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寅恪与清华校长风潮

2012-03-11刘春强

博览群书 2012年8期
关键词:罗家伦吴宓陈寅恪

○刘春强

曹、梁校长之争中力挺梁启超

在吴宓的推荐下,陈寅恪于1925年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1926年9月,新学年开始,陈寅恪正式到校上课。1926年的中国,北伐的军事进攻正在逼近北京城,一场清华校长风波也在酝酿之中。

1927年夏,南方革命势力进入华北,京畿震动,清华校园出现校长风波。这次风波的中心是梁启超和曹云祥的对抗,起因于梁任公被外交部聘为庚款董事会董事,校长曹云祥担心梁启超取代自己为校长(章程规定,校长在董事中选任),极力反对梁。关于曹云祥与梁启超的矛盾,据苏云峰分析,一部分可能出于曹的猜忌,一部分可能出于误会。(苏云峰:《清华校长人选和继承风波:1918—193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1999年第22期下)梁启超在《给孩子们书》中写道:“外交部有改组董事会之举,当部里征求我同意时,我原以不任校长为条件才应允(虽然王荫泰对我的条件没有明白答复认可),不料曹云祥怕我抢他的位子”。(丁文江:《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P1160)然而,曹云祥因不知详情而误解了梁启超,竟至运动教育系教授朱君毅诋毁梁启超,唆使研究生王省上书诬告梁启超旷职,请求易人,又将此函油印后寄给梁启超,讽其自动辞职。

曹、梁之间的校长之争,其间细节在清华园内闹得沸沸扬扬。此时的陈寅恪态度非常明朗,积极支持梁启超,行为非常活跃。一向行为恬淡的陈寅恪此时表现却如此活跃,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首先,此时的研究院,四大导师只有陈寅恪留守:王国维已去世,梁启超仍在天津,赵元任于10月中下旬赴江浙一带考察方言。陈寅恪自然成为研究院主事之人。其次,陈寅恪认为“梁任公来掌校,远胜于曹”。而且他还认为梁启超掌校,“他日可望设编译部,以宓总其事云”。与之不同,吴宓则“持报悲观,恐梁来而党徒遍布,趋奉者成群。而我辈之有一定宗旨及身份者,仍不能受知于当局耳”。(吴宓:《吴宓日记》(第 3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P430。下引该书只注页码)

陈、吴两人的看法差别悬殊。陈寅恪更看重的是梁启超的学术能力,因为编译部的设立可以加强中西学术交流,同时也显露了其担心落后于世界学术的隐忧;另外,陈寅恪支持梁启超,也不排除含有维护研究院本位利益的因素。当时,清华校园风传国学研究院要被取消,此种谣言使陈寅恪非常不安。与陈寅恪的关注不同,吴宓更计较于梁之政治影响力,若梁启超主持清华,具有“一定宗旨及身份者”通过学术影响“当局”的局面会受到影响。

10月6日,当得知梁启超被聘定为新董事后,吴宓非常担心,在日记中写道:“从此本校前途又多变化。我辈寄身学校以读书适志者,又不免将受影响。”吴宓的应对是“当静居安命,以俟其自然变化可耳”。(P416)由此看出,在研究院风潮中吴宓持旁观者之态度。吴宓在此风潮中行为虽消极,但极为关心,其日记记录了此事的前后始末。

朱君毅运动研究生诋毁梁启超之事东窗事发后,于11月8日托吴宓“向陈寅恪疏解,免学生攻之急”。(P432)当天,吴宓与陈寅恪相见后,代为朱君毅求情,“但寅恪怒甚(是日曾向曹发怒一次),谓非朱或曹去职离校不可”。(P433)调解不成,双方矛盾加剧。11月9日下午5时,曹云祥在其宅中开会,“朱君毅与王省在。又评议会及教授十一二人。王省述写信之经过。朱当众再三询问,王省均力言朱未尝嗾使彼写信。原信纯出彼之手笔,拟引咎退学云云。六时,研究院学生戴家祥到会。以尖刻锐利之词驳诘王省”。陈寅恪等认为王省在说谎,企图为朱君毅开脱,当天即让王省到自己寓所了解真实情况。晚上,“(吴宓)9-10访陈寅恪,而王省适在。戴家祥旋亦至。王省对陈、戴又自承适间会中所言非真,谓朱曾诱彼写信,并曾改信中文字。惟今午3-4遇朱校外,立谈于野。朱自言即将身败名裂,失职去位,要王省自承其事,以免朱受祸。故王省自愿担当一切,以脱朱于罪云云”。陈寅恪、戴家祥对王省的说谎行为予以痛责,“谓如曹某、朱某,应尽揭其隐,不必为之讳云云”。(P433)至此,陈寅恪等对此事之情况已非常清楚,并有重要证据。

11月10日下午4-7时,清华学校召开教授会。研究院学生戴家祥散发其所撰昨夕校长宅中会谈纪录。王省又致函教授会,大意为:“言前者所作之函,非出本心,乃由朱君毅所指使。又昨日在校长宅中为朱洗刷之言,亦本于朱之所要求云云。”可谓证据确凿。在王省函书未到前,陈寅恪慷慨陈词,“言阴谋既破,今要求校长及朱君毅速即辞职云云”。吴宓在会上发言,说“王省一再反复,其言殊难为据”,会议最终无果而散。陆懋德等教授担心,两方之争执,必将“两败俱伤”。“曹既去职,梁亦不得长校”,当局必委奉派之人为校长。而教育部且谋收管清华学校,故“前途殊于本校及诸教职员不利云云”。(P434)

梁启超本想辞去教授和董事的职位,只因“顺学生公意”才未辞职,“但仍郑重声明以不任校长为条件”。梁不同意出任校长,于是,陈寅恪与吴宓商量举荐梅贻琦,让其以教务长暂代理校长,“以求迅速解决,藉免觊觎而安校内之人心”。陈寅恪并“函梁任公转荐于外交总长王荫泰。如梁尚犹豫,则拟使宓赴津而谒梁劝说云云”。(P436)

清华校内权力之争斗如此激烈,并没有选出自己的校长,但迫使曹云祥于1928年1月14日辞去校长之职。当然,曹云祥的辞职,也是时局所迫。此时,张作霖已在北京成立大元帅府,组织奉天内阁,曹云祥“明知不能久位,才决定辞去”。(苏云峰:《清华校长人选和继承风波(1918-1931)》)奉系张作霖派温应星将军为新任清华校长。

在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三位不在的情况下,陈寅恪与清华师生为谋取研究院的利益,揭露曹云祥、朱君毅的欺骗行为,积极支持梁启超,劝说其掌校。正如前述,陈氏希冀梁启超长校能够为清华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此过程中,陈寅恪积极活动,厘清事情真相,充分利用清华教授会和评议会的民主特质,充分反映了清华“教授治校”民主制度的生命力。但同时,教授会和评议会也成为清华权力斗争的舞台,各学部等单位的本位利益使民主治校充满了权力之争,陈寅恪亦不例外,在此风波中激情甚高,吴宓描述:“寅恪但以摧恶助贤自豪,而意气感情,实嫌纵恣,非其平日冷静之态”(P434),他乃“成为发纵指示之中心人物”。(P435)

频发校长风潮时冷静处置

1928年夏,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改北京为北平。6月以后,清华校园内“到处贴颜色纸条之标语,如铲除土豪劣绅;以党为国,党化教育之类。(吴宓:《吴宓日记》(第4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P72)此时,吴宓担心的是清华为北大所垄断:“旧日北京大学一派人当权,则为好不容疑之事。宓意虽欲和光同尘,仍在此中为一教授,俾可仍居北京,自行潜修以进于学,然去留之分,出处之际,今难遂定。惟近颇自安义命,不为深忧过计,静待其变化展露可耳。”在吴宓犹豫之际,陈寅恪劝其“于清华解散后,仍图居北京,则欲学业进步较多”,吴同意。实际上,陈寅恪在劝吴宓的同时,也在自劝,“力主屏绝杂务,专心读书著作。生活种种,均不足计”。(P83)

1928年9月16日,罗家伦才开始在清华组织自己的班子。他从燕京大学延揽北大同学冯友兰和杨振声二人,二人都是罗家伦留美时的好友。杨振声担任教务长,冯友兰担任秘书长,郭廷以担任校长室主任秘书兼文书科长。经过这次人事安排,在清华教授和学生眼中,国民党及北大的势力,已侵入到清华。在吴宓日记中,并没有发现陈寅恪反对罗家伦的言行,即使在清华掀起驱罗运动,也未见陈氏的行动。陈寅恪表现如此平静,应与罗家伦在清华的改革措施有关。

罗家伦的改革举措非常有助于清华学术的发展,主要包括:革除制度上的弊端,废除董事会,使清华改归教育部,而不再受外交部的牵制;健全基金管理,保证清华大学的经济基础;加强图书仪器及校舍之建筑设备,使清华师生有一个更优良的读书与研究环境;解聘不力教员,延揽优良教授讲师,增厚其待遇与其他福利,使之安心工作与进修;整理学系,并添设研究院(所),延揽世界著名学者访问讲学,提高清华之学术水准(苏云峰:《罗家伦与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1997年第16期)。陈寅恪对罗家伦执掌清华有切身体会,评价非常高,他说:“志希在清华,把清华正式的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即不论这点,像志希这样的校长,在清华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毛子水:《博通中西广罗人才的大学校长》,收入罗久芳:《罗家伦与张维桢》,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P279)

1930年6月罗家伦离开清华,但并没有换来清华的安定。此时,阎锡山控制北京,觊觎清华已久。1930年6月25日,阎锡山以武装部队护送乔万选强行接收清华,迫使清华师生掀起“拒乔运动”。9月底,中原大战结束,国民政府势力又抵北平,清华校长人选又成新课题,其焦点是党化教育下的政治权威与清华要求学术自由的矛盾。彼时,陈果夫操控清华,力荐吴南轩,随后通过了吴南轩的任命案。吴的任命出乎清华师生意料,清华大学师生看重的是周诒春、赵元任或胡适,只是因为国民政府认为赵“非办事人才,胡适言论乖谬,碍难予以任命”,而周诒春又坚辞不就,所以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清华教授与吴南轩之冲突表现为:一个要求“教授治校”,另一个要求“校长治校”。而在教授眼中,吴南轩毫无学术地位,完全代表着要求党化教育的国民政府。1931年5月28日,“教授会”依据萨本栋、金岳霖、陈寅恪等15位教授联名要求,召开临时会议,全校专任教授59人,出席者46人。陈寅恪等教授对吴独揽人事大权不满,并共同声明:“同人等因吴南轩蒙蔽教部,破坏清华……倘此问题不能圆满解决,定于学年与清华脱离关系。”(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103)7月,吴南轩下台。与罗家伦相比,吴南轩受阻主要由于其国民党背景而且藐视并削弱教授会,扩大校长的权力。

1931年9月21日,教育部任命无党派背景的梅贻琦为清华校长,从此清华大学“不再是个政治皮球,步上了正轨”。(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年版,P132)梅贻琦主掌清华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秉持自由教育的理念,符合清华师生的愿望。

陈寅恪作为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时刻维护研究院的本位利益,尤其在曹、梁校长之争时,他和研究院师生利用教授治校制度揭露校长舞弊行为,力挺梁启超,其激烈行为甚为罕见。在后来频发的清华校长风波中,他处乱不惊,安心学术,又充分体现其理性的气质。在维护清华民主治校过程中,陈寅恪所有言行都试图为学术研究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猜你喜欢

罗家伦吴宓陈寅恪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吴宓与钱钟书
陈寅恪:我的徒弟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罗家伦:登门求贤彻夜不眠
罗家伦的倔劲
吴宓和毛彦文的红尘纠葛
跟尼赫鲁较真的中国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