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固醇激素应用方式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2012-01-24陈凤民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强的松龙强的松类固醇

王 玉 陈凤民(通讯作者)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 郑州 450003

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由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治疗原则主要是减轻局部水肿,缓解神经受压,目前多以类固醇激素配合理疗的方式为主,但是传统口服强的松疗法作用缓慢,疗程较长,甚至留下永久性后遗症,给患儿及家长带来痛苦。近年来有文献报道[1],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治疗,作用更为快速有效,然而此方法应用于儿科患者的资料十分匮乏。鉴于儿童与成人的不同生理特点,本文针对不同激素应用方式治疗儿童面神经麻痹进行临床研究,以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患面神经麻痹的儿童50例,年龄2~14岁;男28例,女12例。

1.2诊断及排除标准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单侧发病,左侧36例,右侧14例。按照House-Braekmann[2]诊断标准分级,Ⅱ级5例,仅表现为患儿抬额时额纹不对称;Ⅲ级25例,表现为患儿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对侧口角下拉,但不影响面容;Ⅳ级13例,表现为患儿面容难看,皱额不能,眼睑不能完全闭合;Ⅴ级7例,面肌仅能轻微运动,眼睑不能闭合。

所有患儿头部CT或MRI未见异常,且均排除多发神经根炎、腮腺炎或腮腺肿瘤,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3]。

1.3治疗方法本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治疗,剂量日20 mg/(kg·d),1次/d,连续应用5d后改为强的松口服并减量;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剂量2mg/(kg·d),顿服或分两次口服,连续5d后逐渐减量。2组患儿总疗程均为2周。

1.4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以House-BrackmannⅠ、Ⅱ级为面神经麻痹完全治愈标准,记录每名患儿的恢复时间,并于门诊定期随访3个月,注意观察疾病复发情况。治疗前常规行胸部正位片,排除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予以低糖、低盐饮食,必要时使用H2受体阻滞剂,同时补钾、补钙,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电解质、血压等,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TATA(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2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效果治疗组患儿恢复时间最短5d,最长29d,平均(14.08±5.9)d,治疗后2周治愈率68%;而对照组恢复时间最短8d,最长40d,平均(19.48±8.32)d,治疗后2周治愈率40%。相比之下,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14),治疗2周后治愈率显著上升(P=0.0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治疗3个月后均完全治愈,门诊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

2.2不良反应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见低钾血症、高血压、

高血糖、大便潜血阳性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因尚不明确,感染、受凉、劳累等都是其常见诱因,但是直接病因为面神经炎症和水肿。其主要病理改变有:面神经受压髓鞘损伤,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严重者水肿压迫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轴索变性,早期解除水肿可使受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而如果神经损伤后再生能力差,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目前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类固醇激素和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另一种是针灸等物理治疗,但由于操作时小儿经常哭闹不配合,故针刺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较多使用的是激素治疗。

类固醇激素(GC)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血管源性水肿的药理作用,所以在早期炎症反应中,GC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及释放,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收缩血管,从而抑制白细胞的渗出、浸润,充血水肿,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故而GC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重要方法之一[4]。但长时间大剂量应用GC往往会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如血糖升高、库欣综合征等,在实际工作中,寻求一种有效而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甲基强的松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中效类固醇激素,抗炎作用比强的松强10倍,而且半衰期长。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除具有减轻水肿的作用外,还可以抑制神经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增加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生理功能恢复,同时它对水钠代谢的影响小,不经肝脏代谢而直接对靶细胞产生作用。从药理学角度来看,甲基强的松龙的抗炎作用较强而不良反应相对较轻。此外也有文献报道[5],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还能减轻脑血管痉挛,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从而阻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近年来,甲基强的松龙在儿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结缔组织病及哮喘持续状态等,但是由于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形体还是生理病理方面都与成人不同,其在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的效果如何,国内尚未见报道。

根据本文观察结果,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起效迅速,与口服常规剂量强的松相比,治疗2周后60%以上的患儿均可恢复,平均恢复时间仅14d左右,应用此方法临床症状改善快,对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众所周知,对于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儿童而言,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机体的糖、蛋白质及脂肪和水、电解质的代谢都会受到干扰,对患儿的身高也有一定影响。而本研究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时间短,从而可更大程度地避免激素的这些不良反应;此外还可以减轻外源性激素对机体正常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即使停用外源性激素后,也尽可能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情况发生,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不增加使用期间的并发症,相对安全有效,具有更优越的临床效果。

此外在应用激素冲击治疗时,也应注意排除激素的禁忌证,在儿科领域内,常见的主要有消化性溃疡、结核及严重感染等。在病情需要时,可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禁忌证的严重程度,权衡利弊进行应用。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甲基强的松龙的输液速度不能过快,一般控制输液时间2h左右,同时严密监测患儿的血压,有无头晕、恶心及黑便等情况出现,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血糖、血压波动及消化性溃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遇到门诊患儿,需要密切跟踪随访,与家长保持联系,早期预防及发现长时间应用激素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感染、消化性溃疡、精神障碍、糖尿病、青光眼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要提高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愈率,急性期恰当地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十分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资料。

[1]Lagalla G,Logullo F.Influence of early high-dose steroid treatment on Bell’s palsy evolution [J].Neurol Sci,2002,23(3):107-112.

[2]Alakram P,Puckree T.Effects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House-Brackmann scores in early Bell's palsy[J].Physiother Theory Pract,2010,26(3):160-166.

[3]王维治 .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

[4]陈大庆,孙素文,邓江涛,等 .激素疗法在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1):62-63.

[5]沈健康 .脑血管痉挛的机制和防治[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7):481-493.

猜你喜欢

强的松龙强的松类固醇
皮损内注射强的松龙联合ALA—PDT治疗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
类固醇激素的低温等离子体质谱研究
异甘草酸镁联合强的松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低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创伤后肺脂肪栓塞的临床研究△
匹多莫德分散片防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混合制剂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止痛疗效
激素冲击治疗重症结缔组织病患者并发类固醇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拉米夫定联合强的松龙治疗乙型慢性重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