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兴产业将重构上虞经济

2012-01-28顾利民

浙江经济 2012年2期
关键词:上虞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顾利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具有全局性、导向性、长远性、创新性的特征,是产业升级的高级形态、未来经济竞争的"战略必争之地"。上虞市依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要素保障等条件和高契合度、髙带动力、髙附加值、髙成长性、髙优势度的标准,确定了先进装备制造业、整车及零部件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物流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虞市未来5年新兴产业要达到千亿元。这一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上虞市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敏锐眼光和前瞻性视野,是精准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未来发展新机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赢得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将重构上虞经济发展新版图,引领上虞经济发展新走向。

上虞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坚实的经济和产业基础,也有着重大的机遇和优势。从经济数据看,2011年上虞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3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5.1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5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近1200亿元。在境内外上市企业已达12家,居全省县级市前列,并有25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库。科技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为1.9%。2010年和2011年2年实到外资4.5亿美元,在全国实际引进外资2200亿美元的规模中,占全国的2/1000左右。全市城市化率已达60.2%。目前已有4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松下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900多家企业在上虞市投资创业,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这都为上虞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产业状态看,上虞市已进入重化工业纵深推进阶段,以低成本、低价格、低附加值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刚性约束进行着一系列重大调整。而在机电制造、节能照明、精细化工和医药中间体、风机制造等领域,上虞市的竞争力处于全国或全省的领先地位,掌握着行业话语权。在高铁、地铁、核电、燃气设备、智控装备等领域涌现了以卧龙、金盾、春晖、上风、专用风机等一批实力型的龙头企业,为培育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整车研发生产、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既有浙江绿野汽车的引领,又有华通春晖等一批零部件企业的系统配套,为使上虞成为全省有影响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上虞市的碧晶科技、晶盛机电、龙柏光伏等龙头企业捷足先登,打造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而新近签约的新时代控股大动力电池项目将书写上虞新能源辉煌的篇章。在生物医药领域,由于有精细化工的深厚土壤,已经孕育出了如新和成、国邦、浙邦等创新型原料药骨干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上虞市已形成以阳光、晨辉等一批企业为代表的照明电器和以欧纳特、普信电器等为代表的家用电器等节能电器的龙头企业,并涌现了以兰海环保、春晖环保、蓝星热电等环境治理的骨干企业。在现代物流领域,大桥物流、运河物流、港口物流的优势将日益凸现,一批重大物流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从区位优势看,随着跨江大桥、高铁的建成,上虞与上海等周边大城市的同城效应将持续释放,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加畅达和迅捷,流动和运行成本将大幅降低,资源配置的空间将更加拓展,区域合作将更加密切,对外开放的深度和活力将更加显现。

从平台建设看,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和上虞经济开发区的集聚和带动力量在髙强度提升,两大园区的动力意识、示范意识、先行意识在不断增强。这将为上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铺就快速起飞的跑道,也为上虞市成为全省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夯实基础。

上虞经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上虞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新高地,成为提升产业高度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引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上虞市紧紧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把握发展规律,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政策扶持,抓好项目建设,推进系统工程,构筑平台支撑,强化要素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猜你喜欢

上虞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上虞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