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化疗致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

2012-01-26赵婷媛梅俊辉尹杰苏阳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血液病化疗护理

赵婷媛,梅俊辉,尹杰,苏阳美

(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一病区,北京 100853)

化疗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具细胞毒性,而老年患者又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对化疗往往出现耐受性差,不良反应大等问题。为了提高老年血液病患者疗效,减少化疗后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对100例老年血液病患者行化疗致不良反应的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统计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血液科住院老年患者100例,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65~90岁,其中65~69岁34例,占34%,70~79岁46例,占46%,80~90岁20例,占20%;淋巴瘤51例,急性白血病24例,多发性骨髓瘤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治疗方案:R-CHOP、ABVD、Hyper-CVAD、DLOP、MA、DA、IA、HA、CAD、COP、DDP、ESHARP、MINE 等方案,同时给予止吐、保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辅助治疗。

2 化疗的不良反应

2.1 心理影响 老年血液病患者在生理、神经、思维、情绪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年龄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多和担心医疗费用、害怕拖累家属的情绪,加之对化疗的耐受力差,很易引悲哀、焦虑或抑郁的心境[1-2]。

2.2 骨髓抑制明显 出现明显粒缺、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较其他年龄组时间明显延迟。其中发生不良反应中肺部感染占第一位,且自觉症状不明显。

2.3 静脉炎、输液侧肢体肿胀 此类发生也较多见,由于在化疗期间需要输注大量水化、碱化液体以及老年人本身会出现皮肤松弛,血管弹性降低,同时造血系统功能衰退使末梢血管充盈度降低、水肿等问题产生,从而导致液体外渗、静脉炎、输液侧肢体肿胀等并发症[3-4]。

2.4 神经毒性 表现为手足麻木、感觉异常,多为四肢发凉。

2.5 对心、肝脏器功能影响明显 多数患者出现过心悸、及转氨酶异常。

2.6 尿酸性肾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口渴的敏感度降低,饮水量偏少,易引起尿酸、肌苷升高、减慢体内化疗降解产物的稀释和排泄,从而引发尿酸性肾病,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5]。

2.7 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出现较早,反应程度较重,可能与老年人机体应激反应敏感密切相关。

2.8 便秘 化疗期间止吐药物的使用、粒细胞缺乏时伴随发热、出汗、水分丢失、化疗后感疲乏、活动量相对减少,随之肠蠕动减弱,易致便秘。

2.9 口腔疾病 老年血液患者身体抵抗力低下,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黏膜容易干燥,因此,老年血液病患者的口腔很容易出现溃疡、干裂、出血等症状。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社会背景,深入浅出的介绍化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讲解在化疗期间自我注意事项等。尽量安排亲近的家属陪伴,使其获得感情支持,鼓励患者做一些生活上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精神放松,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3.2 骨髓抑制的护理 出现骨髓抑制者根据病情遵医嘱定期检查血象和复查骨髓象,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保护性护理措施:房间每日用紫外线照射和通风各2次,每次30 min[6]。当白细胞低于 0.2×109/L时,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以降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机会。所有出入人员均佩戴口罩,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强化和督导患者严格遵医行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防感染、损伤、出血的护理。观察患者精神、体力、体温、饮食、排尿便状况,观察皮肤、黏膜、消化道等有无出血,协助患者翻身、叩背,观察有无痰液及性状,正确留取痰标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或擦澡,勤换内衣,进行肌肉、静脉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皮肤瘙痒时,指导患者勿抓皮肤,以免出血。

3.3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使用血管尽量围绕:选用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由远端向近心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的原则,避免在有肿瘤压迫或循环不良侧的肢体进行输注,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输液时可相对抬高该侧肢体,以增加静脉回流,预防性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抹、生土豆片外敷、舒康博水凝胶敷贴外贴,减少静脉炎、输液侧肢体肿胀的发生。

3.4 神经毒性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患者本身对外界温度的敏感度降低以及化疗药物使用后引起的神经毒性,护理人员认真观察患者病情,通过交谈、沟通,了解患者有无手足麻木、感觉异常、四肢发凉等症状。告知患者及家属禁止使用热水袋热敷,以免烫伤,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可使用温水泡脚,适量按摩、针灸和理疗,在肢体允许范围内进行循序渐进的活动。禁止突然饮用冷水或接触温度较低的物品,洗漱时最好选用温水;进食温软饮食,注意防寒保暖。

3.5 心、肝脏器功能损害的预防及护理 柔红霉素、阿霉素、高三尖杉脂碱类药物可引起心肌炎及心脏传导损害,甲氨蝶呤等对肝功能有损害,用药期间应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出入量,必要时给氧、心电监护,定期监测心、肝、肾等各脏器功能。在用药前后监测患者的心率、节律及血压,用药时使用可调节输液器调节化疗药物输入速度,注意观查患者面色及心率。一旦出现毒性反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配合抢救。

3.6 尿酸性肾病的预防及护理 特地制作多种圆形塑料提示卡片,当患者化疗或者需要多饮水时,护士将此卡片挂于床头,时刻提醒患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在3000 ml以上),遵医嘱给予呋塞米、美司钠、别嘌呤醇和碳酸氢钠等药物利尿、解救、碱化尿液治疗,及时进行肾功能、尿常规检查,观察有无尿频、尿痛和血尿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7 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创造安静、干净的休息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如污物、药物、气味、噪声等,以防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向患者讲明出现恶心、呕吐是化疗药所致,并非病情加重[7]。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协助用温水漱口、清理呕吐物以防窒息,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性状等,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医嘱用药。

3.8 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力在输液前后的间歇期适当做散步、轻快行走等有氧健身运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活动量不宜过大过多,以每次20~30 min,在体力接受范围内即可。指导卧床患者床上活动并练习腹式呼吸运动、顺时针按摩或轻揉腹部,每次15 min左右,每日2~3次,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食物饮食,增加食物花样以增进食欲。增加饮水量,可在每天清晨、晚上睡前各冲服蜂蜜水一杯可湿润和刺激肠蠕动。重视排便情况,观察并记录排便性状,3 d未排便应给予小剂量灌肠,防治排泄物体内滞留过久。

3.9 口腔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化疗期间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加强口腔黏膜的观察,检查有无充血、糜烂、溃疡等,做好口腔护理,督促患者勤漱口,可交替选择1∶5000呋喃西林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漱口6~7次/d,叶酸钙注射用溶于盐水中含漱,对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效果显著。当口腔溃疡发生时给予无刺激性饮食,嘱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溃疡处可用德莫林喷剂喷于患处,因口腔疼痛而致进食困难者给予利多卡因含漱。

[1]赵宇宏,张贺丽.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187-188.

[2] 高春航.老年人患癌症化疗前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7):1446-1447.

[3]刘爱霞,童艳青,简二妹.使用蔽光输液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4):430.

[4]杨雪洁,王志英.老年肿瘤患者的化疗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2008,32(3):166-167.

[5]胡云娥,吴亚琴,杨艺.Arrow导管行腹腔化疗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1):98-99.

[6]朱海燕,陈妙虹,吴智敏.老年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4):876-877.

[7] 张爱玲.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9(20):115-116.

猜你喜欢

血液病化疗护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跟踪导练(二)(3)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