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

2012-03-28王丽娟

关键词: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素质教育

朱 江,王丽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生的素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即当代大学生的质量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正因为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所以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养和品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一、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由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两个层面构成的。

思想素质是指现代思想观念。即用正确的观点看待社会和人生,并以此来了解社会现实,具有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抵制学术造假问题。笔者见证过这样一个尴尬的场面。在一次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一位老师问学生:“你在致谢中提到的教授对论文有何帮助?”令人费解的是,学生回答:“不认识。”“那你为什么把他写进致谢中呢?”学生脱口而出:“原文就是这么写的。”会场一片寂静。这件事情已远不是一篇论文本身的问题,它涉及人的品行问题。

道德素质是指以正确的道德观作为日常行为的规范。道德素质包括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其中社会主义道德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其核心是合作精神。因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对所有公民的共同要求。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除应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应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社会公德是公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原则。职业道德是以职业特征为基础的道德准则。家庭美德是指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与道德相关的是诚信。诚信是个人的立德之本,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准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当代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理应也是道德素质较高的群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中潜伏着的诚信危机日趋严重。一位大学校长在期末考试前给全体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你偷了别人的孩子吗?》。信中介绍了哈佛大学“关于抄袭的规条”。规条中说:“抄袭是一种说谎、欺骗、偷窃的行为。指的是你将原始资料的信息、观点和句子直接用于你自己的文章中而不做标注。在拉丁语中,抄袭者也称诱拐者,常常偷别人的小孩。请同学们深思。”“将原始资料的信息、观点和句子直接用于你自己的文章中而不做标注”就被视为偷别人的孩子,那么,把别人的论文全文照搬过来,唯独改了作者的姓名又该作如何解释呢?信的最后说:“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种人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大学生的,就是将来就业也很困难。一位企业家这样说:‘你如果考试抄袭,就说明你在将来工作中也敢弄虚作假。’”[1]

对于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制约着人们的感情意志和对事物的态度,支配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它指导和支配人生活动,制约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价值观是对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判断,它指导和支配人们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对价值的选择和评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有不同,但它们是一个科学统一的整体,对人的理想信念起决定作用,所以说“三观”是政治素质的核心。近年来,社会上一批腐败分子落马,人们有些不解,为什么曾经一度“坚定的共产党人”在金钱面前打了败仗?原因是他们受到了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价值观随之发生了动摇,金钱取代了奋斗目标,取代了人生价值及对世界的看法,人的本质变了,岂能不腐败。

二、科学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由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两个层面构成的。

科学素质是指从事科学活动时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它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它们共同涵盖了科学态度、工程意识、业务知识这几个方面。科学态度是指从事科学活动时要具有认真、刻苦、谦虚的态度。工程意识是指要有分工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经济效益意识。业务知识是指除了要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有这样一个事例,美国一台重要电机停转,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于是紧急调动全美的工程技术人员会诊,但会诊未果,不得不请来德国电气工程师博格。他到现场观察,测算,最后用粉笔在电机上画了一道,告诉工人在他画道的地方拆下几圈线圈,电机起动了。当美方提出需要多少劳务费时,他需要1万美元,美方认为他索价太高。他说,用粉笔画一道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道9999美元。美方无言以对。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常常是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或是一项重大技术改造,就可能决定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大学生报效国家和民族的必备条件。

文化素质是文化知识在个人身上的外在表现,并发展为人格。它对人的言行、气质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事业的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谈及人格,使我想起周恩来总理,他早年留学日本,由于五四运动的呼唤,他回国组建了“觉悟社”,参与领导五四运动,之后为探求中国解放的道路赴法勤工俭学,以后又去苏联。他的人格魅力可以说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外青年。1976年,当他与世长辞的时候,联合国居然破例降半旗一周悼念他。当有的国家代表提出异议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没有提及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只简单地问了几个小问题,而这几个小问题恰恰体现了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他说:“请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总理在国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总理终身一位夫人,没有自己的儿女?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总理终身受到人民的爱戴?”这样一问,各国代表都心悦诚服。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说:“在过去25年,我接触了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没有一个比得上周恩来这样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人格并不一定表现在豪言壮语之中,也不一定表现在惊天动地的伟业之内,但它却在传递着一种力量、一种感召、一种精神,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这就是魅力。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即在提高科学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健康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根本保证

健康素质是由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两个层面构成的。

健康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言外之意,没有这个本钱,何谈其他。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防止疾病的侵袭,而且能够承受繁重的工作和各种艰苦环境的考验,同时还要有科学的健身强体的理念。

良好的心理素质更为重要。它涵盖了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个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界十分推崇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标准,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提出以下十条标准:悦纳自我,且客观、公正、辩证;接纳他人,人际关系和谐;求知欲强,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心境良好,具有调控情绪的能力;人格完整,构成人格的各要素连贯稳定;人际和谐,乐于并善于与他人交往共事;适应环境,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竞争拼搏,在选准目标后锲而不舍;意志坚强,能经受各种挫折和磨炼;同龄相应,心理健康符合相应年龄段的特征,而不显得过于幼稚或老成。上述标准可以概括为认知健全、情感适度和意志坚强三个方面。因为,在信息时代,没有永久的胜利者,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健康的个性是具有和谐发展特征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也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形成创新。健康个性的标准是:在个性上理智、豁达、坦诚、向上;在气质上,朝气、沉着、刚毅、执著;在行为上,注意克服嫉妒心理,因为嫉妒是成才的大敌。健康的个性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也是优秀大学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的三个要件,而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的综合素质才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如前所述,思想道德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素质,它对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导向和驱动作用;科学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的价值体现;健康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根本保证,它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支撑。谈及三者关系时,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说:“素质当中当然也包括技能、业务知识这些东西,不能忽略。但现在的问题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只放在这些东西上边,却忽略了道德情操、精神追求方面的教育,造成了一些年轻人不懂得怎样做人,不懂得应和别人怎样相处,缺乏起码的礼貌和体恤人的心理素质。”[2]费老这一席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属于非智力因素,即情商;而科学文化素质属于智力因素,即智商。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二者缺一不可。爱因斯坦把科学家分为三种:即功利型、爱好型和信念型。他认为:“受名利激励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是多数,他们会有所成就和贡献,但一般不会太大;出于个人爱好、才华进行科研的人少一些,它们超脱了世俗的功利,往往有较大的成就;最能开拓出新领域,获得全新发现的科学家更是少数,它们是对科学事业怀有虔诚的信念和精神的人。”[3]上述三类科学家为什么同是从事科学研究,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其实他们在智力因素上并没有多大差异,或者说起步时差异并不大,而主要差异在非智力因素上。其实,人的素质就像大海上漂浮的冰山一样,露出水面易被人看到的是学历、文凭、特长、知识等智力因素,亦称外在素质;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和协作精神等藏在水下的非智力因素,亦称内在素质,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的智商在中等或中等偏上,他们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执著的工作。在他们成功的要素当中,智商只占1/3,而情商却占2/3。2000年,中科院心理所对74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考前、考中的心态才是决胜的关键。高考状元并非是智力超常的“神童”,大多数高考状元的智力水平中等,少数中等偏上。他们父母的文化背景也不高,但却以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所以,科学文化素质很重要,但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更重要,最重要的是三者的完美结合,这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目标[4]。

[1]田建国.名校建设[M].济南:山东出版社,2008:36.

[2]顾明远.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建设——改革开放30年素质教育的回顾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8-12-20(3).

[3]慈航.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09(4):43.

[4]中宣部理论局.辩证看务实办[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6.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素质教育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