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会计核算问题浅析

2012-03-18叶敏娣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4期
关键词:现行会计制度科目

叶敏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在高校会计核算中出现诸多新问题,有较大局限性,改进和完善现行高校会计核算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促进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以供参考。

一、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核算标准不合理。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一般设备价值500元,专用设备价值800元以上的做固定资产处理。该规定于1998年出台,至今已有10多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当前的物价水平的提高,这一标准明显过低,导致固定资产总额庞大,数量也很多,势必将给今后固定资产的报废清理带来诸多麻烦,最终导致账实核对时存在大量有账无物的状况。

2.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按照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只设置了“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两个相应的会计科目来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扣除清理报废外,其余入账数据不发生改变,这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直接导致资产和净资产的虚增。

3.无形资产核算不完整。高校的财务管理对图书馆数据库、教学应用软件、科研成果及专利的许多源于高校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涉及较少或根本没有涉及。无形资产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给高校带来可观经济效益,所以要进行无形资产的核算,反之,若某项无形资产不能给高校带来效益时,则应及时停止该无形资产的确认。

(二)基本建设资金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基建资金核算是高校财务核算的一个主要内容,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校区、新校舍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它的核算愈发重要,但现行高校基建账务是单独核算,单独开设银行账户,执行专门的基建会计制度,没有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统一起来,这就导致了“一个高校,两个账户”的核算体系和报表体系,分割了高校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一规定表明高校对收入和支出的确认是以款项是否已经实际收到和支付为标准。如高校学费的收取,在收付实现制核算方式下只能反映已实际收取的学杂费和住宿费,而不能反映学生的欠交学费数额,形成了表外资产。实际上,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收益实现与收到款项的时间往往不同步,收益的实现根本不能完全体现高校收入的真实结果。由于高校的快速扩张,使得部分高校背上巨额债务,在收付实现制度下,一些隐性债务如分期应付未付的工程款、大型设备仪器应付未付款及向银行贷款而应支付未付的贷款利息都不做账务处理,在报表中无法反映,导致夸大了可支配性资金,造成虚假平衡,容易造成财务危机。

(四)高校财务报告体系不健全

现行高校的基本财务报表仅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和支出明细表及附表,侧重反映的是收支结余情况,只能提供统计数据的功能,不能准确反映高校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情况,这必然导致高校财务状况失真,掩盖了高校潜在的财务危机,不利于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二、完善高校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资产核算对策

1.根据重要性原则,适当提高固定资产价值标准(如一般设备价值调增至1000元,专用设备价值调增至2000元以上),但这一标准也应视经济发展情况在一个周期后作上下浮动的变更。这样既可以合理核算固定资产价值,又可以避免频繁的新建入账,报废销账,促使固定资产管理账实相符。

2.关于计提折旧可以参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增设“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会计科目,用来单独核算高校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提取折旧的办法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结合资产自身价值确定年折旧率,系统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具体操作步骤是:在提取折旧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这样,“固定资产”科目、“累计折旧”科目余额分别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损耗值,两者的差值即为固定资产的净值,当净值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就可进行报废处理。而且由于“累计折旧“科目的抵减作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不会虚高,账实趋于一致。注意到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中”修购基金“科目实际上是高校收入中资金用途的一种分配,因此,设置该科目本身就不科学,在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后,应将该科目删除。

3.重视无形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的核算是高校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谨慎性原则基础上,要将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费用、申请专利费等作为高校无形资产的成本计价,并在有效期限内按合理比例进行摊销,使无形资产的价值合理计入会计期间。

(二)基建会计核算对策

效仿企业会计制度将基建会计纳入高校财务会计核算,在资产类科目中增设“在建工程”科目,用来明细归集、核算高校基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将与工程有关的经费开支、借款利息等业务一同并入财务核算,这样可以完整地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

(三)收付实现制的对策

建议将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实施权责发生制时,高校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以权利的形式确定其收益,这可以避免收付实现制带来的时间差问题,能够全面反映各个会计期间高校收入状况及教育成本,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四)会计报表对策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修改后的会计科目,改进和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增加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预算收入支出表等,准确反映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会计核算工作就能全面、准确反映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提供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

[1]刘庆.关于改进高校会计核算的建议[J].经济师,2010(11).

[2]翟志华.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杨蔚.廖晓莉.刘晓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09(1)上.

[4]兰江梅.高校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11(5)下.

猜你喜欢

现行会计制度科目
抓现行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高考“新科目”
被抓了现行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