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沿海Y两优689母本机插制种高产技术

2012-03-28李忠芹曹跃先倪瑞青林卫明黄英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幼穗父本母本

李忠芹 曹跃先 倪瑞青 林卫明 黄英

(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大丰 224165)

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江苏沿海垦区盐城东37 km处,交通便利,土壤地力中上等,碱解氮80.897 mg/kg、速效磷28.916 mg/kg、速效钾179.892 mg/kg、有机质19.632 mg/g,是国家“863”生物工程专家认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最适区域之一,吸引了中江种业、隆平高科等知名种业的加盟与合作,常年杂交水稻制种1500 hm2,实现母本机插,施肥、防病治虫、收割机械化,产量水平较高。

Y两优689是Y58S×温恢689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米质优、穗大粒多,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方强农场于2011年种植Y两优689的制种90 hm2,平均产量 180 kg/667 m2,净收益 1720元/667 m2,并出现产量超225 kg/667 m2的百亩方。为进一步加快该组合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步伐,扩大制种面积,提高制种产量,有必要对制种技术进行总结,以便指导大面积生产。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父本特征特性

温恢689属中籼类型。株高110 cm左右,株型松紧适中,生长势强,茎秆粗壮,叶片宽度和长度中等,稃尖无色,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穗平均总粒数140粒,千粒重27 g。开花集中,花时早,抽穗历期5~6 d。盐城4月18日播种,播始历期128 d左右,主茎叶片数18~19叶。生育期感温性和感营养性强,高肥生育进程慢,低肥则快,幼穗分化前慢后快。对“九二○”反应敏感。

1.2 母本特征特性

母本Y58S属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株叶形态好,叶片内卷、挺直,株高80~85 cm左右,茎秆较粗,耐肥抗倒力强,株型松紧适中,叶色较淡绿,叶鞘绿色,稃尖秆黄色,柱头白色,叶片具有长、直、窄、凹、厚的特征,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24万~25万/667 m2,穗大粒多,穗长25 cm,穗平均总粒数120粒/穗,着粒密度较稀,谷尖带短芒,千粒重20 g左右。其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2.5~23.0℃,盐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88 d左右,主茎叶片数14~15叶。花时早,其柱头总外露率达88.9%,其中双边柱头外露率为59.6%,一般异交结实率40%左右,制种易获高产。

2 Y两优689机插制种技术

2.1 选择适宜基地,严格隔离安全

基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土壤肥沃,能灌能排,道路交通便利,隔离条件较好。隔离区必须保证四面八方距粳糯稻500 m、籼稻200 m,最终达到与其它品种花期错开20~25 d为宜。

2.2 正确制定播差,坚持适期播种

播差以叶龄为依据,时差为基础的原则,父母本播差:时差40 d,叶差6.8~7.0叶。考虑到制种生产质量安全,确保8月25日始穗,Ⅰ期父本4月18日播种、Ⅱ期父本4月28日播种,母本5月28日播种。

2.3 培育壮秧

父母本都用药剂浸种 (5.5%浸丰2号)催芽。父本采取湿润半湿润育秧方式,秧田用种量Ⅰ期父本5 kg/667 m2、Ⅱ期父本10 kg/667 m2,单株带蘖1~2个。

母本育秧采用机插盘式育秧方式,制种田用种量2~2.5 kg/667 m2,要求秧苗分布均匀,每盘2800~3000株苗,秧块厚度在2.0~2.5 cm,苗高控制在12~18 cm左右,高度一致,秧龄15~18 d,叶龄2.5~3.5叶,苗茎基粗度2.5 mm以上,根系健康有力,不定根数10条以上,盘结好,提起不散,呈毯状,苗挺叶绿,无病虫害。

2.4 合理密植

适时移栽,父本秧龄控制在50~60 d内,母本秧龄控制在15~18 d内。父母本移栽规格:厢距2.9 m,行比1∶8;父母本相邻行距两边均为45 cm,父本株距 12~15 cm,栽插 0.15万穴/667 m2,基本苗0.6万/667 m2;Ⅰ期、Ⅱ期父本穴比为1∶1。母本采用洋马VP8-d型高速插秧机栽插,行距 30 cm,栽插 1.7万~1.8万穴/667 m2,漏穴率<5%,单枝苗<3%,每穴3~4苗,基本苗5万~6万/667 m2。父母本分别于6月5日开始移栽,先人工栽父本,父本活棵后,再机栽母本,6月20日大面积返青;适时烤田,当茎蘖数达到预期成穗80%开始搁田,多次轻搁,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0万/667 m2,茎蘖成穗率70%以上,预计成穗22万/667 m2,搭好高产架子。

2.5 科学肥水运筹

制种大田施肥做到前重、中控、后轻,氮、磷、钾合理搭配。Y两优689制种大田施尿素12.5~15 kg/667 m2作底肥。母本移栽后长出新根后,结合化除及时追施尿素7.5 kg/667 m2+磷酸一铵10~15 kg/667 m2;栽后12 d再施促蘖肥尿素7.5~10 kg/667 m2;父本栽后3~5 d,对父本偏施尿素5 kg/667 m2,以促进父本稳健生长。穗肥施用要看苗而定,要视父母本花期预测情况,结合调花,在施肥方法、时间、种类、数量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是施尿素5~10 kg/667 m2,如有效苗数在20万/667 m2以上,可推迟至幼穗分化Ⅴ期施尿素5~6 kg/667 m2作保花肥,父母本同施。视情施好穗粒肥,在抽穗前7~8 d施尿素4~5 kg/667 m2,能显著增强父本花粉和母本柱头的活力,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水分管理坚持浅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间隙灌溉,坚持前水不清、后水不进的管水原则。做到足苗晒田、有水孕穗、深水授粉、干湿壮籽、无水收割的原则,并注意避免收割前断水过早造成空秕粒增加。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制种中主要虫害有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黑粉病等。秧苗期和大田期做好灰飞虱和螟虫的适期防治,分蘖盛期和始穗前用井冈霉素各防治纹枯病1次,后期重视母本稻粒黑粉病的防治,狠抓一个“早”字,防在发生之前,治在发生之初。于母本破口前3~7 d和第一次喷施“九二○”时,用30%的爱苗乳油15~20 ml/667 m2各防治一次,母本进入盛花期时,用18.7%烯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灭黑灵)32~45 g/667 m2,对水15 kg,于下午16时后喷施,隔2 d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

2.7 准确预测和调节花期

花期调节原则是促控结合,因苗制宜,多种措施综合应用,尽量做到不损伤禾苗,以影响穗数和异交结实率。认真做好叶龄记载,结合叶差,及时调节;在父母本预计出穗前35 d时,对幼穗分化进程进行剥查镜检,每隔2 d调查1次,不育系比恢复系幼穗发育Ⅰ期提前1期,恢复系幼穗发育Ⅶ、Ⅷ期比不育系略迟或持平,发现花期不遇时要及时调控。若父本偏迟,应灌深水,对父本偏施磷、钾肥,对母本偏施氮肥;若父本偏早,降低水层使父本行为薄薄一层浅水时,对父本偏施氮肥,母本偏施磷、钾肥。

2.8 喷好九二○

Y58S对“九二○”不敏感,用量60 g/667 m2左右。在花期相遇良好的情况下,一般见穗10%时父母本同时喷15 g/667 m2左右 (微动),第二次喷 20 g/667 m2,第三次喷 20 g/667 m2。为使母本和父本达到理想的授粉姿态,父本单独喷一次5 g/667 m2左右,九二○喷施时间上最好在9∶00前或16∶00后。

2.9 除杂

田间去杂是杂交水稻制种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提高制种纯度的有效后控措施,父本坚持薄水浅插、薄水护苗,防止父本秧苗漂秧混杂到母本行间。生育过程中要把常规粳稻、杂草稻及不同颜色、不同株型、变异株彻底除净,很抓始穗期的田间去杂,高度重视父本的去杂,对于镜检结果显示没有问题或问题较轻的田块,要严格按照田间分类镜检的结果及杂株比例,集中精力组织去杂,分类验收,田间杂株数不超过1‰,以提高种子纯度,确保生产的种子达标合格。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同时要防止机械混杂,时刻把品种质量管理理念放在第一位。

猜你喜欢

幼穗父本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