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的环境

2012-03-11袁逸

博览群书 2012年8期
关键词:王充孟母孟子

○袁逸

环境对于成才的重要,怎么说都不过分,古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对可塑性大的未成年人而言尤其如此。设若,为人父母者一面总是叨唠不绝督促儿女好好读书,一面则自己天天牌局,如此的环境下很难想象儿女还能心悦诚服静心读好书。

最为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孟母三迁”了。孟母之有三迁,既非市政工程的拆迁需要,更非家里钱多的升级改善,唯一的动机就是为儿子的读书找一个理想的环境,史籍称其一再搬迁的目的是“择邻而居”。张岱《夜航船》卷五《伦类部·父子》的相关引述简洁明了:“孟子少时,居近墓,乃好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所以教吾子也。乃去。居市廛,孟子又好为贸易之事。孟母曰:此非所以教吾子也。复去。居学宫之傍,孟子乃设俎豆,揖攘进退。孟母曰:此可以教吾子矣。遂居之。”此段描述让我们活脱脱感知了一个生猛活泼、聪明早熟的少年孟子。他敏感,好动,模仿力强,接受能力强,却也弱于自控,对周边的新事物充满好奇,依样学样,什么都敢试。当时幸亏还没有毒品,若有,没准他早就吸上了。知子莫若母。丈夫的早逝让孟母更多忧思、操心儿子的培育;“三迁”便是其“步步高”育才方针的重大战略举措。孟母的迁徙图煞是清晰,从环境恶劣的僻野荒郊(似比一般的农村还差,周围坟茔遍布,荒僻可想),到当地的商业集镇中心(类今之中央商务区),再到县城唯一的学校边上(当时最好的学区房),学习环境是越来越好,自然房价也肯定是越来越高,很大的可能是,房价比原先要高出许多倍。但孟母甘愿承受这样的代价,尽管家里拮据得很,原先一个月还能尝一次肉,这下可能三月不知肉味。因为唯有如此,儿子得以在周边朗朗的读书声中受到持续的促进和鼓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三迁”实践的正是这样的理念。也足见孟母不仅远见卓识,思路清晰,且有超乎寻常的果敢强悍的执行力。孟母的大手笔最终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历史的夜空中也由此升起了一颗光芒万丈的巨星。真的无法想象,假如,当年的孟母为省下一些房钱,或嫌麻烦怕折腾,将就着住在老宅子里,听凭儿子每天沉湎游戏或与街头一帮小混混闲散,或忙着捣腾商品搞传销,我们还会拥有孟子吗?真的感谢孟母!感谢三迁!

当鲜花与掌声铺天盖地涌向“亚圣”孟子时,九泉底下的孟母心里冰雪明亮,迁居不是万灵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还得有后续措施,紧抓落实。迁居后的儿子尽管读书有所长进,但仍时常呈现忽冷忽热的波动起落,儿子贪玩的习性一时难以戒断,“奥特曼”、“战僵尸”之类的诱惑时时让其分心游离。于是,我们看到了孟母再一次果断出手——引刀断织。本来,屋里是一幅寻常的平和安宁的场面:伴随着母亲辛勤织布的声响,儿子在一旁读书;日复一日,波澜不起。或许,是小孟子东张西望、神不守舍的样子触怒了母亲,也或许,是母亲不满于儿子近日里的慵懒不振,无精打采,少有长进。但见孟母手起刀落,生生地将那好端端的一匹织布砍断!小孟子的心一下紧缩,莫名惊恐地望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母亲砍断的何止是布,那是家里赖以生计的唯一的来源!紧接着,传来了母亲严厉的训斥,刘向《列女传》中关于孟母的事迹有如下记述:“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孟母的话不难懂,大意是说,俺们家靠织布生活,若是不织布,你吃什么,穿什么,靠什么活下去?你现在读书就像织布,生计在斯,前程所系。好好读书,就能有好出息,活得体面,受人尊重;反之,则注定毫无前途,长大了充其量只能干些勉强糊口的低下粗活,建筑工地打个短工、当个门卫之类。你给我记住了!一番声色俱厉雷霆万钧后,“孟子惧”,自此竟脱胎换骨般勤奋努力,终成大器。很感慨,中华虎妈的历史渊源有自啊,即使从孟母算起也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也心存一丝疑惑,孟子的心理是否存在某些阴影或缺陷?其从小生活在缺少父爱的严苛环境中,可以说是被吓大的,幼少时的经历无法不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影响。日后,孟子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类的言论,其中透露的就有某种自虐心理。

饶有意思的是,数百年后,孟母“引刀断织”的举动被河南乐羊子妻分毫不差地克隆。据范晔《后汉书》记述,当乐羊子于外出寻师求学中半途而返,很没出息地想在家过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平庸生活时,当即领受了其妻“引刀断织”的严厉教训,也终促成其舍弃家庭的温暖,毅然决然再出发,直至七年后方业成返家。不仅实践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圣言,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发挥,补充了“冷其被窝,缺其天伦,断其后路”等内容。

还是与读书环境有关。宋朱弁《曲洧旧闻》中说:“宋次道藏书皆校三五遍,世之蓄书,以宋为善本。居春明坊时,士大夫喜读书者多居其侧,以便于借置故也。当时春明宅子比他处僦值高一倍。陈叔易尝为予言此事,叹曰:‘此风岂可复见邪!’”宋次道,即著名藏书家宋敏求,从其父辈起即以家富藏书且品质高而闻名京城,史称其藏书三万卷,多精善之本,又兼好学博通,朝野间每有疑难困惑,多查询求正于其。于是,围绕着宋府所在的“春明坊”社区,周边的房价毫无商量地莫名飙升,其景况一如当今某重点中学附近的学区房,虽非闹市商业区,也非地铁沿线,却一房难求,贵得离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精装修,知道的唯余叹息,哥付出的不是房钱,是借阅费。环境,还是环境,对于广泛和普遍地培育和形成阅读习惯是何等的紧要。书香社会的建设,有赖于书香家庭的普遍涌现和良性感染。

还有两则故事也是说环境对学识素养的影响。一是诗婢传奇。东汉郑玄,字康成,是个嗜读勤奋的大学问家,受其好学不辍的影响,其家中的奴婢也耳濡目染,浸润诗文,胸中装得不少的文墨典雅,以致日常谈吐中时有舌尖莲花、出口成章之惊人语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载:“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这是旧时生活中常见的一幕,奴婢或下人做事不称主人意,还要强辞申辩,便遭到主人的训斥或责罚,奴婢甲因此被拽倒在烂泥中,那副模样想是相当的狼狈与不堪。刚巧,奴婢乙路过看到,于是惊讶地问何以至此,奴婢甲遂告之原委。此段对话优雅且诙谐,一问一答,言语皆出自《诗经》。令人不爽的羞辱事件经此问答便被化解于无形,传颂于佚逸。于是,后世以“诗婢”名之,盖指有学养、能赋诗之婢。陆游、龚自珍等人的诗中多有征引颂咏之。婢而能诗,除了其自身之聪慧,更重要的因素是其生活环境的熏陶,有道是“朝阳花木早逢春,近水楼台先得月”,天天在诗文堆里混,与书籍典故亲昵,没法不长学问,不会作诗也会吟了。这郑家的婢女若是生活在当今,难说考不上北大、清华。设想一下,地主老财家的丫环婢女,每天接触的是粗陋,听闻的是低俗,只能卑而下之了。故,诗婢,而产自郑康成家中并非偶然,也非个例。

时间再往前推进,在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家中早已有了此类现象。王充《论衡·案书》载:“刘子政玩弄左氏,童仆妻子皆呻吟之。”说的是刘向醉心于《左传》之研习,时或忘情吟诵,低徊推敲,刘府的空气中终日弥漫着春秋的乐章;受此感染,不但家中的妻儿老小皆可应声附和,连听差服侍的诸奴仆童婢都能时不时地蹦出几句之乎者也来。可见,即使当保姆、做钟点工也得找个有点文化学养的家庭才成。

值得一提的是,《论衡》著者王充的辉煌成长之路也没少受有利环境的恩惠。《后汉书·王充传》记其:“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即王充的自学成才靠的是当地书店提供的免费阅读的便利。那时候,没有高铁也没有汽车,少年王充得以经常不断地前往书店蹭读,除了得益于书店老板开明的经营姿态,他的家也一定就在书店附近;尽管没有资料证明王充的父母是有意把家安在书店边上的。

猜你喜欢

王充孟母孟子
王充拜师
孟母断机
磨刀不误砍柴工
新孟母三
孟母断机子虚
王充拜师
孟母教子
王充路
王充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