模因论视角看“XX哥”类网络语言生成机制》和周筱娟(2010)《“甲型H1N1流感”之语言生成》两篇。显然,面对新词、新语、新结构、新模型大量产生且广为流行的当下,从语言生成角度进行全面广泛的实例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又具备实际研究价值。

2.研究意义

目前,对于当今社会生成的且进入语言系统的新词新语体察、研究不到位,而且,学者们较少从考察语言新成员的生成入手,对语言新成员进行分析、探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笔者认为,对于语言的起源,因其历史性,不能亲历、亲为,但对于身临其间、同呼共吸的“博客、播客、QQ、甲型H1N1流感、和谐中国、和谐湖北、88”等,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品味语言生成原汁原味的同时,尽可能地记录下语言生成的“原生态”,挖掘语言生成的必然因素和可能趋势,从而完善语言生成理论。这也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第一,可以尽力利用现实语境,观察、探析语言生成的微观因子、宏观因素,避免将来不必要的遗憾。黄兴涛先生感慨地说:“可惜,至今学界对于明清以来受西方和日本文明的刺激而产生的新名词的研究仍相当不足,不仅得不出一个大体的数字,而且对各个领域里新名词的清理工作也所做有限,至于其思想影响和文化功能,则更是远未得到深入的探索和整体的总结。”[3]我们身处这个时代,语言的生成与我们休憩相关,厘清进入语言系统的新成员,也应该是我们的责任。

第二,充分体会参入其中,领略原生语境的同时,把握语言生成的全过程,建构语言生成的真实模式。比如,当下从“猪流感”到“甲型H1N1流感”术语变更的实际情形,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关于新疫情发生、发展、定位过程的自然时间之实时报道,笔者认为该术语变更的实际情形表明,语言生成会经过“基础、修正、生成”的直线过程,经受从言语到语言的心理认知过程[4]。

第三,考察新词新语的生成,阐明其生成过程,明晰语言本体的传承规律,以及促使语言生成之主客观因素的份额。在一定语言生成实例的观察、记录、描写、分析的基础上,领略语言生成的真谛。最重要的是,在将语言研究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推演、还原历史语言的生成过程,也能预设语言生成的前景和趋势。

总之,体察语言生活,解析语言生成实例的考察,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二、基本思路和主要生成点

1.基本思路

根据研究实例,有针对性地运用或综合应用相关理论和学说,分析探究具体问题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运用结构、转换生成、系统功能、认知、两个三角、三个平面、语用和社会语言学等理论学说,从当前语言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观察、描写、分析、解释有代表性的语言生成实例,揭示汉语语言生成的认知规律。

研究中,静态描写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静态描写上,在一定范围内穷尽搜寻、整理有价值、可探悉的语言生成实例,描写、探讨其生成规律。比如,如实搜寻、记录“甲型H1N1流感”信息:3月18日墨西哥卫生部门开始收治疑似流感症状的患者。4月2日4岁男童埃德加·赫尔南德兹出现流感症状。4月13日墨39岁女性玛丽亚感染猪流感,被认为死于病毒性肺炎。4月16日墨卫生部通知泛美洲卫生组织,该国暴发猪流感……随后的“北美流感”“新流感”“H1N1流感”等,直至“甲型HIN1流感”或“A(H1N1)型流感”的语言生成,而且,持续关注到语言的生成(定型)。

动态分析上,关注现实语言生活,以人文社会、认知心理为依托探讨语言生成特色,分析语言生成之客观基础和主观认识的相辅相成,探索语言生成的动态过程,挖掘现实语言的生成规律。比如“猪流感”言语正名为“甲型HIN1流感”,在“语源基础、修正、生成”线性流程的同时,可以说,全人类也经历了物理、生理、社会交织,生理、心理、社会错综的动态过程,人们接受新的言语信息,感受新的言语行为,直接参与、创造、生成新的语言。可是,为什么“甲流”、“甲型流感”甚至“猪流感”等,还会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里,以及人们的言语交流中呢?这些都应该进行动态分析,它们可能与语言的经济原则相关,与人们的认知情感、话语对象、文化水平、年龄性别等相连,也许是语言应用的惯性使然。面对语言的错综复杂性,动态分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体察语言生活,解析语言生成”是我们的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上,运用语言学理论,观察现实语言生活,捕捉有价值的语言生成实例,从观察收集的语言实例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全民性、民族性特征的新词语,立足于语言生成实际,以理论研究为切入点,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语言生成研究。

2.主要生成点

当今语言生成实例研究的主要生成点之一是“有机错综生成点”。语言生成是一个有机错综的过程,客观存在和主观认识在时间轨道中相互作用,生成能进入语言系统的新成员。比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群中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首先在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初步研究检测出这种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包含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甲型H1N1流感和非洲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征。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次引发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是禽流感和人类流感经过“洗牌效应”产生的新病毒。在新病毒“洗牌效应”的同时,人类认识也在螺旋上升,反映到语言层面,首先是“猪流感”的音响形象,经过“新病毒”、“新流感”等过渡称谓,最后定位于“甲型H1N1流感”,从而完成新疫情、新信息的语言生成。当然,语言生成之“甲型H1N1流感”等,只是一个相对定位,诸如“甲流”、“甲型流感”,甚至“猪流感”等,还会出现在各自的地域或场合。因为,语言同世间万事万物一样,也会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况且,现实生成的新语言成员,通常有一个“磨合期”,它们需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语境中逐渐稳定,趋于常态。

主要生成点之二是“传宗标新生成点”。语言生成往往承袭语言传统(语音、语汇、语法等),立足现实语言生活,表达现实语义,标注传递新信息。比如“和谐湖北”,《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建设和谐湖北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建设和谐湖北,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推进制度创新,从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从基层和基础抓起,从办得到的事情抓起。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不断把和谐湖北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实际上,“和谐湖北”丰富的内涵,还体现在其宽广的立体认知域里。如“和谐中国”、“和谐武汉”、“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人生”、“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世界”、“和谐城市”、“和谐村镇”、“和谐理论”等。可以说,立体认知让我们用汉语库存符号生成了“和谐湖北”类,具有深厚内涵、迸发无限生机的当下语言。

主要生成点之三是“多维语境生成点”。语言生成不仅有“大语境”,比如,世界性的“甲型H1N1流感”等,也有全民性的诸如“和谐湖北”、“和谐中国”等的“中语境”。当然,也有地域性的“小语境”,比如,湖北经视的“咵天”栏目、荆州电视台的“有么子说么子”栏目等,是将地地道道的地方方言口语,放到了体现地域精神、传承地域文化的电视媒体平台。这不仅提升了湖北方言,增加了湖北方言的感染力,更展示了“小语境”语言生成的魅力。

本研究在关注现实语言生活,立足语言事实,抓住有价值且重要的语言生成实例,以其为切入点,挖掘语言生成的内在、外在原因,展示语言生成的实际过程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代人对语言起源“雾里看花”的遗憾。

三、结 语

人人经验或群体体验新词语的生成,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它们已经有所领会、意识或把握。世间万物的生存变化需要人类语言,尽管人们可能无意识,而且也可能生成与之相左的语言,比如“猪流感”等,但进入语言系统时,生成的语言应该遵循万事万物的本体规则。从实际出发,揭示语言生成规律,“体察语言生活,解析语言生成”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也是一个值得全面、深入探讨的问题。总之,“关注语言生活,见证语言生成”具有可持续性。

[1]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M]//杨念群,黄兴涛,毛 丹.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周筱娟.“甲型H1N1流感”之语言生成[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1):101-104.

[5]杨国文.自然语言生成研究的动态与方向[J].当代语言学,1998(2):11-14.

[6]武冬艳.自然语言生成的哲学探索——论语言的生物性、语言与心脑关系以及语言生成机制[J].外语学刊,2012(2):15-18.

[7]赵菁菁,徐彩华.语言生成过程中语言选择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33-37.

猜你喜欢

流感实例语言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
“流感”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