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砚民间传说的文化解析与保护

2012-01-29龚坚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端砚肇庆民间

龚坚

(肇庆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端砚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砚”之首,因产于岭南古郡端州(今肇庆)而得名。自端砚问世以来,有关端砚的诗词、论著十分丰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端砚的研究主要涉及端砚的历史演变、制作技艺、鉴赏收藏、保护情况、端砚文化中的传统精神以及端砚民俗等方面。其中,有关端砚的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始进入端砚民俗研究的范畴之中(如陈羽的《端砚民俗考》),但是对其保护进行深入论述的研究和论著则不多见。从传承方式来看,口头与书写是文化传承与历史叙述中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口耳相传是人们最早记忆历史的方式,其“内容往往是一些给当时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现象,或者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的事件,并且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被日益神化”[1]。同时,它又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在民间群体中传播和记忆,就这样,民间群体通过自己的方式建构起了地方历史。换言之,民间传说是民间群体记忆过去、表述地方历史的一种途径,是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的兴起,口头传说、民间故事日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因此,将端砚民间传说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中来考察,使之成为端砚历史文化研究的一种补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传说研究的概况

学界对民间传说的界定大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传说又称“口碑”,泛指一切以口头方式讲述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散文叙事作品。狭义的民间传说则指民众口头创作、传播,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风物、习俗等有关的口头叙述作品[2]。换言之,“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3]

我国民间传说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20年代,从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对民间歌谣的收集、研究逐渐扩展至对所有民间文化领域的研究。期间,容肇祖、钟敬文、顾颉刚等发表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至20世纪80年代,“传说学”逐渐成为民间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传说研究除继续在理论上深入拓展外,还结合现代社会的旅游开发,对地方民间传说及相关遗迹进行发掘和研究[4]。近些年来,民间传说的研究日趋丰富,其史料价值也日益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如口述史研究的兴起)。其一,民间传说常被称为“口传的历史”,反映着民众对各类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其二,民间传说虽不都是信史,但在原始社会和当今无文字的民族中其记录历史的功能表现突出[5]。而且,悠久的民间传说不仅具有广泛性、真实性,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那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态度的体现。

近年来,全国兴起一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其中,传统口头文学、口头传统成为保护的重要对象。迄今为止,全国共有29项民间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说明社会对民间传说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那么,民间传说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则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端砚民间传说的流传

端砚,产自于岭南古郡端州(今肇庆),至今已有1 300余年的历史。在肇庆民间,有关端砚的口头传说很多,涉及的内容包括砚坑的发现开采、采砚禁忌、端砚的制作技艺、端砚的成名缘由、端砚与包公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它们构成了端砚的“口传历史”,是端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更是端砚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

(一)关于砚坑的传说

端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北岭山、羚羊峡一带的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宋坑等砚坑,每个砚坑开采的年代各有不同,这些砚坑是怎样被发现的,前人鲜有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却有一些传说。

关于“皇坑”,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艘官船从羚羊峡经过,一个太监站在船头,看见一只凤凰立在峡山的石头上。他想:凤凰无宝不立,此山一定有宝。回京后,太监把这件事禀告皇上。皇上听说后,派人凿开这个山头。果然,石头里有鸲鹆(了哥)眼,石眼中还有眼仁(瞳仁),有眼白,非常好看。于是,太监将这些石头采下来,带回京献给皇上。皇上叫工匠把石头做成凤凰池墨砚。这方砚台质地幼滑,色泽滋润,呵气凝水,历久不干。皇帝见了很高兴,于是将端砚封为文房四宝[6]191-192。后来,皇帝又把羚羊峡出现砚石的地方圈起来,命太监看守。这个砚坑后来被人们称为“皇坑”。看守“皇坑”的太监死后,人们在坑口建了一座“太监庙”。

至于这个皇坑,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老坑,二是坑仔岩。而据《肇庆府志》记载:“宋治平四年差太监魏某重开,土人名曰岩仔坑,傍有。相传开凿中虚,崩闭数百人,太监死,为守焉。土者葬其冠服于此坑下。”[7]465屈大均的 《广东新语》记载:“……此岩自宋治平四年重开……今岩口有魏太监坟。”[8]由此,据太监庙、太监坟来推测,“皇坑”指的是岩仔坑,即今“坑仔岩”,且有关坑仔岩的传说是在宋治平四年之后才得以流传的。

麻子坑的发现,民间传说中颇有一些神奇色彩。清代乾隆年间,端州有个石工叫陈麻子,他不仅有采石的专长,还很喜欢徒手抓小猎物。有一次,他在宣德岩采砚石时,突然发现一只野兔,陈麻子见了,非常高兴,于是就开始追赶兔子,这时野兔跑进了一堆野草灌木丛中。他扒开树丛,发现里面有一个水洞,野兔究竟哪里去了?陈麻子跳下洞中,水浸到他的胸部。他感到很奇怪,为了弄清情况,他把伙伴叫来,齐心协力把洞内的水全部排干,发现这是一个富藏砚石的山洞。因为这个砚坑是陈麻子发现的,所以也就被命名为“麻子坑”[6]201-202。 从此,“麻子坑”以石质优良,且石眼多而闻名于世。对于麻子坑,《肇庆府志》只记载了“乾隆初年石工陈麻子开”[7]468。

(二)采砚禁忌传说

端砚的采石过程以手工为主,并因其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砚坑内时常发生意外塌方,死伤者较多。对此,石工们难以解释,故产生了敬畏心理。所以,石工在入砚坑采砚石前,便有了许多禁忌。

据传每年的阴历七月十四日(俗称“鬼仔节”),所有砚工不能在山上过夜。在进入砚坑前,砚工要在洞口祭拜神灵之后方可动工。在砚坑里采石时,石工们不准讲话,不能随意敲锤,不可叫师傅和师兄弟的名字。

至今,砚村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从前白石村里有对老夫妇,膝下只有一子。因为家贫,儿子拜师到砚坑里学采砚石。有一天,老头子到砚坑去看儿子,路上却遇到要到砚坑去勾魂索命的赤脚鬼,老汉求赤脚鬼放过他儿子。赤脚鬼应允了,并嘱咐老汉见到儿子后,告诉他当天入坑采石时,如果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不仅不要答应,还要把手里的铁锤握紧。老汉见到儿子时就把见到赤脚鬼的经过和保命方法和他说了一遍,儿子谨记于心。果然,砚坑当天就塌方了,除了老汉的儿子活了下来,其余采石工全部遇难[9]。至今,砚村人进入砚坑采砚石时,仍遵循不准讲话、不准敲锤、不准叫师傅和师兄弟名字的习俗。

(三)端砚成为工艺品的传说

初唐的端砚,砚面上一般无纹饰,砚的形制也比较简单,式样不多。但到了中唐以后,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端砚也和其它艺术品一样不断地演变和发展,这集中反映在砚形、砚式的不断增加,从而使端砚开始从纯文房用品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结合的实用工艺品,在这一过程中,民间有“仙鹤砚”这一传说。

一日,一位砚工到端溪里捕捉鱼虾,突然看见两只仙鹤,仙鹤从其头顶掠过后落入水中,河面泛起几朵浪花。不一会儿,两只仙鹤不见了。砚工心生好奇,立刻将渔网撒往仙鹤降落的水面,收网时,网里既没有仙鹤,也没有鱼虾,却只有一块石头。砚工急忙拿起石头,仔细一看,发现石头有一条裂痕,便顺手用工具把它撬开,发现原来是一对砚。这对砚像孪生姐妹一样,墨池方方正正,池边各有仙鹤一只,分别单脚立在一株苍松上。砚工高兴极了,马上把这对砚送去给伙伴看。那些砚工们看到了这对“松鹤砚”很受启发,便模仿起来,自此,端砚砚池周边不单有简单的图纹还有了各种类型的图案[10]。对此,《端溪诗述》曰:“仙鹤不入海,那得砚石来。长松堪踯躅,古砚花纹敷。 ”[11]

还有一个“宝鸭砚”的传说。很久以前,白石村有个砚工在两方端砚上雕有一对宝鸭。当他刚雕刻好的时候,有人把他叫了他出去。等到他回来时,发现刚雕刻的那对宝鸭砚不见了,便四处寻找,只见两只鸭子在水缸里游来游去。他恼火鸭子把水缸里的水弄脏了,于是拿棍去赶鸭子。两只鸭子从水缸里逃了出来,砚工正要追赶鸭子时却发现鸭子又不见了,只发现宝鸭砚又出现在了原来的地方,砚身湿漉漉的[6]198-199。

上述传说表明,端砚的制作技艺日益成熟,其功能也由实用演变为兼具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工艺品。

(四)端砚成为贡砚的传说

端砚一直以商品和贡品著称。民间关于端砚成为贡砚的传说版本较多,流传最广的当属“呵气成砚”说。

相传唐贞观年间,端州有位姓梁的举人赴京会试。当时京城正值严寒,考场上考生们研磨出来的墨很快就结成了冰,难以用来写字。而那位端州来的梁举人却一直挥笔疾书,砚台上的墨不但没有结冰,反而油润生辉。但是,当梁举人用完墨汁,再想倒些水磨砚的时候,水壶里的水已经结成冰,梁举人非常失望,他一边揉着手一边对着端砚说:“端砚啊,都说你是文房四宝之一,如今宝在何处啊?”话语刚落,只见砚堂中出现了一片水蒸气,梁举人见此,马上对着砚台呵气,然后磨墨,很顺利地做完了试卷,考取了进士 。这就是“呵气成砚”的传说。

“呵气成砚”是人们为了突出端砚的功用、端砚的优点而编造出来的。但是贡砚产生于何时,还没有得到考证。有人认为贡砚在唐代就已出现。据传,唐太宗曾把褚遂良所临写的《兰亭序》铭刻在端砚上,赏赐给了功臣魏征。《砚谱》记载,此砚是一块像紫云飘拂的紫绿相间的奇石,是贞观七年端州第一批贡品之一。《砚谱》还记载了武则天圣历三年以刻有“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纹的端砚赐给了狄仁杰[12]。《宋史·太宗本纪》:“纯化二年夏四月庚午罢端州贡砚。”[13]87这里说的是罢除贡砚,可见那时贡砚在宋代早已有了,而且是相当的苛重。民间流行的“呵气成砚”说是发生在唐代的,按照传说以及《砚谱》的记载,贡砚产生于唐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五)端砚与包公的传说

包拯(人称包公)曾任职端州,因其公正、清廉,民间社会流传着许多有关包公的传说。《宋史·包拯传》记载:“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13]10315正是这“不持一砚归”演绎成“包公掷砚成洲”的民间传说千古流传。

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府。他到任后不久便微服出巡,视察民情。一日他来到砚工最集中的黄岗村,只见砚工衣衫褴褛、茅棚破烂不堪,还有砚工抱怨官府要砚多而工钱少。通过了解,包公得知地方官吏在贡砚的数量上层层加码,盘剥砚工。对此,包公惩治了端州的贪官污吏,又上奏告发那些曾在端州作恶后调往别处的贪官污吏。端州百姓闻之个个拍手称快。

庆历二年,包公将离开端州赴京城任职时,端州的百姓、名流士绅纷纷携物相赠,但都被包公一一谢绝。当官船航行至羚羊峡时,原本风和日丽的天气突变,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致使官船不能行走。包公感到事有蹊跷,于是找来随行的人进行查问。这时,一侍从拿出一个黄布包,说:“我们离开端州之前,绅士徐乐天特地送给大人端砚一个,因小的认为是小事,没有启禀,私下替大人收了,现放在船上。”随即,包公把端砚扔进了西江。说也奇怪,砚一落江,顿时风平浪静[14]。不久之后,在端砚落江的地方隆起了一片沙洲,据传就是如今的砚洲。而包着端砚的那块黄绸布漂流到下游的南边河岸,变成了一片黄沙,就是如今的黄布沙。

三、端砚民间传说的文化解析

如人所论,“传说中一切虚构因素、幻想成分、奇异形象,总是要与一定的可信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5]譬如前述传说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包拯,历史时代唐、宋,地点西江、“太监庙”等。红苇在其《年的三副面孔》中曾说:“传说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传说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学家泰勒通过对前文明状态中南太平洋岛民历史记忆的研究,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在文字出现之前,民族历史的传承或多或少要依靠传说来完成。传说中可能有后人不能理喻之处,但传说的内容并不是无中生有的。”[16]端砚民间传说正是这样,它是制砚人为了纪念某些人或反映某些思想而在一些史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故事。其在端砚文化研究与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端砚民间传说为人们提供了鲜活的口述材料。端砚的口头传说犹如一本端砚文化的“百科全书”。从砚坑的发现、贡砚产生的年代,到端砚的发展演变,口头传说无不一一体现。在现代化迅猛发展的当今,全球化、文化同质化、现代旅游业、工业化等都对端砚文化的保护产生了巨大冲击。民间流传的这些端砚口头传说,在口口相传的情况之下,正好从意识上形成了一种对端砚文化的保护。或许这种意识是微妙的,但是当你从一个制砚人那里听到这些关于端砚的民间传说时,你不能不震撼。“一方端砚就是一方文化。”每个端砚都体现着古城端州的地方历史文化,口头传说亦如此,每一个端砚传说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

其次,端砚民间传说体现着深层的端砚精神。端砚的文化内涵包括采石工的吃苦耐劳,制砚师的精思巧作,铭砚者的寄语表意。在漫长的民族文化积累过程中,原本仅仅作为文具之用的端砚,其在民间的功用远远超出了文房用品的范畴。如端砚常被视为“镇家之宝”。民间把祖传的端砚作为最珍贵、最自豪的家产。又如“驱邪镇恶”,人们认为端砚是文人秀士或达官显贵的宝器,有驱邪避妖、镇恶扬善的功能。而且还有“一端(端砚)胜百科(邪)”之说。愈是有来历的(如前辈尊长使用过的)老砚台,愈显得有灵气,摆放在家中,可以为家庭带来吉祥。此外,逢年过节、新居入宅、婚嫁喜庆、小儿满月、学子赴考等大喜日子,人们总把砚台当作神灵设案供奉。特别是小孩“抓周”时,以率先抓到砚台为长辈们寄予孩子的最大愿望[17]。诸如此类的民间端砚文化,寄寓着人们对文化的崇尚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而从端砚民间传说挖掘出来的文化精神和我国悠悠五千年的传统精神一脉相通,所以民间传说适当地保护了端砚文化。

四、结语:端砚民间传说的保护

自端砚问世以来,介绍、研究端砚的论著,赞美端砚的诗词层出不穷,现已整理出版的有《历代端砚著述辑录》《历代名人题咏端砚诗文选注译》[18]《历代端砚诗赋广辑及注释》[19],而流传于民间的口头传说、故事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端砚文化是端州民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由民众创造,在民间传承。亦即,端砚文化之源在于民间社会和民众群体。此外,因端砚民间传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也因其民间性和“无形”的特点,它由此构成了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因而保护端砚民间传说成为必要之举。

首先,应进一步收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口头传说。近年来,有关端砚民间传说的作品逐渐增多。如1999年由肇庆名城与旅游研究会出版的《名城肇庆民间传说》,2010年由岭南美术出版社整理出版的 《广东民间故事全书:肇庆·高要卷》(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丛书),内容包括地方风物传说、人物传说、生活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但总体来讲,当前研究大多停留于对民间传说的描述,其保护现状仍不容乐观。

其次,应采取措施,保护端砚民间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讲述者、故事家)。民间传说是民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文化表达形式,其生命力和持续力主要来自民间社会和民众群体,因此应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对传承人进行资助、保护,使其以各种途径对民间传说进行传承。2006年,我国有六位故事讲述者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都能讲四五百个民间故事。不过,由于民间传说所赖以存在的农业文明和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因而保护民间传说的讲述者和传承人、培养听众就显得至关重要[20]146。对端砚文化而言,收集、整理民间传说确显重要,但保护民间传说的讲述者则更能促进民间传说以活态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和代代相承。

再次,应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促进端砚民间传说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从进入国家名录的29项民间传说来看,人物传说所占比重大,地方传说或风物传说仅有少数。这个比例,也许是与传说的自然构成状况不符的[20]145。事实上,地方传说或风物传说在我国特别丰富,其保护尚有待加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看,地方传说或风物传说将是今后我国“非遗”保护的重点之一。

[3]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83.

[4] 陈建宪,林继富.中国民俗通志·民间文学:上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19-120.

[5] 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7.

[6] 陈羽.端砚民俗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7] 屠英等修,胡森等纂.肇庆府志:卷三[M].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清道光十三年修,光绪二年重刊本.

[8]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5:186.

[9] 欧蔚贤.端砚传奇[EB/OL].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办事处,http://www.dygx.gov.cn/HgCQView.php?id=21.

[10] 佚名.松鹤砚传说[EB/OL].肇庆数字文化网.2007-09-27.http://www.zqdcn.gov.cn/resources/ShowArticle.aspx? ArticleID=1559.

[11] 黄登瀛.端溪诗述[M].刻本.六榕书屋,1844(清道光24年).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肇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端砚的沿革与发展[J].肇庆文史:第2辑,1989:175.

[13]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7.

[14] 佚名.端砚志[EB/OL]..http://www.gd-info.gov.cn/shtml/ zqduanzhou/dzzhishu/zhuanyezhi/2009/02/27/2128.shtml.

[15] 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115.

[16] 红苇.年的三幅面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

[17] 佚名.民间的端砚传说[EB/OL].2007-08-13.http://www. china.com.cn/culture/zhuanti/zgwfsb/2007-08/13/content _8671536.htm

[18] 《端砚大观》编写组.端砚大观[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19] 李护暖.历代端砚诗赋广辑及注释[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

[20] 刘锡诚.民间传说及其保护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8(4):145-146.

猜你喜欢

端砚肇庆民间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荷叶形端砚赏析
传承端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端砚的保护、传承与设计创新的策略研究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