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葆有天性:真谛、特点与途径

2012-03-28毕有余赵晓杰

关键词:天性个体阶段

毕有余,赵晓杰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

卢梭曾说:“天性是教育应该保护和遵循的唯一准则。”他认为,儿童与成人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内容,是区别于成人的个体。儿童期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任务不仅仅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也是一生发展连续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能否健康和谐的成长,关系到未来发展的连续性和水平,教育应以尊重儿童的天性为出发点。这一观点的提出虽然时隔久远,但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一、天性的真谛

“天性”即人的先天的属性,“天”指先天具有的,也就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各种生理性状,而“性”是指事物的状态、特点或质性等。所以,天性是指自然对人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属性,它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即“它含有一切遗传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存在的东西”[1]。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天性源自遗传

天性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生存斗争与优胜劣汰得以择优保存,并随着遗传基因向下一代传递的。在短时期来看,它是与生俱来的,不受外力,或较少受到外力的作用的,天性的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或生存环境出现较大的变化之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通过基因的再次重组和遗传来实现,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天性是先天具有的,是难于改变的。

(二)天性设定发展

许多心理学家都对人生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生发展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在每一个阶段中个体都必须面对不同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个体就会健康发展,否则个体的发展将会出现偏差。如,在出生的第一年里,婴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这个阶段由于儿童对母亲的依赖性很大,需要母亲的较多照顾。如果母亲能够较多地爱抚儿童,并且有规律地照料他们,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就能使婴儿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感到世界和人都是安全可靠的,并形成对世界希冀的品质。反之将形成怀疑感,并减弱对外部世界及人际关系进行探索的动机和勇气。由此可见,天性中含有自然的时钟,规定了儿童在发展的不同的时期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

(三)天性规定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更快更好地发展。由于天性从一开始就设定了儿童发展的阶段以及在不同阶段所面对的不同问题,所以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儿童顺利度过不同的发展阶段,解决每个阶段面对的主要问题。于是教育必须遵循天性的规定性和规律性。另外,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按照这个观点,教育应引导每个人将天性中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不合乎天性的,外来的东西。比如说,智育是发展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机械记忆;德育是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只是社会规范的习得。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是幸福而有意义的,并以此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天性的特点

(一)天性的生存性与生命性

天性是人类与环境生存斗争的产物,它的规定性必然指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于是天性必然会具有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属性。

天性的生存性是指天性的作用在于满足个体生存、群体互助、个体间的生存竞争、种族繁衍等需要,促进人类种族进化,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最初源泉[2]。它包括先天的主观愿望、欲望、好奇心等自然成长的力量。好奇心是人类行为的原始动机之一,它的产生由个体所接触到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东西引起,这个时候,个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探索行为产生,而且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于是具有了内在奖励的作用。这种作用会使儿童更快更好地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告子曾说:“食色性也”。也就是说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生存本能和对生存与繁衍的欲望,正是这些因素驱使着人向前发展。

另外,天性还包含一个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品行的最初形态即天性的生命性。罗伯特·范兹1961年的研究发现,新生儿能够轻松地分辨视觉图形,而且对混有面部特征的视觉刺激和正常人的面孔比较感兴趣。这说明人类对于面部特征的图形具有先天的偏好,这种偏好有利于与他人建立关系。另外,儿童出生后不久就有“社会性微笑”(望着母亲或其他人的面孔发出微笑,或听到人的声音就微笑)现象发生,每与成人接触,就咿呀发声,并可与成人交互发声,同时流露出明显的积极的表情。同时,“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中天生就具有善的成分。例如,由动物养大的人类,在没有人类文化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仍然表现出对“同类”,“同族”的善的意识。这些先天的倾向是儿童天性的生命性表现。所以,天性是生存性和生命性的统一,忽视任何一点都是有所偏颇的。

(二)天性的共性与个性

天性是全人类共同具有的一种生物特性,必然会带有全人类共同的特点。例如在生物学层面上,不同种族的人们具有相近的生理特点和轮廓特征,具有相近似的大脑结构和脑电反应。在心理学层面上,每个人都具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相近似的心理成分。旧金山加州大学艾克曼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人类有不同种族、不同的文化,但是一些基本的情绪表达都是相同的,世界各个民族表达基本情绪(恐惧、愤怒、悲伤与快乐)的表情都是一样的,与文化背景无关。每个个体在出生不久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他/她们会追踪移动的物体,寻找声音的来源,这些都说明天性在全人类中都带有广泛的共性特征。

由于天性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也必然会受到自然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强烈作用。不同种族、不同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必将会导致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甚至不同个体间出现某些差异。于是,同样是好奇心但是不同儿童对于好奇的对象则会有明显的不同,如一些孩子爱动另一些爱静,一些孩子喜欢音乐另一些孩子喜欢图形与色彩;不同儿童的能力倾向也有差别,如有些孩子的触觉灵敏,有些善于思考问题,有些身体素质强劲,有些节奏感较好;不同的儿童出生就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带有不同倾向,即儿童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这些气质类型与先天的神经结构有关,所以是先天的。由此可见,天性中也带有许多个性的东西。总的来说,天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是规律性,而个性是多样性。

(三)天性的发展阶段性

天性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也就是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儿童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人生的发展不能过分超越这些阶段的规定。有很多学者对此也有较为详尽的研究和论述,最为著名的当属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理智上的成长的主要来源不是教师的传授,而是出自儿童本身,是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理智的发展实质上依赖于主体的活动,而它的主要动力,从纯粹的感知运动活动一直到最完全的内化运算,乃是一种最根本的和自发的可运算性。他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还详细论述了在各个阶段上儿童的发展水平,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注意事项,以促使儿童更好地适应这一阶段,并顺利地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虽然他没有像皮亚杰那样将儿童发展分为鲜明的几个阶段,但是他也认为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对他们的教育模式之间是存在相对应的关系的,而且他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对儿童的教育不能过于落后也不应过于超前,要适应儿童现有的水平并能够引导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葆有天性的途径

教育的内涵最主要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使人获得知道什么是幸福和怎样追求幸福的阳光生命。让孩子的生命充满阳光,就是要让孩子在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教育环境中幸福成长。所以卢梭认为:“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3]。这说明,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如果不符合儿童天性的规定,儿童就会感到痛苦。也就是说,天性是阳光生命的起点,葆有天性就成为教育必须遵循的法则。葆有天性是指尊重儿童天性[4],按照天性的规律进行教育和引导,而不是试图改变和压抑天性。只有在以葆有儿童天性前提下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儿童获得幸福。为了在教育过程中葆有儿童的天性,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协同努力。

(一)家长营造生态的学习环境

儿童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的欲望。同时,他们知识、经验的获得,也主要通过个体活动实现。杜威认为儿童天生就有一种要“工作”的本能,并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这些和卢梭重视个体生活经验的思想是一致的。家庭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开始生活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所以家长应该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营造一个生态性的学习环境。生态性的学习是指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交给孩子一些知识和寻求问题答案的方法和途径,使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维持并发展好奇心,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目标和方向的求知欲。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劳动,如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这一方面可以迎合儿童参与的天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他们知道家务劳动的内容以及养成从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习惯。家长在与孩子玩耍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引导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与儿童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儿童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遇到挫折后的应对方式等。

(二)教师实施引导式的教学

儿童天性中的好奇心与社会性倾向是儿童成长的最原始动力。好奇心能否在以后的成长中保持并发展成为求知欲则是儿童良好成长的重要标志;社会性倾向使儿童具有乐群与合作的愿望,是一个人能否融入人类社会的标志。这些是从维持生存到获得生命转变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得的阳光生命的必要保障。所以,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遵循儿童天性的规律与特点,在活动中根据不同时期儿童发展的特点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设置一些符合幼儿现有能力的情景和问题让他们自行解决,当他们遇到麻烦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协商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如果困难过大,教师可以提供帮助,但在帮助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包办代替,应采用“脚手架”的办法逐步减少帮助的比例,直到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够完美解决这类问题为止。

教师在与儿童游戏过程中还应引导和鼓励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由于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在教师的示范中学到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手段。然后可以让他们在类似的游戏中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可以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世界、勤于思考的习惯。同时教师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也不应简单地打压,而是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教师在对待问题行为时应注意,不是“不能怎样做”而应该是“怎样做会更好”。孩子只有在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建立自信。葆有天性的教育不应以禁止为主,而应以尊重、引导为基本原则。

(三)社会回归理性的儿童观

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还很严重,这一方面源于学校的急功近利,更重要的是社会和家长的推波助澜。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多学一些,上小学就会轻松一点,一旦幼儿园不把课程放在主要位置上,他们就会认为幼儿园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并因此选择了转园。这逼迫幼儿园迎合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进行小学课程教学。社会压力是促使家长担忧的根源。目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家长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拼命给孩子增加学习任务,希望能够让他们能比别人学到更多,这样才会更有竞争力。岂不知这样做是违背孩子天性规律的,最终只能使孩子在身心发展上受到损害。

儿童就是儿童,而不应该是小大人。儿童期有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而不是繁重的学习。幼儿园的主要任务也不是让学前儿童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而主要应该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些有利于学前儿童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获益。

[1]唐丽娟.尊崇天性尊重儿童——对幼儿教育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06(4):158-159.

[2]张小翠,陈世联.天性与文化性的角逐——兼论儿童文化的生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23-25.

[3]黄希尧.儿童的发现——卢梭的儿童观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45-49.

[4]张向葵.“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1-35.

猜你喜欢

天性个体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