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海一粟”

2012-02-11吴东峰

领导文萃 2012年16期
关键词:粟裕林彪刘少奇

吴东峰

挥师活捉张辉瓒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曰:“百战之老将,岂能不送!”粟裕对曰:“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送出大门,望其背影赞曰:“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不简单呢!”

粟裕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战功赫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

1930年12月29日,红军包围国民党张辉瓒部于江西龙冈。其时,粟裕任红军第六十五师师长,正立于龙冈小街,飒爽英姿,温文尔雅。忽见两骑兵飞至,下马向粟裕报告:“朱总司令、毛总政委问捉住了张辉瓒沒有。”粟裕答:“张辉瓒跑不了。”即命一骑兵先回,报告即可捉住张辉瓒;另一骑兵暂留,待捉住张立即返回报告。约一刻工夫,前方即传来消息:“张辉瓒捉住了!张辉瓒捉住了!”

红军长征始,粟裕任红军挺进师师长,率部转战闽浙边,开展江南三年游击战争。粟裕率挺进师主力先后四次往返于浙南和浙西南之间,为恢复重建浙西南根据地九死一生,历经艰险。某日粟裕等于龙泉河和松阳溪之间被敌围困,急忙组织泅渡过河,日夜行军180里,连打七仗方冲出包围圈。又某日行军中,突然被敌据点观察哨发现,其时后有追兵无法后退,粟裕让大家摘下红五星八角帽,装作敌保安部队,竟大摇大摆闯关而过。又某日,粟裕渡瑞安飞云江时,因遇漩涡,突感身体被水往下吸,幸好有战士将一伞柄递之,才幸免于难。将军晚年回忆三年游击战时言:“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大部分时间是露营,青天作帐,大地当床,很少脱过衣睡觉,经常和衣而卧,枕戈待旦。”

1946年10月15日,中央军委致电陈毅等:山东、华中野战军会师后,在陈毅同志领导下,粟裕负责战役指挥。见电后,陈毅告粟裕:“军事上我出题目,主要由你来做文章。”粟裕答:“我还像过去那样,当好你的助手。”之后,粟裕作为陈毅之助手,将帅协谋,珠联璧合,亲密无间,故华东有“陈不离粟,粟不离陈”之说。

“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1947年7月1 3日至8月27日,粟裕指挥发起苏中战役,首战宣(堡)泰(兴),再战如(皋)南,三战海安,四战李堡,五战丁(堰)林(梓),六战邵伯,七战如(皋)黄(桥),连战连捷,歼敌六个旅又五个交警大队,共五万人,史称“七战七捷”。战后,当地军民欢欣鼓舞,以歌颂之:“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粟裕闻之大惊,急阻其传播。

粟裕作战,善于示形,以迷惑和调动敌人。莱芜战役“示形于鲁南决战于鲁中”,即为示形范例。初,南线之敌密集稳进,难寻战机。粟裕果断弃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命少量部队减兵增灶,伪装华野全军于南线与敌周旋。其时,粟裕率主力急速北上,虎跃鲁中,一举全歼深入我鲁中解放区腹地之敌李仙洲集团。战后,粟裕总结曰:“此役功在示形。为引敌于南线、歼敌于北线,我一示连续作战疲惫之形;二示必保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将决战于鲁南之形;三示我主力失利于临沂外围之形;四示我军准备西渡黄河,撤出山东解放区之形。示形之妙,使敌深信不疑,故而为我获得战机。”众皆服之,敌亦服之。

粟裕指挥作战,素以冷静沉着著称,严格细致闻名。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金冶告余:孟良崮战役,传来击毙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消息后,各部队或休整,或报捷,或总结,均以为敌已全歼。而粟裕将军则埋头案牍,将我上报歼敌之数与敌七十四师实编之数反复核对,发现相差七千人左右。将军即口授命令曰:“各部队继续搜查孟良崮,不可放松警惕,特别是一些比较隐蔽的山沟里,沒有命令,不许停止。”果然不出将军所料,我军于一隐蔽山沟里发现了这批敌人,并及时全歼之。

善骑善射,带兵严而不厉

粟裕有四宝:枪、地图、指北针、望远镜,均为军事指挥员须臾不可离身之物。除了四宝,粟裕还有几大特点——

极重视地图。战争年代,一到新地,首要之事,即挂地图,看地图。全国解放后,将军办公室、书房、卧室,仍滿挂地图,曰:“不谙地图,勿以为宿将。”

善骑,且能倒骑马背。如张果老之倒骑毛驴。行军途中常召开“马背会议”,背朝前,面朝后,与马上诸将徐行徐议事。

善射,尤喜打运动目标。某日,粟裕至某部途中,见一大獾扒土寻食,提枪不发。警卫员急曰:“快开枪!”将军挥手,命之:“你去惊它一下。”警卫员遵命前趋几步。大獾闻声,疾跑。将军举枪毙之。又某日,泛舟高邮湖,湖中有野鸭群。将军先投石惊之,野鸭急飞遁;继连发三枪,三野鸭凌空而坠。

喜开车。凡长途行军,必与司机轮流驾驶,乐此不疲。1948年4月,将军奉中央、毛泽东之命,由河南濮阳赶到河北省阜平县南城庄汇报,途中有一半路程为将军持方向盘驾驶。

带兵严而不厉。某日,将军至训练场,见几位战士边练射击边聊天。将军取一铜钱,置于枪之准星,命一士兵曰:“击发!”随着扳机声,铜钱“当啷”落地。将军取枪,卧姿趴下,复置铜钱于准星,击发数次,铜钱纹丝不动。将军站起,即走。众士兵羞愧不已。

淮海大战最后阶段,粟裕于指挥所运筹谋划,调兵遣将。其时,指挥所墙壁上挂淮海之战形势图,图上插满了红蓝旗子,红旗代表我军,蓝旗代表国民党军。参谋们根据各部队战况拔蓝旗、插红旗,或拔红旗、插蓝旗。粟裕注目地图,口授命令,夜以继日,七天七夜未眠,虽疲惫已极,仍一刻不懈。

1949年1月10日,张震副参谋长报告:我军攻克敌最后一个据点刘庄。将军仰天长舒:“好啊!”即昏睡过去。三日后方醒,众将领急前往慰问。将军面容憔悴,轻声问:“有沒有鸡汤啊?”

刘少奇、林彪均器重粟裕

刘少奇与粟裕初识于1940年。次年“皖南事变”后,刘少奇担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粟裕为一师师长。刘少奇曾给予粟裕之一师工作非同一般的评价,曰:“我一师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后刘少奇回延安,向毛泽东力荐粟裕:“我在新四军发现了两位人才,一是新四军四师政委邓子恢,他是农村工作的专家;二是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是新四军七个师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个师长。”

建国后某日,粟裕至上海治疗右臂内残留弹头处的发炎问题。正在上海视察的刘少奇闻之,即偕夫人王光美突然造访。粟裕急出大门迎候,曰:“少奇同志,从来都是下级看上级,哪有上级看下级之理。真是不敢当啊!”少奇对曰:“怎么沒有啊?今天,我和王光美同志来看你,不就有了吗?”是时,刘少奇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军委副主席,粟裕为中央军委第二副总参谋长。据云,1955年评军衔时,刘少奇曾力荐粟裕评元帅,未果。

作家张雄文言,粟裕与林彪,可谓一时瑜亮,常常令人有“千载谁堪伯仲间”之感。战争年代在指挥所,林彪与粟裕均喜倒骑椅子,双手趴在椅背上看地图。时人谓两人均沉默寡言,性格脾气相同。林彪向来孤傲,而对粟裕则十分器重。建国后某日,林彪谈起粟裕喜形于色,曰:“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吴法宪回忆:“林彪这个人自视甚高,但他非常看重粟裕,很重视粟裕的意见和建议。”林彪之女林立衡亦回忆,林彪在高级别的军事干部中,与粟裕来往较多。

“和平时期挨整整得苦,晚年生病病得苦”

建国后,粟裕曾任职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身居高位,常轻车简从,微服出访。某日,将军至某部,哨兵不识,挡之门外。将军和颜悦色曰:“小同志,我有事找你们领导,让我进去吧。”哨兵横枪挡之,曰:“不行!这有规定,等会儿给你通报一声。”哨兵进请示,将军则蹲于门口,等之。直至哨兵回复,方进。某日,将军着便服至三零一医院探视其夫人楚青。因不到探视时间,医务人员阻之,将军即怀抱一网兜苹果,坐病房大楼外台阶上,安详等待。探视时间到,方进。

1958年所谓“反教条主义”时,粟裕受到了名为“个人主义”的错误批判,并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是时某中央文件曾点其名为“坏人”,传达至军内团以上干部。据萧劲光回忆,军委扩大会期间,毛泽东问萧:“如何看待粟裕问题?”萧对曰:“粟裕为人正派,沒有二心,是好人。”毛泽东点头表示赞同。杨尚昆曾与粟裕夫人楚青言,粟裕同志1958年的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得罪了两个半元帅。

楚青言:“粟裕是个悲剧性人物,六十年革命生涯,三十年处于逆境,几乎隔天挨整。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苦,和平时期挨整整得苦,到了晚年生病病得苦。”(摘自《同舟共进》)

猜你喜欢

粟裕林彪刘少奇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开飞机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与粟裕交往二三事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下)
粟裕谈黄桥战役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