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工具与古汉语语言文字研究
——以古文书为中心*1

2012-02-15魏郭辉

关键词:字典文书语言文字

魏郭辉

(贵州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伴随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工具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利器,它把人们从以往皓首穷经、纷繁复杂的阅读工作中逐步解放出来,使研究者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上。近代以来,随着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古方志谱牒、明清档案、域外古汉文文献等古文书的发现[1],推进了对中国古文明史的研究。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语言及文化,必须重视古文书,这已是学界不争的事实。由于古文书距离今人的时代已非常遥远,因此今人对这些文献在文义的理解上也会存在不小差异,准确理解古文书的语言文字,就成为当下古文献研究的关键所在。清代考据大家戴震曾就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总结到,“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窜等”[2]。有鉴于此,文章介绍有关古文书语言文字方面的相关网络工具及数据库,以期推动学界进一步研究。

一、在线字典、词典(辞典)及相关工具书

我们在研究古文书语言文字时需通过翻检字典、词典(辞典)及相关工具书以便准确理解文献的字词含义,更好地把握文献内涵。

(一)在线字典

《说文解字》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编纂,该书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其中对字义的解释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甚有帮助。其在线网络查询有:(1)http://www.chinese99.com/xiaozhuan/shuowen/;(2)http://www.shuowen.org/.

《康熙字典》是查询古汉语语言文字词义的重要工具书。目前在线网络《康熙字典》比较实用的有:(1)文泉驿康熙字典查询服务(http://wenq.org/index.cgi?KangXi);(2)康熙字典全文检索网上版(http://www.kangxizidian.com/search/index.php)。

除《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重要工具书外[注]其他如《辞源》、《辞海》亦是研究古代汉语语言文字的重要工具书。,《汉语大字典》亦是研究古今汉字极为不错的工具,目前《汉语大字典DVD光盘版》可在verycd电驴大全(http://www.verycd.com/)上搜索下载。

在线汉语字典当首推汉典(http://www.zdic.net/),其可在线查询古籍生僻字、词语的解释。另外,字典网(http://zhongwen.com/zi.htm),字海(叶典)(http://zisea.com/)等亦是不错的在线汉语字典。

除上述谈到的在线汉语字典外,我们在研究汉字的古今变化中还需用到一些有关汉字字形的专业字典,一些在线汉字字形的字典有:(1)异体字字典(http://140.111.1.40/main.htm)此字典为总整汉字字形的大型数据库,收字10万个以上,内容含正字与异体字;(2)象形字典(http://vividict.com/Default.aspx),其对于研究象形汉字极为有用。其他如书法字典(http://www.shufazidian.com/)等[注]书法在线字典(http://sf.kdd.cc/),书法字典在线查询系统——书法字体(http://www.9610.com/zidian/)对研究字形讹变亦有一定帮助。另外,篆字写法在线速查(http://www.shufa.org/aboutsf/chazhuanzi.asp)可查汉字篆体。

(二)在线词典(辞典)

研究古文书中的词汇,需要有关词汇解释方面的工具书。《汉语大词典》,集古今汉语词汇之大成,对研究古今汉语词汇演变弥足珍贵。目前汉语大词典网络版(http://218.78.212.175/hd/)可进行在线检索,相关检索办法可浏览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网址。

查考古汉语词汇还可使用台湾编纂的《中文大辞典》(http://ap6.pccu.edu.tw/Dictionary/intro_5.asp),该数字版《中文大辞典》兼辞典和字典的功能。此外,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收录16万7千余字词,也可作为查考词汇义项的工具之一。

在研究古文书的过程中,要准确弄清文献字词内涵,还需查考有关古籍文献训诂(注释)方面的工具书,这方面可参看宗福邦等主编的《故训汇纂》,该书汇辑了从先秦至晚清古籍文献中的训诂(注释)材料。全书共收字头近2万个,引据的训诂资料50万条,篇幅达1300万字。其《电子检索版djvu版》CD光盘版可在verycd电驴大全搜索下载[3]。

台湾学者开发的Accelon3开放古籍平台也可使用查询,该平台(内含说文解字、汉语大词典、二十六史、康熙字典、大藏经、古今图书集成)等19部全文检索数据库可在以下网址下载(http://www.neixue.org/download/佛学工具/开放古籍平台.rar),该数据库可以检索相关字、词,极为方便实用。

(三)大型在线工具书

研究古文书,需要将其和传世文献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核对、考证甄别以利学术研究之用。因此需要用到一些大型在线工具书,如四库全书、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

目前文渊阁四库全书可进行在线查询的有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所收四库全书(http://skqs.nlic.net.cn:8000/scripts/skinet.dll?OnLoginPage),该网络版可节省搜寻及整理资料的精力和时间,为学术研究带来极大的方便。南开大学开发的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http://202.114.65.57/net25/)可进行在线网络字词语的检索及阅读。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http://hanji.sinica.edu.tw/)包含汉籍全文数据库、古汉语语料库、正统道藏、词话集成、新清史-本纪、乐府诗集、闽南语俗曲唱本《歌仔册》及政书、类书与史料汇编等,可资研究。此外,台湾故宫东吴数位古今图书集成(http://192.83.187.228/gjtsnet/index.htm)、古今图书集成索引&全书图像(http://gjtsjc.gxu.edu.cn/)也可使用检索。

研究古文书中的语言文字,要对古文字字形及演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方可深入解读文献内涵。在这方面,耶鲁大学Richard Sears制作的汉字字形在线词典Chinese Etymology(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或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可对甲骨文、金文、篆体字等古文字字形及演变在网上查询检索。与此同时香港大学研发的汉字古文字字体演变数据库(http://web.hku.hk/~jwilam/chinese/change.htm)亦对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研究有所帮助。台湾中央研究院汉字部件检字系统(http://cdp.sinica.edu.tw/cdphanzi/)收录了大量古文字如甲骨文、简帛文字等,对文献疑难文字的输入有极大帮助。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http://www.wenzi.cn/)还开发研制了常用古文字字形检索等数据库可进行在线检索。

研究古文书,还需要对文字的读音(音韵)有所了解。比较重要的音韵数据库有东方语言学网(http://www.eastling.org/)的上古音查询、中古音查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与应用中心常用汉字古音网上检索(http://www.wenzi.cn/guyin/guyin.HTM);广韵查询系统(http://kyonh.com)。此外,台湾开发的古今音韵检索系统(http://w3.cyu.edu.tw/luo4/Query.aspx/),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央研究院信息科学研究所汉字古今音数据库[注]该数据库是一个为方便检索汉字古今音而设计的在线声韵数据库,为使用者提供根据字头查询古今字音,或依需要设计各种检索条件做数据的阅读和分析。(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等均是查询古音韵的不错工具。

除以上介绍的一些在线工具书外,也可查询龙语瀚堂典籍库、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网络版、单机版)、汉达文库、爱如生数据库、书同文数据库、雕龙—中国日本古籍全文数据库网络版等。

二、在线古文书数据库

近年来,古文书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热点,从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台湾地区原住民契约文书到域外古汉文文献均有不少学者涉猎。由于古文书的解读涉及古代俗字、俚语及相关语境文化,因而对其中语言文字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敦煌吐鲁番文书数据库

20世纪初,伴随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发现,敦煌吐鲁番学日益成为国际显学,关于敦煌吐鲁番文书有关数据库,陈爽先生对此亦有相关介绍[4],笔者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一些对于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语言文字有所帮助的在线数据库。

国际敦煌工程项目(The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http://idp.bl.uk/ ) 把馆藏于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分类整理制作成交互式web数据库,通过多种检索途径可以看到有关遗书风貌的客观描述,目前部分检索结果可以看到遗书的图像。龙谷大学文书:全画像·书志将大谷文书图像(http://www433.elec.ryukoku.ac.jp/Komon/caption.html)原版扫描以供学界之用。龙谷大学古典籍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研究センター(http://www.afc.ryukoku.ac.jp/RDAC/)龙谷大学制作,该数据库呈现日本大谷探险队的成果。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西域行记数据库(http://www.kanji.zinbun.kyoto-u.ac.jp/~saiiki/)收录了《大唐西域记》、《三藏法师传》和《法显传》等10种关于西域的著作,并提供全文检索的功能,可供使用者集中范围搜寻相关数据。台湾傅斯年图书馆敦煌文献网站共藏敦煌卷子四十九卷,提供卷子的相关信息及全文影像(http://lib.ihp.sinica.edu.tw/c/rare/dunhuang/index.htm)。Digitales Turfan Archiv(德国)对柏林科学院所藏吐鲁番文书进行数字化,内有所藏吐鲁番文书图像(http://www.bbaw.de/forschung/turfanforschung/dta/ch_u/dta_chu_index.html)。此外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 ディジタル?シルクロード?プロジェクト(数字丝绸之路)(http://dsr.nii.ac.jp)也可参考。

(二)古民间文书、方志谱牒、明清档案及域外古汉文文献数据库

除前述敦煌吐鲁番文书有关网络数据库外,兹介绍其他古契约文书、古方志谱牒、明清档案及域外古汉文文献方面的数据库。

古民间文书方面,台湾不少图书馆收藏有古契约文书,如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古文书复印件影像数据库(需提供账号进入)(http://www.ihp.sinica.edu.tw/ttscgi/fsn/ttswebnew?@0:0:1:fsnsnc::/ttsweb/fsn/anadb.htm@@0.8763342339737696)。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古契书计划(http://ci6.lib.ntu.edu.tw:8080/gucci/),在该网站中古契书包括:郑华生先生收藏“竹堑北门郑利源号古契书”、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典藏“台湾北部相关的古契书”、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藏“台湾南部古契书”。台湾历史数位图书馆(http://thdl.ntu.edu.tw/)为集合台湾史的一手史料之数据库,其对台湾总督府档案抄录契约文书、岸里大社文书等内容加以数字化。

此外,徽州文书中的俗字俗语及方言可参考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相关方志所载内容。清水江文书作为苗族侗族人民民间生活写照的真实记录,其文书涉及大量俗字、俚语、苗侗语言、方言,给文书的释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参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后贵州清水江流域各县方志所载相关内容,具体可见贵州地方志全文数据库(http://dfz.gznu.cn/tpi/sysasp/include/index.asp);同时也可浏览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村寨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网站(http://ethno.ihp.sinica.edu.tw/index.htm)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明清档案方面,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档案工作室(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所藏内阁大库档案原件时间远溯至明代,下抵清末,内容多样而丰富,是研究明清历史、语言等不可忽视之重要典藏。古方志谱牒尤其是清代(含清代)以前的方志可参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历代地方志全文影像(数字方志)浏览检索(http://res4.nlc.gov.cn/home/index.trs?channelid=8),该数据库具有全文影像浏览功能。家谱方面可浏览中华寻根网(http://ouroots.nlc.gov.cn/),该网站已拥有姓氏数据500条、家谱书目数据3万条、家谱全文影像500余种约50万页,具有家谱在线查阅、家谱目录和全文检索等功能。

域外汉文古文献近年来亦是语言文字的研究热点。以下限于篇幅重点介绍部分日、韩等国所藏古汉文文献网站及数据库。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善本全文影像数据库 (http://shanben.ioc.u-tokyo.ac.jp/),即将该所藏孤本、善本扫描原书后放置于该网站上,供各界使用。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http://www.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汉字情报研究センター建置,收录日本35个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约62万笔数据,古籍丛书部分建置有子目,可用中文检索。此外,还有日本全国汉籍データベース参加机关一覧(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kyogikai/ichiran.htm)。东方学デジタル图书馆(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db-machine/toho/html/top.html ),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制作,该所为亚洲研究的重镇,收藏中国图籍约30万册。以上均可对日藏汉籍进行检索查询,颇利研究。

韩国所藏古汉文文献网站主要有奎章阁The Kyujanggak Archives(http://kyujanggak.snu.ac.kr/),该网站系首尔大学奎章阁档案馆制作。在该馆收藏丰富的汉文典籍中,不时可发现中国失传的版本。韩国史在线(http://www.koreanhistory.or.kr/eng/index.jsp),亦收录不少韩汉籍。其他如法国国家图书馆(http://gallica.bnf.fr/?lang=FR)及亚洲、欧美澳等国的国家图书馆亦可浏览查询。

三、余论

以上介绍了有关古文书语言文字方面的网络工具及相关数据库可极大地便利学者学习研究。除此之外,像verycd电驴大全、新浪爱问、读秀、国学数典等亦能方便学术研究之用。同时,在研究中遇到的一些疑难字、生僻字,也可下载超大字符集找字工具(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f03/615.html)或者浏览疑难汉字检索网站(www.haosystem.com)、日本今昔文字镜(http://www.mojikyo.org/)[5]进行相关查询。值得注意的是,对古文书语言文字的研究还应关注最新学术动态,这方面可浏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http://www.hanyushi.zju.edu.cn/)、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http://www.wenzi.cn/)、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http://wxs.swu.edu.cn/de/)等网站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 黄正建.“中国古文书学”:超越断代文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7-25(A05).

[2] (清)戴 震.东原文集增编 [M],合肥:黄山书社,2008:250.

[3]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陈 爽.海内外敦煌学研究网络资源简介[G]//敦煌学知识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77-189.

[5] 周长山.日本应用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研究中国史现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2):26-29.

猜你喜欢

字典文书语言文字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字典的由来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大头熊的字典
正版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