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腹症病例麻醉临床表现及处理

2012-01-31杨国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卡因手段

杨国艳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1500

传统麻醉需要对手术前病例进行稳定性治疗。主要的治疗方式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的目的与意义主要针对病人的腹痛、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进行稳定、并通过术前以及麻醉前的心理疏导降低病人对手术以及麻醉的恐惧心理。通过平复心理的手段来达到病人主动配合的目的。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了病人体温过高、血压升高等。具体根据临床指导守则对病例进行心理与药物处理。

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的病例选择主要为该院在2009年9月-2011年9月2年间收治的100例病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分布为24~66岁,平均年龄为38.4岁。

2 麻醉过程

2.1 麻醉手段

本院针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术前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段。此种手段主要针对急腹症患者呼吸一级循环功能良好。在麻醉的过程中对血压影响较少,允许部分低压区间存在。并且由于麻醉手段易操作,对麻醉用量可分布确定,使得麻醉更加准确与有效。

2.2 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选择利多卡因进行诱导药剂采用1.5%左右的利多卡因进行。之后采用布比卡因或者试用利多卡因与丁卡因进行混合麻醉。其中单布比卡因单一麻醉采用药量为0.5%~0.75%。而在混合麻醉药物的选择中则采用利多卡因1%,丁卡因0.15%的药量进行。在麻醉过程中可以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加注肾上腺素来提高病人代谢水平。

2.3 麻醉过程

麻醉过程采用多次给药的方法进行。首先,对病人进行扩容处理。其次,通过对麻醉剂的试注射对病人对药物的遵从情况以及药物敏感程度进行确定。试注射药物量一般不超过4 mL。在试注射后,对病人进行麻醉药注射。最后,在麻醉10 min内对麻醉效果进行检测,并观察病人的不良临床反应。

3 急腹症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3.1 麻醉有效性分析

麻醉有效性分析主要通过在麻醉操作后10 min之内麻醉效果评分来确定。评分依据主要有麻醉深度、麻醉时间以及麻醉不良反应为主要判断依据。其中0~5分为麻醉无效,表示在麻醉操作后10 min内,无明显麻醉效果或病人出现严重不良临床反应。5-7分为麻醉有效,表示在麻醉操作后8 min内,患者达到麻醉效果,同时出现轻微不良反应。7~10分为麻醉优秀,表示在麻醉操作后5 min内,患者达到良好麻醉效果,并在10 min内无明显不良临床表现。具体麻醉有效性按照案例随机分组的原则将100案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布比卡因单一麻醉,B组采用利多卡因、丁卡因复合药物进行麻醉。具体结果分析见表1。

表1显示的是各个分数段打分的案例数目。按照评价标准可以发现。

表1 麻醉有效性分析

A组:无效案例比例为16%。主要临床表现为针刺感明显以及严重的呕吐,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麻醉有效的总体比例为28%。主要表现为在麻醉后10 min内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对针刺感不明显或无感觉,此外,临床表现较好,出现轻微的恶心以及头晕现象。血压在可控范围降低。麻醉良好所占比例为56%。主要表现为在麻醉后5 min出现良好的麻醉效果,无不良临床表现活临床表现轻微。3个评价阶段百分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无效案例所占比例为10%;有效麻醉案例所占比例为:30%;优秀麻醉案例所占比例为60%。3个评价阶段百分比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比高于单一药物麻醉组。

同时,根据表1以及进一步计算可以发现A组总体的平均有效率为7.22%;B组总体的平均有效率为7.42%。两者不具备显著差异。说明两种麻醉方法均达到了麻醉有效性的平均标准。说明此种两种手段麻醉性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但是两者的麻醉效果对比不显著。说明两者在麻醉效果方面不具备明显的比较趋势。但是,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复合的麻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麻醉无效的案例比例。主要是由于不同的麻醉药物对不同受体的敏感程度不同,而采用混合药物能够增加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增加麻醉效果。

4 临床表现及其处理

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发现其主要存在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麻醉无效果、不良临床反映以及麻醉唤醒缓慢。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进行对应的处理。当麻醉无效果或者效果不理想情况存在后可以根据病情进行延缓手术或者补注射麻醉药物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手术过程中出现麻醉效果消失或降低的现象可以采用静脉紧急麻醉手段进行处理。

当出现不良临床反应时,应该马上停止麻醉,推迟手术。根据临床表现对患者的血压、呼吸系统等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的药物处理。

当出现麻醉唤醒时间过场等临床表现后可以采用适当的刺激手段。一方面增加患者新陈代谢速率。另一方面通过刺激其神经达到加速的目的。

[1]牛长太.80例急腹症手术的麻醉临床处理分析 [J].中国卫生产业,2011(32).

[2]于静,赵海燕,林常惠.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屏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5).

[3]朱燕.急腹症患者临床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4).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卡因手段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