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10年关于中药药性的理论性研究及其分析

2012-01-24王磊裴丽杨云松

中医药信息 2012年1期
关键词:药性中医药中药

王磊,裴丽,杨云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药药性理论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十八反、十九畏等内容,这些理论是从中药的临床应用中总结出来的,反过来对中药的应用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的揭示中药药性的理论内涵是更好的发展中药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有益于中医学临床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近10年来展开的有关中药药性的理论性探讨十分激烈,这些研究有的从文献角度对中药药性追本溯源,有的重在理论解析,有的在探索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思路,理论的争鸣与探讨都将促进对中药药性理论内涵的深入理解。现将近年来有关中药药性的理论性研究总结如下,笔者并进行了反思和评价。

1 关于中药药性的理论研究

1.1 从文献角度挖掘药性内涵

邢玉瑞[1]从六淫为病的治则,五脏苦欲补泻,五味配伍应用,饮食五味调养4个方面分析了《内经》中对中药五味的应用。王家葵[2]等以《本草经》药物为研究样本,利用统计学原理,研究《本草经》四气与功效、药物自然属性、毒性、三品、五味等因素的相关性。郭增平[3]等从历代文献药性记述、临床应用及现代文献关于丹参四性的记载几个方面论述了丹参药性,最后总结可以看出,丹参并非大寒或大热之品,总体看来丹参四性属性应为偏寒。苗瑜李[4]等针对近年来枳实药性的寒温分歧,运用传统中医的认识方法,收集和整理古代枳实临床应用文献资料,观察考证枳实的寒温属性,结果历代传统中医的枳实应用以热证最多,其次为寒热错杂证或寒热不明显证,寒证最少。

1.2 中药药性相关理论探讨

1.2.1 摸索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思路

张冰[5]等认为,中药药性研究应遵循一个前提、三个切入点及整体关联关系探讨的思路进行,即以临床用药特点为前提,从药物固有的化学成分、药物作用的机体状态及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三要素切入。方肇勤[6]等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药性评价方法学的建立与发展3个方面讨论了中药药性研究及其方法学研发的现状,又提出了中药药性评价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应该建立和发展中药药性评价的平台。胡爱萍[7]提出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范围及重要性,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依据及实践性,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实质及应用性。王宇[8]等认为,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对中药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时,必须对这些重要概念以及形成这些概念的传统方法有深入的了解,要从比较医学、比较药学的角度,对中药基础理论进行审视,寻视现代医学与中医药学的交叉点。张养生[9]等指出,经统计发现中药药性理论存在理论上的不系统性、概念上的不一致性和实质内容的空洞现象。王建[10]等通过对目前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特定的药味与寒热药性、归经、作用趋势等构成特殊的药性系统,应利用多学科手段,开展纵、横多层次的综合性基础研究,捕捉其含共性物质基础在不同层次上呈现的生物效应信息特征,以期科学表达药性理论的内涵。唐仕欢[11]等认为,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概念和形成,对开展中药药性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指出中药药性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这一认识对明确和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1.2.2 中药药性与现代药学相关性

阎秀菊[12]描述了“四气”、“五味”作用的传统认识,还进一步介绍了“四气”、“五味”作用的现代研究情况。孙建丽[13]提出,中药所以有五味,是与药物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我们必须熟悉中药是根据其性味来说明功效的,必须与现代医药学科学结合起来。

1.2.3 关于中药四性的理论研究

王振国[14]等指出了当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微观研究,轻视宏观研究;重视局部研究,轻视整体研究;忽视文献研究;缺乏对中药四性理论及其性效发生机制的深层次探讨等。张廷模[15]等以前人实际用药经验以及部分实验研究为依据,从药材的加工炮制与配伍应用,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一药多效等方面,阐释了药物的寒热二气(即“一药二气”)客观存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相互转化,指出即使是同一味药物的寒性或热性在一定条件影响下发生变化,旨在理论上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具有相对性。李武[16]等以《中药学》教材为依据,以所载212种寒凉药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进行初步分析。邓家刚[17]等从平性药的药性定位,平性药的作用特点两方面阐述了平性药理论特点,指出平性药因其具有双向适用性,无论寒证、热证均可选用。

1.2.4 关于中药五味的理论研究

常惟智[18]指出,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五味药性理论经常产生的一些相关疑难与困惑加以阐释分析,以图对学习者有所裨益。

王华楠[19]提出,以五味配伍调五脏之苦欲补泻,复五脏生克制化,以五味配伍制六气之邪,复五行气化之平衡,以五味配伍制主药之偏,复方之整体性。赵波[20]就中药五味在说明药物功效方面的不足现象进行探索,以期客观正确地认识中药五味在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方面的价值。

1.2.5 关于中药归经的理论研究

孙敏[21]等提出,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应该坚持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发展中医药的原则;具体实验研究应在符合中医药临床实际的要求下进行;研究内容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展系统研究、综合分析研究,全面揭示中药归经实质。

1.2.6 关于中药升降浮沉的理论研究

杨晓[22]认为,大多数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明显,但有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双向性。徐海波[23]认为,中药升降浮沉具有固有性、特殊性、双向性、不显性和可变性,指出炮制与配伍是改变升降浮沉的重要因素。周刚[24]等指出,分析试错法、直观法、归纳法、演绎法、直感类比法试探法在中药传统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

1.2.7 关于中药毒性理论研究

李涛[25]等提出,中药的毒性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天性、药物本身、药物的毒副作用。有三方面特点:复杂性、相对性、可控性。刘树民[26]等指出中药毒性的研究倍受世人瞩目,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宋小莉[27]论述了中药药性中的“有毒无毒”内涵,中药“有毒无毒”现代研究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

1.2.8 中药药性理论的哲学辨析

康欢[28]等认为,阴阳学说限定了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性,而且概括了药性的阴阳属性,为药性学说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艳春[29]等从体用之概念、体用理论对本草学的影响、对中药“体用”理论的思辨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药体用说。唐仕欢[30]等在概述象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象思维对中药药性中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等形成的影响。

1.2.9 中药药性理论的逻辑学研究

苗彦霞[31]探讨了类比思维的概念、推理形式、特点,及其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对于传统中药学理论的继承、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2.10 中药药性影响因素研究

张永清[32]等探讨了不同植物或动物同一部位和同一植物或动物不同部位的药性,发现药用部位与中药药性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唐仕欢[33]等认为,药性功效的发挥是通过药材得以体现的,而药材的形成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药物生长的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

1.2.11 中药药性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探讨

朱焕平[34]论述了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基本内涵;从升降并用、浮沉并施、纯升无降、纯降无升论证了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范缨[35]认为,升降浮沉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审势择药,临床应用宜顺病位、逆病势选药;顺性选药;适时用药;舟楫载药。

2 对以上理论性探讨的反思与评价

综观以上研究,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的剖析了中药药性理论,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有深度的见解。如有学者提出了在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对中药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时,必须对这些重要概念以及形成这些概念的传统方法有深入的了解;还有学者认识到了中药药性理论存在理论上的不系统性、概念上的不一致性和实质内容的空洞现象。这些看法都是认真而客观的审视,也都是中药药性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探索出更适合于传统药性理论特点的发展思路,就必须认清其理论特质,才会事半功倍。

比如有的研究就过于侧重提出用何种手段展开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而忽略对药性理论本身进行传统文献梳理及传统文化解析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所提出的设想也只能是空谈,现代手段应用的再多、再先进,方向也是存在偏差的,所得出的结论也不会具有普遍意义。总之,笔者认为[36],不要过于盲目的开展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因为药性理论根于传统文化,带有与传统中医学相似的理论特质,应该在充分的文献梳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配合文化的、哲学的、逻辑学的角度深入剖析药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才能为探索发展药性理论的合理思路奠定坚实基础。

[1] 邢玉瑞.《内经》对五味应用的论述[N].中国中医药报,2007-1-19.

[2] 王家葵,沈映君.《神农本草经》药物四气的统计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4):246.

[3] 郭增平,王鹏,滕佳林,等.丹参寒热药性考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2):139.

[4] 苗瑜李,张增敏.枳实寒温属性的古代临床应用文献考证[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1):37.

[5] 张冰,翟华强,林志健,等.从“三要素”理念探讨中药药性之核心构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0):656-658.

[6] 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建立和发展中药药性评价平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8):629-631.

[7] 胡爱萍.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思考[J].光明中医,2006,21(10):20-22.

[8] 王宇,李祖伦.中药基础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刍议[J].四川中医,2005,23(2):4-6.

[9] 张养生,杨轶.中药性能理论的不系统性分析[J].陕西中医,2005,26(6):576-578.

[10] 王建,张廷模,曾南,等.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212-213.

[11] 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J].中医杂志,2010,51(4):293.

[12] 阎秀菊.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S1):3-4.

[13] 孙建丽.关于中药性味与现代药学的联系[J].光明中医,2010,25(9):1728.

[14] 王振国,王鹏,李峰,等.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回顾与展望[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2):94.

[15] 张廷模,王建.浅析中药药性“一药二气”说[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53-1154.

[16] 李武,周冬梅,黎跃东.寒凉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浅析[J].新疆中医药,2002,20(4):39-40.

[17] 邓家刚,秦华珍,郭宏伟.平性药药性定位及其作用特点的理论探讨[J].广西中医药,2007,30(2):32-33.

[18] 常惟智.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疑难辨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42.

[19] 王华楠.论五行理论与五味配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1):56-57.

[20] 赵波,陈守鹏.中药五味在说明药物功效方面的不足[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1):56-57.

[21] 孙敏,刘树民.基于中药归经理论现代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医药信息,2010,27(5):3-4.

[22] 杨晓.从升降浮沉看中药功效的双向性[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719.

[23] 徐海波.中药升降浮沉理论释义[J].中医药学刊,2001,19(6):558-559.

[24] 周刚,徐刚,龚千峰.浅探中药升降浮沉传统理论的形成方法—试探法[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1,24(1):15.

[25] 李涛,彭成,邓家刚.对中药毒性特点的认识[J].山西中医,2009,25(2):49.

[26] 刘树民,李玉洁,罗明媚.中药毒性研究及思路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2):21-23.

[27] 宋小莉.中药药性中“有毒无毒”问题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81.

[28] 康欢,崔撼难.论阴阳学说对中药药性理论的渗透[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616-617.

[29] 朱艳春,张素华,冯涛.中药“体用”辨[J].中医研究,2001,14(2):15.

[30] 唐仕欢,黄璐明,杨洪军,等.论象思维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6):485-486.

[31] 苗彦霞.类比思维在中药学理论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2,23(11):1029.

[32] 张永清,王振国,滕佳林,等.中药药性影响因素研究-药用部位与中药药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269-271.

[33] 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论自然环境因子变化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26-127.

[34] 朱焕平.升降浮沉内涵及临床指导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5,23(3):532.

[35] 范缨.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应用体会[J].新中医,2006,38(6):63-64.

[36] 王磊,杨云松,裴丽.近10年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实验性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1,39(6):98-100.

猜你喜欢

药性中医药中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性研究策论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