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2-03-24吴见安许梅莲邓群好香映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癫痫服药颅脑

吴见安 许梅莲 邓群好 王 丽 香映芳

1.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护理部,广东东莞 523460;2.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科研教学办公室,广东东莞 523460;3.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广东东莞 523460;4.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颅脑外科,广东东莞 523460;

颅脑损伤及术后并发症之一是癫痫,任何部位的脑损伤均有机会导致癫痫。颅脑损伤后因为脑瘢痕、脑膜形成、脑脓肿、异物等病变压迫,牵拉和刺激附近的正常或者部分损伤的脑组织,使得神经细胞痫性放电,引起的全身性抽搐从而导致癫痫发作[1]。癫痫发生率在成人闭合性颅脑损伤为0.5%~5.0%,而开放性损伤的癫痫多在损伤后两年内发生,发生率为20%~50%[2]。癫痫发作时,因为抽搐会使得血压和颅内压骤然升高,会诱发脑疝死亡,故颅脑损伤性癫痫的死亡率明显比颅脑损伤但无癫痫患者的死亡率高。精心的临床护理有利于促进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康复和降低其死亡率。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48例,采取严密的临床观察措施,其中24例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属参与的整体护理模式,对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18~59岁;调查既往史,发病前均无癫痫病史和癫痫家族史。48例均是颅脑损伤,其中颅内血肿22例,脑挫伤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患者颅脑损伤后,脑电图检查显示均有癫痫样放电, 表现以单侧或双侧局灶性棘波为主的25例、尖波为主的13例、广泛高幅棘-慢波为主的5例,并存在反复出现的癫痫发作,故诊断为癫痫。颅脑损伤性癫痫发作时间多为起病后的1~2周[3]。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家属参与的整体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观察

1.2.1 癫痫发作的观察 癫痫发作的先兆症状多指患者在癫痫发作前,出现的自动症、错觉幻觉、局部肌肉抽动和阵挛等症状。患者发作时必须密切观察瞳孔大小、面部肌肉痉挛、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以及思想意识的情况。对出现呕吐的患者,需要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呕吐物的性状、有无大小便失禁、眼球偏向何方、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部位、间歇时间等,当患者停止癫痫后还需要加强观察瞳孔大小、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以及思想意识的情况。

1.2.2 使用抗癫痫药物后观察 患者出现抽搐时首选缓慢静脉推注地西泮直至停止发作癫痫,也可将地西泮加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滴维持;为了预防癫痫的再次发作,可以使用地西泮加入葡萄糖注射液并用微量泵静脉推注进行维持[4]。由于地西泮会抑制呼吸和心跳,故需要严密地观察使用抗癫痫药物后患者呼吸和血压的情况。若出现呼吸表浅、血压和心率下降,应立刻停止使用抗癫痫药物,并积极配合主治医师进行抢救工作。

1.2.3 观察并发症 使用多功能监护,实时监测瞳孔大小、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肢体活动以及思想意识情况。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吸氧,有利于改善脑缺氧,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绀和呼吸困难的情况。患者的床边随时备有急救药物和抢救装置,遵循医嘱给予患者快速有效的利尿脱水剂,从而减轻脑水肿的现象;设置通畅的静脉通路,监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准确记录患者24 h内的出入量;对高热的患者需要迅速给予药物和物理降温。

1.3 护理干预

1.3.1 常规临床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表情神志、瞳孔大小、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以及思想意识的情况变化,密切注意患者有无出现癫痫发作的先兆。如果出现先兆症状,需要立即让患者平卧,减少外界声音和光线的刺激。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患者病床旁随时备有开口器、舌钳并有24 h专人陪护。

(1)心理护理:癫痫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经常遭受社会偏见、亲友歧视和身体痛苦,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多数癫痫患者的情绪低落,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惧,继而有着沉重的思想包袱,缺乏信心治愈本病,经常担心病情复发。故较多患者生活开始不规律,部分患者为了排解各种不良情绪开始吸烟、酗酒等。因此,在临床护理中需要令患者明白,要正视自身现实情况,并要时刻记住与病魔作斗争;还要正确认识自我,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从自己身体情况出发,为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便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少诱发癫痫的因素。另外,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不必产生自负的心态。生活中积极配合家庭成员,并做到有条不紊,衷心地感谢家人给予的帮助和关心。对于有沉重思想顾虑的患者,家属应及时的开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令其正确认识并正视自身的疾病,消除心理顾虑,加强战胜病魔的信心[5]。(2)发作时的临床护理:患者癫痫发作,立即使其平卧平整的地方。如情况不允许,在患者将要倒下时,为了避免因突然摔倒而受伤,立即扶着患者使其顺势倒下,然后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同时迅速松开衣物,在上下臼齿之间放置裹缠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以防患者咬伤舌头。抽搐发作时不可以强行用力按压患者抽搐肢体,避免发生四肢或脊柱的骨折和脱位以及脱臼。癫痫发作时患者多会出现口吐白沫和牙关紧闭等情况,若有假牙需要立即取出,然后去枕平卧,使得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顺畅后,并立即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误吸而导致窒息,还需及时调节氧流量。对于舌根后坠者,可以使用拉舌钳将舌头拉出来,再用口咽通气管进行通气,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气管。若出现癫痫持续状态,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尽快停止患者癫痫发作。(3)发作后的临床护理:癫痫发作停止后,患者均需要经过长短不等的昏睡状态,此时只需要令其舒适安静睡眠。部分患者还会处在朦胧状态,并会出现无目的和无意识的攻击和冲动破坏行为,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方法处理,同时要严格限制患者的行为,保证安全。另外,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给予漱口液每日清洁口腔两次,以防口臭和口垢;保持床单和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翻拍患者背部1次/2 h,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患者癫痫发作后还需要注意观察其是否受伤,若出现异常及时告诉医生进行积极处理。癫痫发作后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物,及时补充营养,如给予饮食应含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并且容易消化。保持病房的安静,减少外界的各种刺激,以防癫痫复发。

1.3.2 家属参与制定护理计划 (1)护理人员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与家属共同讨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各项内容先由护理人员进行解释,包括:癫痫发作临床表现、用药情况、饮食营养、卫生安全、睡眠时间、情感交流、家庭护理等。家属表达意见并提出建议,对于不同患者,对家属提出问题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和解决方案,记录在计划表上。根据患者处于不同病情阶段,需不断修订和调整护理计划的内容。(2)定期参加交流讲座,通过提问并解答的方法,并组织患者及其家属现场进行模拟,有效指导家属正确的紧急处理癫痫发作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遵照医嘱服药依从性的关键作用,强调自行停止用药、更换药物、减少服药量弊端,因其均会诱导癫痫发作。另外,还需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使得患者在家属的积极督促下遵照医嘱服药,并坚持服药,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少服、漏服和多服药物的现象[6],切忌短期或突然停药,患者病程越长,服用剂量越大,停药时间越要缓慢;警告患者家属不可随意变更患者的药物及服药的剂量,必须有医生指导才可增减药物的服用量和变更药物;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少数患者可能需终身服药。(3)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适量锻炼,但要避免过度劳累[7],需有规律地工作生活;嘱禁烟酒和辛辣的刺激性食物[8],注意饮食卫生;嘱不登高、不单独到危险地带、不驾驶车辆、不从事高空工作、不游泳,避免癫痫发作时发生意外。建立患者的随访卡,每月一次电话随诊,包括:是否定期进行检查、是否遵医嘱服药、心理健康的情况、是否进行社交活动、癫痫发作的次数。实时解决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护理质量比较[n(%)]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

经过密切地观察患者病情发现,48例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中癫痫小发作28例,癫痫大发作15例,癫痫持续状态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

2.2 发作时的临床护理结果

争取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48例颅脑损伤性癫痫的患者均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48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由于癫痫发作时,使用开口器后牙龈松动继而出现牙龈出血,其他患者均无受伤。

2.3 随访情况

48例患者均无生命危险出现,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统计定期进行检查、遵医嘱服药、心理状态良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出现癫痫复发少等方面的护理质量,研究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无差异;经过癫痫发作时的积极治疗护理,所有患者均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通过随访,研究组的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统计定期进行检查、遵医嘱服药、心理状态良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出现癫痫复发少等方面的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病程越长,家属就越了解癫痫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与治疗方法,对疾病治疗的认识越深刻,从而使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越好。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制订和执行护理计划,明确了治疗目标,增加了患者家属参与护理的意识和能力和配合治疗信心。护理人员给患者家属传达药物治疗的知识,告诫家属患者必需长期服用癫痫药物,若突然停药或换药或随意增减,均会扰乱抗癫痫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极易引起癫痫再次发作,更严重的还会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家属参与的整体护理模式,是护患之间互相配合的过程,使护理服务工作更为人性化。不但体现护理计划的实用可靠,还有效地保证计划措施正确执行,尤其是针对患者规律服药和健康问题的指导教育[9]。

临床观察颅脑损伤性癫痫患者的表现应仔细合理,争取早期发现并迅速进行治疗,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属参与的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76.

[2]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9.

[3] 赵明哲.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临床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6(1):55.

[4] 杨变英.脑出血并发癫痫的观察与护理[J].中原医刊,2004,31(15):64.

[5] 涂楚云,秦光明,白作金.颅脑外伤后癫痫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7):4064-4065.

[6] 赵爱珍.重型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 (11):18-19.

[7] 邓栗,王小东,吴晓辉.儿童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 10(14):172-173.

[8] McElroy-CoxC.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epilepsy [J].Nurse Pract,2007,13(12): 33-34.

[9] 沈梅芬,李月琴,张海英,等.诱发外伤性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65-366.

猜你喜欢

癫痫服药颅脑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