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与治疗

2012-01-24乌牧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赫依蒙医经期

乌牧生

(阿拉善盟蒙医医院,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0)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继发性、渐进性痛经、月经失调,并造成盆腔粘连、异位结节、囊肿、引起不孕等症。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内在性和外在性两种。

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子宫肌腺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由基底层生长,局限于子宫肌层,同时环绕其周围的子宫平滑肌增生肥大。其病理上表现为子宫内膜常弥漫分布于整个肌层内,因而引起肌纤维及纤维组织的反应性增生,使子宫相对的均匀性增大,但很少能超过儿头大小。子宫肌腺病常见后壁增厚较前壁显著,肌腺病切面可见增生的肌组织,亦有病灶型者,病灶集中在一局部,使外形不甚规则,酷似子宫肌瘤的漩涡结构,但无包膜,此为与子宫肌瘤鉴别的特点。近年来,由于此病酌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子宫腺肌病最主要的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痛经。

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卵巢,约占80%。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影响而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巧克力囊肿),并发生盆腔组织的广泛粘连。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多、不孕、性交痛等。

1 蒙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认识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蒙医学中可归为“痛经”、“月经失调”、“妇血症”、“不孕症”等病症的范畴。对此《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卷中记载有:“痛经是指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以小腹及腰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较常见。妇女以月经初潮到经绝的任何时期可发生的痛经病。尤以青年妇女为多见。本病主要表现下腹疼痛,多开始于经期前一天或半日,或数小时,愈痛愈烈。其疼痛短的几小时即可消失,长的可持续1~2日。刚开始时仅下腹部有不适感或阵痛,继后出现刀割样疼痛或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胃脘痛,流口涎,腰骶坠痛难忍。大多数经血呈褐色,量少,有的下凝血块。经过按揉、热罨、温热药物等对症治疔及饮食调理,一旦经血畅通,疼痛即减。”

“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的任何一方面有异常改变者统称为‘月经不调’。”

“临床常见的病症有痛经、闭经、崩漏等。”

“妇血病系因月经而产生的、以显示琪素希拉偏盛征象的妇女病之总称。本病总的症状为腰部以下之骨骼、关节阵阵痠痛,子宫、膀胱区灼痛,胸背彻痛,诸脉弦,身上生疱疹,颜面及手掌、足心发热、月经滴漏或聚集成痞或积血化脓。”

“女子不孕,可分为两类:一属先天性缺陷,二属后天病理变化。不孕症主要表现为月经错乱,非时而潮,连绵不断或闭止,经色呈黑或黄或紫或灰或如脓汁,量多少不等,味腥臭,腰腹疼痛,下身常有冷飕感,小腹酸胀等。”

2 蒙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蒙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卷中记载有:痛经:“发病机理是由于下清赫依功能失调,致使赫依琪素运行受阻所致。赫依型体质者,宫寒者,平时或经期饮食起居不慎,嗜寒凉、涩性之品,引起巴达干、赫依偏盛为其诱发因素。”

月经不调:在经期,“不注意饮食起居,情志上遭受严重刺激,强力劳作,饮食不当,如进食过于寒凉或过于锐、热性之品,或受寒冷潮湿之侵袭,则易使三根七素失和,导致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病症。”

妇血症:“病因主要由于在月经期,尤其在产后,饮食不节,起居不当,或乱用药物和外治等,致使三根失调,影响月经,引起生殖器各种疾病。对这些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而日久延误则形成妇血病。妇血症属全身性疾病,症状表现复杂,治疗亦相对困难。所以,也有‘难病’之说。”

不孕症:“归纳不孕症病因机理是由于经期、产后生活起居不当,或因余邪未出,恶血残留,子宫结痞,血乱等疾引起月经失调而不孕;或因下身长期受寒冷潮湿刺激,子宫为寒邪所侵,从而影响胚胎之生长发育而致不孕。”

3 蒙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蒙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卷中记载有:

痛经:“对本病宜采取抑赫依、活气血,通经止痛的原则,并结合患者体质随症治疗。因血热盛而痛者,主用安坤丸;巴达干盛而痛者,主用补益还阳丸;而以合并胃痛者,佐以五味清浊散;赫依盛而痛者多以豆蔻补益散为主剂加用六味大黄散、四味苏木汤,以化瘀、行气血则疼痛消失。在内用药同时,可酌情配合热罨、针灸等外治。”

月经失调:“根据经期、经量、经色的变化,并结合全身症状及脉尿舌诊合参,进行分析判断。治疗当采取调经,截断病根的原则。蒙医认为经调则病根自除,病根去则经乱永治。”

妇血症:“坚硬妇血症的治疗,采取活血化瘀的原则。赤包子、鹿角、硇沙等分,用酒制剂内服,在疼痛部位可用谷物或盐温熨。”

不孕症:“治宜祛宫中寒邪,除病根,调经。药以补益还阳丸、豆蔻补益散,酌情选用脉泻剂、腹泻剂,以除病根;若寒盛,配合油罨为佳。亦可用妇科总剂安坤九佐适当药引予以调理。一般女子不孕多由子宫或阴道之赫依寒邪所致,因此重点祛赫依之邪,是为治疗本病之上策。”

4 讨论

传统蒙医学中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其临床表现及体征散见于“痛经”、“月经失调”、“妇血症”、“不孕症”等章节的论述中。病因机理是由于嗜食寒凉、涩性之品,经期、产后生活起居不当,或因余邪未出,或因下身长期受寒冷潮湿刺激,子宫为寒邪所侵,则易使三根七素失和,尤以下清赫依功能失调,致使血气运行受阻所致。

根据本病所导致的痛经、月经失调、不孕等,以及痛经部位固定不移、经血挟块、舌质紫黯或见瘀点瘀斑、脉涩等临床表现,以及现代医学对其局部病灶的病理变化为增生、浸润、复发、结节的认识,则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是为其病根。临床表现的小腹坠痛、痛点固定、疼痛缠绵难愈,与赫依的轻、涩、凉、坚及巴达干的重、寒、腻、固(坚)、黏特性有关。赫依的总位为人体下部,而子宫、附件位于赫依的总位,故其临床表现多为赫依病的之特性,如轻的特征则头晕目眩、睡眠不安、神志不清;凉之特征则喜暖,得热则舒;涩、坚之特征则行经不畅、腹部呈硬;而其身心沉重、多眠嗜睡、倦怠无力等症状及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病情缠绵难愈之临床特点又表现为巴达干病的,重、寒、腻、固(坚)、黏特性。盖赫依、巴达干的特性为主的多为寒症,当寒、凉性等与血液本性相反之的各种条件过多时,血的热性被压抑时易为三弊所侵害,加之长期的菅养不良、失血过多和消化三能功能亢进,均易使血液陷于衰弱,而出现头昏眼花,耳鸣,月经不调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生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疼痛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西医对其治疗主要以切除子宫为主,鉴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术后又易复发,常用药物作为术后的巩固治疗,因此,药物治疗仍占重要地位。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有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抑制排卵等,常用药物如丹那唑、内美通、GnRH-a等,但由于其副作用,通常可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直接导致骨质丢失、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对肝肾功能也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且费用高等为患者难以接受,因此有必要寻找疗效与上述药物相当,但副反应小的药物。近年来蒙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蒙医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以妇科总剂安坤丸为主,佐以补益还阳丸、豆蔻补益散、六味大黄散、四味苏木汤等,具有调节赫依琪素,通经止痛的功效,而瘀化、气血行则疼痛消失。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蒙医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方的药物成分具有消炎镇痛、调节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等多途径综合作用机制。其临床试验总结显示治疗子宫内腆异位症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痛经、盆腔包块、不孕等临床表现,近期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1]白清云,苏荣扎布,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2.

猜你喜欢

赫依蒙医经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金玉教授治疗妇赫依症学术思想整理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