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电企业开展能效服务工作的障碍及对策

2012-03-29婧,肖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服务公司能效供电

张 婧,肖 霖

(1.重庆市电力公司 市区供电局,重庆 400030;2.重庆市电力公司 南岸供电局,重庆 400060)

供电企业开展能效服务工作的障碍及对策

张 婧1,肖 霖2

(1.重庆市电力公司 市区供电局,重庆 400030;2.重庆市电力公司 南岸供电局,重庆 400060)

分析了基层供电企业在开展能效服务工作中遇到的两大类问题:一类是节能服务市场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类是供电企业和用能企业的衔接和人员专业素养等内部因素的制约。从规范节能服务市场、扫除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际障碍、建立供电企业与用户的对接机制和提高市场拓展员的专业技能等4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对基层供电企业开展节能服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能效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市场障碍;对策建议

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电网企业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节能服务体系,成立能效服务活动小组,构建覆盖广泛的能效服务网络。能效服务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模式,以向用能单位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能效服务为目标,依托电网企业营销网络优势,发动社会用能单位参与或实施节能,普遍提高社会节能意识的服务性组织。

基层供电企业作为能效服务活动小组的组长单位和能效服务的具体实施主体,通过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和专题讲座,为用能企业创造一个共同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提高的平台。供电企业在提供能效服务的过程中,经常和用户及节能服务公司打交道,一方面要收集用户的节能需求,一方面要了解市场上的节能服务公司的实力和专业特长,有时还需要扮演牵线搭桥的角色。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截至2012年4月10日,下属企业已陆续成立能效服务活动小组293个。能效服务活动小组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对电网企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对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影响深远。

当前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和专家从国家节能政策、行业规范等角度对节能服务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积极宣传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美好前景。本文则从基层供电企业市场拓展员的视角,分析了基层供电企业作为能效工作的推动者和组织者在开展能效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针对问题探索相应对策。

1 能效服务工作面临的困境

当前基层供电企业开展能效工作一方面受节能服务市场和政策体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受员工节能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内部因素的制约。

1.1 节能服务市场亟待规范

节能服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市场上的节能服务公司良莠不齐。以重庆市为例,目前重庆市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有近30家,但是这些节能服务公司的专业水准却有待检验。有些节能服务公司借着为用户开展能效诊断的时机,逢用户就推荐其产品。可见,即便是已经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也不一定能保证能够提供高水准的节能技术服务。而由各网省电力公司筹备组建的电力节能服务公司,相对社会上的其他节能服务公司而言,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但是,供电企业的用户分布在各行各业,节能服务工作通常涉及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电力节能服务公司光拥有电力设备节能方面的优势还远远不够,还迫切需要一支严谨的、技术型的、知识全面的专业人才队伍。

1.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面临实际障碍

合同能源管理是当前国家比较鼓励支持的一种新型市场机制,它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并且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在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与节能量直接挂钩;项目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客户得到全部设备和节能效益。这项机制看起来是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完美组合,但实际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开展却并不顺利。这其中一个很大的障碍在于如何合理确定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收益。当前缺乏一套明确的评价方法体系,难以确定节能项目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是否确实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节能效果上的技术问题及扯皮现象。

现行的财务制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学校等机构参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以某高校为例,每年电费约150万元,引入节能服务项目后降至90万元。但是,高校经费由上级管理部门实报实销,现行的财务制度不允许学校将其节省下来的60万元节能效益拿出来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也就直接影响他们参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积极性。

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尽管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十分适合有节能改造需求但缺乏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小型企业,但是这类企业往往处在生存与发展的十字路口,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定位往往受市场形势的影响而出现调整,厂址搬迁和产品升级换代等实际问题都会影响到节能工作计划的安排,导致节能项目一再延迟甚至取消。

1.3 供电企业与用能单位衔接不顺畅

供电企业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服务的实施主体,直接面向客户。一直以来,和用户联系比较紧密的是用电检查人员和抄表人员。市场拓展员是电网企业深入推动节能减排而新设立的岗位,直接为用户提供能效服务。由于用户对供电企业的新岗位、新人员、新业务了解甚少,市场拓展人员往往会被用户误解成推销节能产品的人员,不利于节能服务工作的开展。

在用户方面,供电企业直接联系的用户代表通常为信息化系统中登记的电气联络人,这类人员负责企业的电力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其工作职责中未明确规定从事节能工作,多数人缺乏参与节能工作的积极性,或者由于企业组织机构过于垂直化而难以将供电企业的能效服务宗旨和能效服务活动通知传达给上级领导。表面上看是用户缺乏节能意识,参加能效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供电企业与用户的衔接机制存在问题,即供电企业有专人负责能效管理工作,但是用户侧缺乏专人对接,或者对接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和认识,人为地在供电企业和用户原本十分重视节能工作的领导之间设置了屏障,影响了能效活动的效果。因此,建立市场拓展人员与用能单位之间的沟通纽带除了需要时间和耐心之外,双方还需要完善相应的衔接机制。

1.4 市场拓展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和专业技能

市场拓展员是电网企业为贯彻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设立的新岗位,当前节能形势要求市场拓展员能准确把握用户的节能需求,能提供针对性强的能效服务。由于该岗位设立不久,涉及的工作又属于新型业务,目前基层供电企业的市场拓展员很难做到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能效服务。市场拓展员面临来自各行各业的用户,在拓展新型业务时,如果没有掌握好沟通技巧,对用户的情况不了解,就很容易给用户留下不专业的印象,从而影响到能效工作的推动。有些市场拓展员能熟练应用变压器节能、无功补偿等知识帮助用户降低变压器损耗和提高功率因素,但对空气压缩机、风机、水泵、锅炉等设备如何节能就可能不是他们的强项了。市场拓展员不了解用户主要用能设备的特征和运行原理,就难以掌握用户的节能需求,也很难为用户推荐合适的节能服务公司。供电企业通过建立能效服务网络,为用户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市场拓展员的沟通技巧和专业技能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平台能否充分发挥作用,能否实现电网企业开展能效服务工作的初衷。

2 对策及建议

2.1 加强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审查和监管

为规范节能服务市场秩序,国家相关部门应对节能服务公司从技术水平、融资能力、规模大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以提高节能服务产业的准入壁垒。能源主管部门对于运作中的节能服务企业要建立起信用档案,对这些企业已承担节能项目的实施水平与效果、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等要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对于节能项目实施效果不佳、技术水平落后、盈利能力差、按期还款水平低的企业要通报整改,多次整改仍没有改善的,应吊销其营运资格。

2.2 尽快扫除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各种障碍

为有效避免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在确定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歧,政府应继续完善包括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通用设备及建筑等领域的能效标准、能耗限额和节电设计规范,健全节能服务法规和配套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成立权威的节能认证和检测机构,并尽快研究能效评估、考核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能效数据统计制度和能效评估体系,实时量化能效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解决确定节能效果的技术问题。

此外,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尽快修订节能效益分享的会计科目,完善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保障政府和学校等公共机构能够顺利享受到节能项目的效益。

对于小型或微型企业,供电企业市场拓展员应主动对接,及时了解用户的处境和经营策略,积极引导用户通过节能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用户在升级产品生产线或者新建厂址时应当从长远考虑,尽量采用节能设备和先进技术。

2.3 明确节能工作负责人机制

针对供电企业与用能单位衔接不畅的问题,供电企业在受理新装用户用电申请时,除登记用能单位电气联络人的联系方式,还需登记对方能源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如没有设立相应的能源管理部门,则登记用能单位办公室或负责人的联系电话,便于以后开展能效服务工作。对于现有的大用户,应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了解用户是否设立了能源管理部门并登记负责人信息,用户是否有节能需求,用户自身是否已开展节能工作等信息。能效服务活动宣传时,尽量通知用户的能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用户加入能效服务小组时,应签订能效服务小组活动协议,以争取用能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供电企业开展的能效服务活动的重视和支持。

2.4 提高市场拓展员的专业技能

供电企业培训主管部门应制定市场拓展专业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市场拓展员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节能管理实用技术,如:机械设备节能原理、生产流程管理、沟通技巧等。同时,应定期组织市场拓展人员赴先进单位学习能效服务工作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3 结束语

电网企业开展能效服务对于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能效服务模式在我国引入不久,供电企业在开展能效服务工作中遇到问题在所难免,只要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相应对策,就能切实提高能效服务工作的成效。

[1]陈江华.工业企业能效审计及相关建议[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5-6.

[2]杨志荣.节能与能效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魏哲,蔡涛.能效服务活动小组绿色发展排头兵[N].亮报,2012-05-26(LB14).

[4]Nan Zhou,Mark D Levine,Lynn Price.Overview of current energy⁃efficiency policies in China[J].Energy Policy,2010,38(11):6 439-6 452.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ergy efficiency assignments of power supply companies

ZHANG Jing1,Xiao Lin2
(1.Shiqu Power Supply Bureau,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Chongqing 400030,China;2.Nan’an Power Supply Bureau,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Chongqing 400060,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ener⁃gy efficiency service provided by power supply companies from the view of a market expansion employee.These problems consist of both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energy⁃saving market and energy policy and the internal ones such as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of employees.It suggests that the ener⁃gy⁃saving market should be standardized,the obstacles of Contract Energy Management should be eliminated,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power supply companies and energy consumer should be built,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market expansion em⁃ployee should be improved.This paper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energy⁃saving assignments of power supply companies.

energy efficiency service;contract energy man⁃agement;market obstacles;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TK018;F407.61

C

1009-1831(2012)06-0039-03

2012-06-18

张婧(1986),女,安徽宿松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肖霖(1984),男,重庆江津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

猜你喜欢

服务公司能效供电
超高层建筑供电分析
战洪魔保供电
上海:稳中有进 能效趋优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山西直供电折戟
关注能效
论油田服务公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欧盟:LED照明能效标准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