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不良反应与病例分析

2012-01-23肖开提吾布力哈斯木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内酰胺喹诺酮皮疹

肖开提.吾布力哈斯木

新疆阿克陶县人民医院,新疆阿克陶 845550

临床用药中常有不良反应发生,除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药物毒性、过敏、特异性和继发性反应等。抗生素是临床应用中用量最多的药物,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抗生素的临床反应较为常见,临床中发现后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但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根据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150例抗生素应用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抗生素应用不良反应150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65例,2岁以下的患者20例,3~15岁的 50例,51对以上80例。因呼吸系统疾病入院者45例,消化系统疾病60例,生殖泌尿系统25例,其他原因2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的症状有并发一种也有并发多种者。

1.2 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对150名患者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总结归类分析结果,并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所占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的种类及个抗生素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采用χ2检验进行资料计数,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见表1。

表1 各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

从表1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率居前四位的药物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所占比例与其他种类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例临床患者的抗生素不良反应症状多为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肾损害、心率变化、内分泌紊乱和神经系统损坏。皮疹的发生例数最多,为48例,其次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发生皮疹、恶心呕吐和腹泻的例数较其他药物多。

3 讨论

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多为处方药,临床中应对患者机体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进行随时观察,以免发生不良反应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避免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了多种抗生素的常见反应,因此在使用这些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注意安全隐患。药物的副作用属于固有反应,正常用量出现的症状一般较轻微。

本文以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抗生素应用不良反应150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发现-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是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药物,皮疹、胃肠道、发热和肾损害是表现较多的不良反应症状。头孢霉素类等具有抗菌作用强、毒性低、耐酶等优点,但其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对青霉素过敏者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在使用时对于少儿及老年患者尤其应注意;在临床使用-内酰胺类出现过敏时,大多医生换用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具有抗菌作用强、剂型丰富、给药方便和组织中药物浓度高等优点,其不良反应最常发生在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多见于消化道,但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时较为严重。药物的不良反应除了与用药的种类有关外,临床用药剂量和疗程的长短也会产生很大作用,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随着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广泛应用,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治疗。抗生药物的不断增加,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其产生的用也不容忽视。医务人员在临床使用抗生药物时,要以预防为主,做到认真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并严格进行皮试;使用前,对抗生素药物和会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防治对策;对于毒性较强的抗生素药及联合用药要慎用,并警惕药物的协同作用;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是应及时采取治疗及抢救措施。以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重,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发反应。

[1]宋艳丽.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病例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26):137.

[2]崔亚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危害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9):5086-5087.

[3]张俊梅.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13):117.

猜你喜欢

内酰胺喹诺酮皮疹
UPLC-MS/MS同时测定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含量△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调查报告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408次皮肤过敏试验阳性的β-内酰胺类药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