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县电视台采访中的方言运用

2012-01-25文丨杨明亮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6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市县普通话

文丨杨明亮

1 地市县电视台的传播与收视特点

1.1 传播范围的局域性

随着卫星传播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央视和省台卫视由于普遍采用了这些技术,因而其传播范围具有向上扩张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不但可以覆盖全国,而且可以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各省台的卫视节目不仅能够覆盖本省,也可以覆盖全国甚至国外部分地区。作为信息的发现、采制和传播方的媒体,就应该研究和应对这种新变化。例如,传播范围的向上扩张,必然导致收视对象的级数增长。这就意味着,央视和省台卫视的节目,在采制时不但要考虑本国和本省观众的收视需求,也要考虑到收视范围内的所有观众。

而地市县电视台则不具备这一特点,因为它的传播范围是向下收缩的。也就是说,它的节目只能覆盖本地区甚至本地区内的部分区域。与传播范围的收缩性相对应的,是受众群体的有限性。因此,地市县电视台应着力研究本区域内受众的收视特点和收视需求,以提高节目的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喜闻乐见的宣传效果。

1.2 文化背景的相似性

我们知道,文化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人们的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的特点。比如,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民风民俗是基本相似的,人们使用同一个语音体系,受到相同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观念的规范,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等等。

这种文化背景的相似性,是地市县电视台做好节目的一大优势。虽然他们在设备、技术等方面赶不上央视和省台卫视,但是他们在节目的贴近性上更容易把握。因此,地市县电视台应当对节目进行精准的定位和定向,使电视节目的文化建构和受众的文化背景达成契合。

1.3 收视需求的一致性

地市县电视台节目传播范围的局域性、收视群体文化背景的相似性必然导致受众收视需求的一致性。一条河流的治污可能是一个县民众的关注焦点;一种传染病的流行可能是一个市市民的共同话题;一项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可能影响到一个地区人们的切身利益。电视记者只有深入到这种一致性当中,真切了解到受众的收视需求,真心实意地和采访对象交朋友,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从而反映出采访对象的真实心态,开掘出新闻的应有深度。

2 方言采访的必要性及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认为,电视记者应使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进行采访。事实上,绝大多数电视记者也正是这样做的。这个观念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具有导向功能的电视台应当尽到提倡和推广普通话的义务。

电视记者的采访有别于电视播音员的播音。电视播音员的播音是一种公众交流,这种交流要求播音员必须使用普通话(现在,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出现了方言新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方言交流有它的优势);记者的采访则属于个体(采访者)与个体(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否有必要强求使用普通话呢?

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记者采访的首要任务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让采访对象迅速、准确地理解采访意图,给采访对象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对地市县电视台记者而言,他们的采访对象多是当地人,受众范围可以说就是这个地域内的观众。这样,它的收视群是相对狭小的,在这个地域内的观众对这个地域的文化有着一种潜在的文化认同的心理,而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载体,通过言说的方式传递着自身的文化潜质,影响着这个地域内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方言进行采访,有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方言采访具有如下优势:

2.1 有利于拉近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获得真实信息

许多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采访对象,尤其是文化层次较低的采访对象在初次接受采访时,往往有一种紧张感或镜头感,从而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心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除去采访对象个人的性格、表达能力和思想负担等因素外,采访环境与采访对象生活常态的错位,从而导致采访对象的陌生、拘谨心理,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此时,如果记者再使用普通话进行提问,势必增加谈话的庄重氛围,不利于放松采访对象的心理压力。反之,如改用采访对象所熟悉的方言进行提问,则可释放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拉近采访对象与采访者的心理距离,从而为采访营造一个平等、亲切的谈话氛围,使采访易于进行。解放初期,许多外地干部到广州任职,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的叶剑英元帅,要求这些外地干部尽快学会当地方言,和群众交流时尽量用当地话,其实就是为了拉近外地干部与当地群众的心理距离。

2.2 有利于传情达意,帮助采访对象迅速理解采访意图

普通话规范而严谨,但要论起生动性来,各地方言更有它的魅力和群众基础。

“忽悠”这个词是一个方言中的词汇,原指物体的晃动,后来小品演员赵本山对这个词的含义进行了拓展,表示用花言巧语迷惑对方,让其思维产生“晃动”,于是“忽悠”一词立刻变成了流行词汇,这其实体现了方言的长处。方言具有生动、形象、简明等特点,它不像普通话那样规范,但用方言描述一个事物时,往往更鲜活、更贴切,常常能“一步到位”,具有普通话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电视采访时使用方言,能使记者的问题显得生动和形象。而生动形象的提问,不但有助于让采访对象迅速、准确地理解采访意图,也更容易激发采访对象的谈话欲望,甚至能激起旁观者的参与热情,从而使采访者获得更多的信息。

2.3 有利于增强节目的地域特色,提高节目的接近性

地市县电视台的节目是否受本地观众的欢迎,关键在于节目本身是否具有地域特色。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它的地域文化特色,电视节目的接近性,实际上是它的文化接近性。如前所述,电视节目的文化建构应和受众的文化背景达成契合。这种契合是多方位的,语言和语音上的契合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使用方言进行采访,就是在语音体系上与受众进行贴近,是实现这种契合的有效途径。

从受众的角度分析,记者和采访对象间你来我往的方言交流,给人一种“身边人评身边事”的亲切感,不但使节目真实可信,也使整个节目变得生动起来,从而提高了节目的接近性。

综上所述,笔者提倡地市县电视记者在采访时运用方言。但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分析,有些情况下,比如在采访外地人员、重要嘉宾及庄重场合下,还应当以使用普通话为宜。总之,采访中是否使用方言,应视采访环境而定。

(江苏邳州市广播电视台,江苏邳州 221300)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市县普通话
融媒体下电视记者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具体策略
电视记者编辑的职业素养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记者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县级台采编播一体化电视记者需具备的能力素质
大考之年第七届中国市县医院论坛特辑
多个省的市县机构改革开始实施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河北省人大副主任王雪峰在市县领导陪同下来馆陶县视察/剪影
为业余棋手诊脉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