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2-03-29刘振琪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指纹图谱

王 燕,金 杨,刘振琪*

(1.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几千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和精炼,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学科和独特的应用方式,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它为人类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1〕。当前,中药的质量标准研究已经从传统中药饮片中的外观、水分、性味等方面要求,发展为以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和化学定性鉴别为两个主要的研究内容。然而,由于中药本身的特点,人们传统用药的习惯性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致使称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基石的中药质量标准水平,一直无法满足现代中药产业的实际发展要求,用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依然不容乐观。从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再到2009年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这一系列中药安全性问题事件的出现〔2〕,暴露了现今中药质量标准存在的弊端。

1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照搬化学药品的模式研究开发中药经过国家多年的重视和广大医药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中药质量标准的鉴别手段仅包括理化鉴别、显微鉴别与薄层色谱鉴别,以及提取物总含量或少数指标成分含量的定量测定。照搬这种化学药品研究的模式或方法来研究中药,已经在多年的实践中暴露出了大量实质问题〔3〕,最大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质量标准要求检测控制的成分不是药物有效成分而仅仅是指标性成分,这些指标性成分往往与实际疗效没有直接关系。这样一来,尽管质量标准要求检测控制成分的含量达到了要求,但还是不能有效控制药物的疗效;同时,只针对某一个或者几个成分的含量来进行质量控制,未能很好地反映中药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有些生产厂家通过在药品中添加受控成分来保证药品达到既定标准,这样的药品无法保证其疗效。

1.2 “量而不准” 现行中药质量标准中指标成分的限量范围主要是根据数批样品量的大小分布而人为地设定,缺少药效毒理试验或临床试验支持。并且,标准中所规定限量范围只设有下限,没有上限的要求,实际上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等副作用。真正意义的中药质量标准,应该能够完整而客观地反映该中药的最低有效剂量和最大安全剂量等内容,这些内容均需要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药理、毒理、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4〕。

1.3中药质量标准水平较低虽然有些中药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工作,明确了其有效成分,对有效成分进行了相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可这些成分往往含量较低,或者存在着分离制备困难等问题;同时,中药质量标准所需化学对照品的数量极为有限、供应不足,这也严重制约着中药质量标准水平的提高〔5〕。目前,大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依然不明确,其质量标准依然停滞在传统经验鉴定的水平。

1.4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有待考究通过对全国有关药物分析技术使用情况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最为常用的分析方法,使用量远远超出其它方法总和,其使用率在2005~2006年占77.90%〔6〕,在2008~2009年占73.93%〔7〕,在2009~2011年占86.62%。由此可见,HPLC在药物分析领域占据着相当明显的地位。然而,HPLC技术也有局限性。

1.5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存在缺陷作为一种中药定量分析的有效补充,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已经普遍被业内人士接受,这的确是中药质量控制的一大明显进步。但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同样一种药物包括药材、饮片或其制剂,由于不同实验室采用的样品和处理方法、分析测试条件有所不同,由此所表现出的中药指纹图谱往往完全不同,究竟哪一种指纹图谱才最具有代表性,至今依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另外,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忽略了特定提取部位的生物效应表征,却一味关注几个所谓的“特征共有峰”,这极有可能会在样品处理过程中丢失了真正发挥药效的重要成分,甚至反而保留其“毒性”成分,这些情况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综上所述,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只是套用了化学药品质量标准的形式,没有吸取其精髓,未能从本质上阐释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也未能反映中药存在的整体性和复杂性〔8〕,由此建立的质量标准,自然也是片面的、表征性的、权宜的,无法科学合理地反映中药内在真实质量。

2 对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几点建议

2.1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着力于为中药药效与安全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有用的科学数据当今在中药质量标准认定、中药有效部位筛选以及中药毒理学研究等方面,我国投入依然不足,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中药的健康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内,基础研究应该从药材资源学、中药药理学、植物化学、中药毒理学、重金属含量控制、致癌物质研究等多个方面齐力并进,注重加强各学科交叉配合与协调,深入进行全面的中药药效、作用机制、相关物质基础、方剂配伍原则和规律等方面研究〔1〕。

2.2中药的生产过程及其安全性(毒性)检测应受到重视药物安全性检查应列入质量标准。另外,目前对中药质量控制主要集中于原料药和最终药品两方面,忽略了其生产过程中诸多环节的质量控制〔9〕,因此,应充分考虑中药本身特性,结合实际需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如近红外在线检测等)对中药生产全过程进行在线和实时监控以确保中药质量〔2〕。

2.3中药质量标准模式应“接轨”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模式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其质量标准应体现多元化的特点,不能仅仅拘泥于“成分论”,感官评价、生物评价、化学评价均是中药质量标准控制不可或缺的模式和手段〔10〕。生物学评价,能较好地反映中药内在质量,尤其当中药有效成分尚不明确,或者不确定时,生物活性效价更能体现其优越性。有学者〔11〕提出了建立基于道地药材及其生物效价检测基础上的中药生产质量管理模式的全新构想,也就是在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对比供试品和标准品对生物体、离体组织或者离体器官的特定生物学效应,从而评价和控制中药的内在质量和活性。这种模式全面体现了中药的综合作用效应,而不仅仅是某些成分,其应用正在摸索阶段,此种技术将有望成为一种控制中药内在质量的有效途径。

2.4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应提倡方法学与实际操作性并重不同的药物应选择适宜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在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础上,应着重考虑成本因素,尽可能选择低成本技术路径,以适应实际需要,不可一味追求某一技术而在无形中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基于此类原则,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保留着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工牛黄中胆酸和胆红素含量,九分散、大山楂丸用薄层色谱法即可得到理想结果。

固然HPLC技术具有分辨率和灵敏度较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定量准确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它也像其它方法一样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如挥发性成分、生物大分子和无机离子不适用于HPLC,手性药物分离时毛细管电泳(CEC)优于HPLC,而对于要求分离度极高或分离速度极高的药物,则应选择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所以应根据具体药物选择对其最具实用性的方法来制定质量标准。

2.5中药指纹图谱需要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不应简单停留在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的层面上,而应与相应的药理活性指标、质量可控性等相结合,进行药效指纹图谱、药物代谢指纹图谱的研究,探讨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药效指纹图谱——药物代谢指纹图谱的关系,研究化学成分指纹、药效指纹、药物代谢指纹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而建立三维模式,实现认识中药作用的整体观念,为现代科学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仪器设备的普及与更新,尤其是先进设备的出现与推广,将促使更多先进的检测手段应用于各种法定标准〔12〕,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趋势必将走向多学科交叉渗透,从单一的指标发展为多指标综合分析,对中药的质量做出科学的整体评价,以更好地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法规的完善、理论研究的深入、使用经验的丰富,中药将会对人类的健康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1〕玉万国.中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的发展状况〔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3):41-42.

〔2〕王梅,刘国强,王志峰.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现状与分析展望〔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2):156-158.

〔3〕李发美,熊志力,鹿秀梅,等.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发展及系统生物学对其的作用〔J〕.世界科学技术,2009,11(1):120-125.

〔4〕郭宇洁,孟硕,徐辉,等.中药复方药物制备工艺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2):133-136.

〔5〕王峥涛.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天然药物,2006,4(6):403-409.

〔6〕柴逸峰,朱臻宇,李翔.药物分析(Ⅰ)〔J〕.分析试验室,2008,27(8):83-122.

〔7〕柴逸峰,朱臻宇,陈啸飞.药物分析(Ⅰ)〔J〕.分析试验室,2010,29(9):78-122.

〔8〕钟长军,张秋菊.确保中药疗效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J〕.亚太传统医药,2012,8(3):1-2.

〔9〕魏萍.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157-158.

〔10〕肖小河,金城,鄢丹,等.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J〕.中草药,2010,41(4):505-508.

〔11〕肖小河,金城,赵中振,等.论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4):1377-1381.

〔12〕马双成,戴忠,丁丽霞.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下)〔J〕.中国药师,2006,9(2):132-135.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指纹图谱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绘一张成长图谱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基于自适应稀疏变换的指纹图像压缩
可疑的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