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2-01-23林家健徐绍斌廖玉平黎洁飞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胆管肝细胞原发性

林家健 徐绍斌 廖玉平 黎洁飞

佛山市南海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佛山 528211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IHPCC)是指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肝第二位高发的原发恶性肿瘤,CT是诊断本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的CT表现,旨在分析和总结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1 临床资料

搜集 2005年6—2011年10月证实的IHPCC患者11例,男7例,女 4例,年龄42~85岁,平均63.5岁。临床主要表现:黄疸4例,其中3例呈间歇性,1例进行性加重;3例皮肤瘙痒;6例有上腹疼痛,腹胀不适伴纳差;5例可触及包块;3例腹水征阳性;2例间断发热;3例近期消瘦;2例有胆囊手术史;3例CEA明显升高;HBsAg均阴性;AFP均正常。

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扫描前肠道准备及口服阴性对比剂,扫描使用美国GE型号HISPEED NX/I CT机。层厚和间隔均为3~7 mm,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100 mL,经肘静脉高压注射,注药速度3 mL/s。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15、300 s。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和边缘

全部病例均为单发性肿瘤,肝左叶6例,肝右叶4例,同时累及肝右前叶及左内叶1例。肿瘤直径在1.5~6.9 cm之间。肿瘤呈类圆形7例,不规则4例。边界清楚2例,不清楚8例,有1例病灶边缘呈分叶状。

2.2 CT表现

CT平扫:低或稍低密度6例,密度不均匀4例,病灶内见更低密度区3例,病灶内见高密度钙化灶1例。肿瘤并发肝内胆管扩张6例,占54.5%(图1)。附近肝叶萎缩3例,占27.3%。肝门淋巴结肿大4例,占36.4%。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无明显强化4例(图2),肿瘤周边环状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2例。延迟期内部强化逐渐明显,呈缓慢延迟强化(图3、4)。

图1 肝右叶见低密度肿块,肝内胆管扩张

图2 CT肝动脉期

2.3 对本组病例进行CT图像分析

直接征象包括肿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和边缘及肿瘤强化方式,间接征象有肿瘤周围扩张胆囊、肿瘤包埋胆管,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情况。

3 讨论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是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与发病相关的因素包括慢性胆系感染,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文献报道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胆道华枝睾吸虫的感染有关[4]。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多发生于30~50岁。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腹不适、疼痛、上腹部包块,也可表现胆系梗阻,皮肤巩膜黄染。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多在正常范围[1,4]。

图3 CT门脉期

图4 CT延时期肿块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缓慢不均匀强化,其中坏死区无强化。

CT诊断的关键在于显示病灶的特征,近年来多种影像方法诊断胆管细胞癌的研究较多,超声声像图无特异性,是一种筛查和初诊手段。CT及MRI可判断肿瘤的血供特点及淋巴结转移部位,是首选检查方法。血管造影有创伤性检查,不作为胆管细胞癌诊断手段。PET可很好地显示淋巴结转移[1]。

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内或远侧可伴有胆管扩张,及强化特点动脉期及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迟期强化明显,表现为缓慢延迟强化模式的典型表现者较易诊断。本组中有6例胆管扩张,占54.5%,较文献报道偏高(文献报道发生率约41%~52%[2])。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较明显,必须要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海绵状血管瘤及肝脓肿鉴别。

图5 胆管细胞癌病理

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主要与肝细胞癌(HCC)鉴别,①HCC多发生于肝硬化基础上,增强表现为“快进快出”强化特征。胆管细胞癌多呈病灶缓慢延迟强化。因此,两者的鉴别还是比较容易的,据文献报道以在延迟期鉴别最为可靠[3]。②HCC部分病灶有假包膜。胆管细胞癌无包膜,平扫大部分病灶边界不清。③临床AFP增高者,则提示HCC可能。④HCC常见门静脉或肝静脉瘤栓,而胆管细胞癌较肝细胞癌少见。

另外,胆管细胞癌还需和肝海绵状血管瘤鉴别,两者强化方式不同,典型的血管瘤其强化方式为早期从周边开始环状强化,逐渐向中心推进。延迟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充填,而胆管细胞癌呈缓慢延迟强化;其次血管瘤平扫边界大多清楚,而胆管细胞癌多边界模糊不清。此外还应与肝脓肿、肝转移瘤等相鉴别。

CT扫描定位诊断准确,但在定性诊断方面,本组中CT正确诊断6例,诊断符合率54.5%(6/11),3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2例未明确定性。典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实际工作中认真分析其影像特点有利于正确诊断。对于部分不典型病例,必需做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1]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98-199.

[2]李绍林,张雪林,陈燕萍,等.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J].2004.38(10):1071-1074.

[3]李绍林,张雪林,韩慧霞,等.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与CT及MR诊断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5,20(6):497-500.

[4]胡春洪,汪文胜.MRI诊断袖珍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85-190.

猜你喜欢

胆管肝细胞原发性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