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2012-03-19毛晓露卢忠心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伊马替尼甲磺酸自发性

毛晓露 卢忠心 陈 莉

武汉市中心医院,1检验科;2血液科,武汉430014

目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骨髓中同时存在良性造血祖细胞和恶性造血祖细胞。恶性红细胞克隆可以在体外无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存在的情况下,形成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E)。本实验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对PV患者自发性红细胞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15例PV患者(PV组),其中14例采集外周血2ml,1例采集骨髓2ml,另选10例无血液病的健康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2ml,所有样本均以EDTA-K2抗凝。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对照组和PV组外周血和骨髓的单个核细胞(PBMCs),将PBMCs浓度调整为1×105个/ml,分别在有甲磺酸伊马替尼(10μM)的半固体培养基和无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半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经形态学分析和台盼蓝染色分析细胞生长状态和死亡细胞数量。结果:1例骨髓中PBMCs的体外实验表明,BFU-E生长被甲磺酸伊马替尼完全抑制。14例PV患者外周血中PBMCs均可在无EPO时形成红细胞克隆,其中6例BFU-E生长部分被抑制,另8例完全被抑制。加入甲磺酸伊马替尼(10μM)后,BFU-E平均数较无甲磺酸伊马替尼时显著减少(P<0.05)。将PV细胞与甲磺酸伊马替尼(10μM)反应24h和48h,不能有效抑制自发性的BFU-E生长。将反应时间延长到96h,BFU-E平均数显著减少(P<0.05),表明与甲磺酸伊马替尼接触导致自发性的BFU-E生长抑制与反应时间相关。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以在体外阻断或者明显抑制PV患者自身BFU-E的形成,提示PV的发病机理可能与某种未知的激酶有关。

猜你喜欢

伊马替尼甲磺酸自发性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探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
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甲磺酸烷基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