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办刊水平 促进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办好刊物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繁荣”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02-15吴家骏梁佩玉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0070广州市南驰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00

探求 2012年1期
关键词:刊物党校学术期刊

□吴家骏 梁佩玉(、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 广州50070;、广州市南驰实业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00)

2011年12月2日,广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举办了主题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办好刊物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学术研讨会。广东省委党校、广州市社科联、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州地区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类杂志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文化强省和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办刊水平等内容,展开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现将与会专家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凝聚认识,发挥学术期刊对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的意义和作用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推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要求,自觉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通过深刻认识文化发展规律来增强文化自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科学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规律。

与会专家认为,学术期刊作为大众舆论的重要力量,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有重要意义。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期刊工作创新的基础,学术期刊应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发挥我国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增强学术期刊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哲学社会科学属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社科类的刊物对于发展繁荣社会科学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学术期刊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宣传舆论阵地,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理论宣传作用是其重要职能。学术期刊在完整、准确地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应发挥好阵地和舆论引导作用。随着信息、知识时代的发展,学术期刊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参谋,成为最新信息、知识的传播工具,成为向社会宣传科研创新成果、发布知识创新信息的渠道,成为最有价值的智能库,是探讨学术问题、展示学术成果、开展学术交流的窗口。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在信息加工、传播、承载和中介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会越来越显现。它是社会精神产品和文化成果生产创作、积累、传播的重要手段,直接反映并影响着思想、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对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会专家认为,选择学术期刊宣传主题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应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组稿研究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咨询和理论依据,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鲜观点、材料和方法。

二、把握定位,充分发挥党校期刊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党校期刊作为我国大众传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党校期刊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

(一)党校期刊要为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党校期刊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刊物,它作为党的理论刊物,是面向党的事业,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这就是党校期刊的党性特色。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党校期刊一方面要注重理论学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刊物的正确舆论导向,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与会专家认为,党校姓“党”,党校期刊也应姓“党”。党校期刊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宣传工具,具有完整准确地宣传和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任务,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重要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党校期刊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这是责无旁赁的。

党校期刊要为研究、宣传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服务,为不断提高党校教学、科研质量服务,为同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这是由党校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与会专家认为,办刊物要有品位,要大气。党校期刊的编辑人员,应努力使自身的编辑活动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一起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任务,坚持理论工作的方针原则,唱响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党校期刊应具有自身的方向和特色

党校期刊的竞争,是质量和水平的竞争,同时又是编辑业务素质的竞争。党校期刊的特色主要应反映在内容上,要构建自己的特色,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突破口,确定主攻方向。

与会专家认为,党校期刊要突出自己的“特”,应把党校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研中党和政的概念。除了要强调学术规范,还要有所针对,要成为相关工作部门的必读刊物,要成为党政干部的必读刊物。

与会专家认为,党校期刊的发展应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学科、紧跟学术前沿、服务广东(广州)实践,做到“定位、深位、越位、到位”。“定位”是指党校期刊要明确自身的角色;“深位”是指在刊物工作中要深入开展编辑和科研工作;“越位”是指刊物编辑工作者要大胆创新和研究其他学科和知识;“到位”就是刊物编辑工作要落到实处,包括校对和各项措施。

(三)党校期刊要推动本地先进的地域文化的传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校期刊在坚持党性的前提下,必须要树立全新的办刊理念和鲜明的品牌意识,立足国情市情,走向社会,把地方性、地域性文化研究作为自己的特色内容,办出符合地方特色的刊物。党校期刊应充分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区域性条件,努力发掘区域性文化中的闪光点,以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特点。

与会专家认为,广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际上也是源于广东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作为刊物应该及时反映这种时代和实践变化的脉络,反映新生活、新经验、新理论,而且要突出广东文化、面向改革开放前沿的特点,也就是要突出本地的特色。

与会者充分肯定了广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杂志《探求》公开发行2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探求》近年来立足广东广州,面向全国,勇于探求,不断创新,发表了许多既有理论深度又反映时代精神的研究成果,为繁荣广州地区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充分发挥了党校期刊理论宣传“生力军”的作用。

今后,党校期刊作为党校、行政学院主办的刊物,应当与党校、行政学院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党校教学专题、学科建设和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一致,面向广大党政干部和社科界读者办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校期刊在坚持党性的前提下,必须要树立全新的办刊理念和鲜明的品牌意识,立足党校和行政学院,走向社会,走向国际,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办出自身的特色,争创一流刊物,充分发挥党校期刊的理论宣传作用,使党校期刊能真正担负起提高党政干部理论水平和在中国研究、宣传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

猜你喜欢

刊物党校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