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投资促转型

2012-01-28郭斯兰

浙江经济 2012年2期
关键词:民生浙江资本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或将成为2012年“稳中求进”的重头戏。国家发改委已经建议将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至4000亿元左右,这比2011年增加了大约200亿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增加,无疑可以激发新一轮的投资热情。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以投资引领出口、带动消费,将成为新一年度经济保增长、促转型的动力所在。

然而,如何让投资的引领作用更为凸显,如何提高投资的有效性,这恐怕是上一年度延续下来的亟待厘清的重要问题。所谓有效投资,指的是产出效益较高的投资,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投资而言的。在浙江,发挥现有经济特色,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以此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将是未来一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近期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2012年度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被提出。这一全新历史时期下的新任务,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重投入、兴实体”已成为浙江经济克难攻坚的重要抓手。而对于如何促进有效投资增长,从浙江当前的实际来看,落脚点或许更应置于谋转型、重民生之上。

——有效投资应注重实体经济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关键是要扩大社会投资,将丰厚的社会资本转化为投资增长的内在动力。在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浙江,应充分发挥浙商等民营资本的积极力量,将更多的资金、资本引向实体经济。目前来看,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力量,使其转化为有效投资,还需清除一些固有的障碍。例如,企业正常的投资渠道不畅,该由市场投资的领域还存在项目审批限制、资金贷款难甚至垄断等种种壁垒,都已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的一道道玻璃门。政府应有所作为,为企业投资扫清政策障碍,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大力引导支持企业增加产业转型升级投资。新的一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调结构的主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引导更多的浙江企业将资本投入在新兴产业领域,不仅与国家战略相对应,也是浙江“十二五”时期顺利完成转型的现实需要。

——有效投资应更重民生。在增加有效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进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容易误读“有效投资”的真正内涵。在不少地区,增加投资所造成的局面往往是大兴土木、大干快上,一个又一个工业园区、不断扩展的城市道路和城镇面积,这只能带来短期内的经济增速,却对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也偏离了有效投资的预设轨道。在扩大有效投资的指导思想下,应更为关注民生领域,将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引向关乎民生的重要项目,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和保障救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程。

投资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效益。新的一年,面临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局势,浙江理应在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有效投资的同时,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充分发挥投资对调结构、促转型的先导作用。

猜你喜欢

民生浙江资本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资本策局变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第一资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