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2012-03-23周厚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城市规划生态环境

周厚军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进程已大大的超出了人们最初的想象,同时城市的长远规划和更适合人居的生态规划也日益被重视。现如今城市的生态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下面我们就城市生态规划的实现及其建设过程中需注重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 规划建设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ceasing enhancement,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have been much beyond the people first imag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city planning and more suitable for long term living of ecological planning is increasingly be regarded. Nowadays the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of urban planning has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let's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needs to notice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圖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其中“生物”包含个体或群体,甚至于整个人类;“环境”包含影响生物生存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及其组合,可分为自然的、人为的和社会的。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但是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并不是简单的天蓝地绿、山青水秀, 而是一种具有多样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的活力结构;一种时间、空间、数量、秩序的服务功能;一种竞争、共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一种不断进化与完善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原理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基本的自然要素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保持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为人类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指引方向,同时督促人类进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并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实质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城市的各种活动都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的、科学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性

城市从生态学角度看具有特殊性, 它是人类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随着经济衰退、失业贫困、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的加剧,使得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也日益恶化,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若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阻碍城市正常的发挥其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调控能力,同时还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追求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社会竞争力,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更便利的交通出行、更高效的信息交流、更和谐的环境生活,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城市,促进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产物,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的具体形式,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城、人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生态城市发展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内部的和谐。其中实现自然系统内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目标和先决条件,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才是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即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能 “供养”自然,同时还能满足人类自身进步和发展的需求。

五、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

(1) 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自然系统内部和谐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2) 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城市自身的繁荣,而是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要重视经济与环境共同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确实保证生态城市是在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建设和发展的。

(3) 可持续性:生态城市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同时兼顾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生物个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既要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资源和人类能够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4) 高效性: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能够循环再生,从而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得以协调,最终使得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和自然环境系统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5) 区域性: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与城市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六、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及策略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正由传统的一维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进行转变。我国现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位置,无论是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环境条件还是意识观念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和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的规划对象要从以物与事为中心转向以对人类行为的调控为中心;空间尺度上要重视对区域和流域的研究;规划方法上要从描述性转向机理性;规划目标上要从应急型、消耗型转向预防型、效益型;技术路线上要重视自下而上的生态单元研究。此外,人居环境建设也急需四类生态转型: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的转变;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从物理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的转变;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的转变。

6.1 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生态化

生态化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可循环、无公害、无污染的资源进行人类的各项生产生活活动。

(2)艺术性

要能体现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如果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始终处于模仿、复制、翻版的阶段,规划的成果停留在千篇一律、以偏概全、以小喻大的层次的话,那么这样的城市规划建设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更不用说是向生态城市加以转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因地制宜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根据地域特点确定适宜的规划建设方案,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建设,不可以盲目照搬。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建設中却做不到因地制宜,存在南边的抄北边的,北边的抄南边的,抄完国内抄国外,整体缺乏创意的现象。因此我国实现生态城市建设并做到因地制宜,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4)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是社会的主体,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不能为了追求高效节约的生活而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牺牲大家的健康。所谓 “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的居住生活环境”不仅仅是房地产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而是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 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真正的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为人类服务的。

6.2 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策略

(1) 由政府、企业、社区共同参与建立和发展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产业化等生态工程。

(2) 结合生态城市特色、民情、民风,搞好城市绿化,以此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物理环境。关注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引发的生活方式的差异,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建筑设计,通过建筑体现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3)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但是资源是有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要尽可能节约,同时要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以及像太阳能、风能、 地热能、水能、生物能等没有污染的能源。

(4) 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我们国家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尤其是中水的回收利用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相关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仍旧缺乏一个良好的监管机制以及相应的鼓励政策,所以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在这方面需要引起社会更高层面的注意。

(5) 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和场地因素,如朝向、方位、建筑布局、地形地势等。尽可能的利用天然热源、冷源来实现采暖和降温;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降温、除湿等问题。

(6) 尽量选用无害、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尤其是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存在用量大、使用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尽可能地遵循上述原则,多了解和掌握一些新型材料的功能以及特性,以便在使用材料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七、结束语

总之,生态城市作为人类未来的住区,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不断努力和进步的过程。当然在城市本身成长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规划的指导,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规划,正确指导当今城乡的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引导城乡健康、持续发展,是城市生态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也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 范鹏.创建生态城市,改善城市环境[J].环境论坛,2002,(11) .

[2] 王丽.城市生态建设刍议[J].山西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1):126-127.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城市规划生态环境
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