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观察

2012-01-29王莘智贺选玲韩彬范伏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4期
关键词:肺系紫菀学组

王莘智 贺选玲 韩彬 范伏元*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07;2湖南省长沙市中医院,长沙410000;3广东药学院,广州510006)

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观察

王莘智1贺选玲2韩彬3范伏元1*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07;2湖南省长沙市中医院,长沙410000;3广东药学院,广州510006)

止嗽散;感冒后咳嗽;六淫

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一般认为是由于感染引起气道炎症伴或不伴短暂性气道高反应性所致。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为主,无痰或咯少量白色黏液痰,咯痰不爽,咽关不利,咽痒,咽干,晚间咳甚,冷空气、灰尘环境、刺激性气体、运动、烟雾等诱发或加重,咳嗽可以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一般无异常,是亚急性咳嗽中最主要的病因。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大约11%~25%会发生感冒后咳嗽,在流行季节,感冒后咳嗽发生率可高达25%~50%。频繁剧烈的咳嗽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随着近年来感冒后咳嗽发病率及报道率逐渐升高,医学界开始关注并重视这个疾病。虽经反复应用抗感染、镇咳、化痰西药,收效甚微。本病属于中医“久咳”、“顽咳”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我科使用加减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感冒后咳嗽患87例,其中男48例,女39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最长者71d,最短者15d;有慢性咽炎病史者12例,肺结核病史者1例。

1.2 诊断标准感冒后咳嗽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5年11月制订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标准[1]。经血常规、胸片检查无异常,肺部体检无阳性体征。

1.3 治疗方法以加减止嗽散为基本方:紫菀12g,款冬花10g,百部20g,桔梗10g,荆芥10g,陈皮9g,甘草8g,桑叶10g,川贝母9g,南沙参9g,杏仁10g,蝉蜕5g。水煎至200ml,分为2包,早晚分服,7d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香燥烈、鱼腥腻味食物。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确定疗效。治愈: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消失;显效:治疗2周后咳嗽症状消失;好转:治疗2周后咳嗽症状减轻;无效:治疗2周后咳嗽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治疗1疗程,痊愈67例(77.0%),好转14例(16.1%),无效6例(6.9%),总有效率93.1%。

2.2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肺为娇脏,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而病,可见六淫之气侵袭肺系为咳嗽主要病因。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夹风邪侵袭人体,《景岳全书•咳嗽》说“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可见风寒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不利为咳嗽病机的中枢环节。感染后咳嗽常迁延不愈,又可归于“久咳”、“顽咳”范畴,多由于失治后风邪未尽,稽留肺系,肺气肺阴已伤。故咳嗽缠绵难愈。本方以止嗽散合桑杏汤加减,止嗽散源于《医学心悟》方。原方组成:桔梗、白前、橘红、百部、紫菀、甘草,对于多种咳嗽都有良效,程氏认为“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尤长于治疗久咳。白前辛甘微寒,可化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陈皮理气导滞,利气消痰。在临床运用时,阴虚肺燥之虚损咳嗽,则非其所宜。桑叶清宣肺热,止咳平喘,杏仁宣肺止咳,降逆平喘,并取沙参、贝母清肺化痰,蝉蜕散风除热,利咽,正适于外邪未清之咽痒,甘草补三焦元气且调和诸药。全方疏散余邪,并清肺止咳化痰,正适于失治后风邪未尽,稽留肺系,肺气肺阴已伤之感冒后咳嗽。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6.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4.006

:1672-2779(2012)-14-0015-02

:韩世辉

2012-05-04)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肺系紫菀学组
基于DNA条形码鉴别缘毛紫菀及狭苞紫菀
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22年度重点学术活动计划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CORESTA2019年农学&植病学组联席会议关注可持续发展、植保、低烟碱烟草等主题
不同炮制方法对紫菀浸出物及主成分含量的影响△
首届华夏医学胸部创伤论坛在昆山召开
止咳通便话紫菀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分会各地区学组相继成立
张念志教授治疗肺系疾病验案两则
黄吉赓应用膏方治疗肺系病经验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