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2012-03-28阎治才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阎治才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最基本经验。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有过许多论述。邓小平在指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述,形成了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了解这一思想,对于深刻认识党的这个根本原则和最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认识邓小平的历史贡献,都是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阐明了必须正确对待和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是在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前提。

邓小平论述了必须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解放思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长期“左”的思潮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毛泽东的言论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在党内和社会上普遍存在。其突出表现,就是“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种倾向不克服,就不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不能在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两个凡是”提出后,邓小平就及时指出: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1]993。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没有说过凡是自己讲的都对,“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2]38-39。后来,他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的谈话中又指出:毛泽东说过的、做过的如果都不能动,这不但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而且是“损害毛泽东思想”[2]126。邓小平在批评“两个凡是”的同时,特别强调了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他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指出:只有解放了思想,我们才能真正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问题,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2]141-143

邓小平论述了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体系。不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教条,就是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1977年4月,邓小平在写给中央的信中就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随后,他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解释说: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就是对毛泽东思想要有一个准确的、完整的理解,就是要善于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对于毛泽东思想,不能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必须从整个体系来正确的理解。“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2]42-43他在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还指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应该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它的体系”,对毛泽东思想,也应该如此,“否则非犯错误不可”[2]67。邓小平关于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论述,和他关于打破“两个凡是”束缚、解放思想的论述,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这种正确的态度,我们才能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才能不割裂、歪曲和损害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在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根本前提。

邓小平论述了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长期“左”的错误的影响,我们没有学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领,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更加不懂。因此,邓小平号召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他在要求全党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努力学习管理的同时,特别强调全党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指出:现在,时代不同了,任务不同了,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要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本领,积极解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新问题,“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2]146-147邓小平关于全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述,阐明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当然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当时党内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来看[3],重新学习和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这是在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必要前提。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路线,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基本途径。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明确的概括。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事物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工作中的体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虽然提出过“思想路线”的概念,并通过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4],但“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并没有普遍使用,对思想路线的内容也未作出完整的概括。“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有关讲话中多次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80年2月,他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278邓小平的这个论断,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思想路线作了明确概括。198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的这个概括,作了文字上某些调整,把“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5]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写进了党章,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中第一次写进思想路线。这个思想路线,既是党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事物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基本途径[6]。

邓小平不仅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明确的概括,而且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各方面内容作了一系列相关的论述。他指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是为着解决问题。我们说的和做的究竟能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能否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而不能“只从本本和上级指示出发”[2]113-115。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违背,“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2]114,118。他指出:实事求是,“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36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我们过去靠实事求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2]143他还指出:我们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去解决问题,而这样去解决问题是否正确或是否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2]114。“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7]28邓小平对思想路线内容的一系列相关论述表明,党的思想路线的各方面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党的思想路线的贯彻执行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邓小平还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在讲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时就指出:这场讨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2]143他在当时之所以把思想路线问题提到了政治问题的高度,是因为在当时不打破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局面,不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就不可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不可能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思想路线问题便成了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邓小平又指出: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只有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但制定不出正确的政治路线,也不可能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因此,制定和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2]191邓小平还指出: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我们才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才提出了新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如农村政策、对外关系政策,“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7]10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论述,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论述。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提出并论述了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根本要求,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论断。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总结了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7]3邓小平的这个科学论断,是在新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根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就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这个科学论断集中体现了这两个方面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点的统一。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论断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那么,邓小平所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也就必将极大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极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

邓小平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据。一是理论根据。所谓理论根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多样性的原理即各国的社会主义都必然具有本国特点的原理。邓小平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2]179,“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2]313,“各国情况不同,政策也应该有区别。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的特色。”[7]213二是国情根据。邓小平指出:过去搞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说: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是人口多,耕地少”。“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2]163-164。他指出: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现实基础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还有许多其他不同。对于别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抄照搬,“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7]265三是经验根据。邓小平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都是“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7]27他还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7]2-3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建立在科学理论、国情现实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深刻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性。

邓小平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7]11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7]357,“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7]206。二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7]252他还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2]312三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但一定要分析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114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阐明了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指明了根本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同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分不开。这一思想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大决策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3.

[4]董平,阎治才.延安整风与党的思想路线探析[J].理论探讨,2012(1):174-17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7.

[6]阎治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的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冯昆,张澍军.“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是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0.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现代化马克思主义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