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医学专科生心理压力调查及护理引导

2012-01-24李佳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专科生五年制心理压力

李佳

五年制医学专科生心理压力调查及护理引导

李佳

五年制专科层面的医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更多的压力,并由此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失衡。本文通过对南阳医专、漯河医专、商丘医专等三所医学院校916名五年制专科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应对压力的策略、寻求帮助的行为模式等调查,试图为拥有五年制专科层面医学生的院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以便更好地引导该类大学生正确解决面临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医学专科生;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近年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医学类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五年制大专医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学习课程更重,学习时间更长,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平衡(其中有专业方向的差异存在),专科生供大于求,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内外交困之下,五年制大专医学生面临更多压力,并由此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失衡。本文通过调查,旨在较为详细地了解该类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试图为拥有五年制大专医学生的院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以便更好地引导该类大学生正确解决面临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1 压力调查

1.1 调查目的 了解五年制大专医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压力、应对压力的策略、寻求帮助的行为模式等,为拥有该类大学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解决面临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调查内容有专科生面临的主要压力,对压力的了解及态度,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等。调查工具采用自编压力调查表。该调查表包括五个因子,即主要面临的压力、对压力的了解及态度、产生压力的原因、应对压力的策略、寻求帮助的模式。每个因子设计4~6个问题,共30个问题。问题回答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

2 结果

2.1 对学生在心理上造成较大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个人前途/就业(80.7%),学业问题(78.3%),人际关系问题(53.8%),恋爱问题(39.8%),经济问题(34.2%)。

2.2“个人前途/就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上升,且个人前途/就业已成为学生心理产生压力最大的因素。说明许多大学生对毕业分配体制的改革远未适应。冷门专业的学生,担心毕业能否找到工作。分配形势较好专业的学生,又会为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而苦恼。不少大学生之所以报考专升本,往往就是因为面临择业的苦恼,为了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或者暂时回避职业的选择,不得已而为之。同时,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调整时期,转变就业观念,就业难等问题也同样对在校大学生产生压力。

2.3 学业问题仍然是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与中学相比,学习环境与方法差别大,学习压力和竞争加重。而大学生大多具有自信、好强的心理特点,同时由于肩负父母过高的期望,一些同学担心被同学超过,精神压力大,长期睡眠不足,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各种紧张症状随之产生。调查可见,“学业问题”所形成心理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这说明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大学学习适应性增强,压力逐渐减小。

2.4 大学人际关系的困惑、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个人爱好等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同时在交往知识和技能上又存在不足,造成了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惑,由此产生压力。

3 护理引导

3.1 多部门配合,做好思想工作 入学初期(第一年)组织开展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卫生讲座,要求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年级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主动关心新生的学习生活,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入学中期(二年级上学期至三年级)树立正确人生观、理想、学习动机教育,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以饱满的精神情绪和充分的心理准备投身未来的工作。

3.2 开设心理咨询门诊 校医务处一方面开展心理咨询门诊,为大学生解决不良的心理冲突、感情危机等问题;另一方面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开办心理卫生教育辅导班,由班主任、辅导员对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把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控制在萌芽状态[1]。

3.3 发挥医生心理治疗主动性 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的医术,而且要加强心理学学习,对心理障碍会分析疏导,将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降到最低,使精神疾病得以恢复,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

3.4 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 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卫生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检查每个人在大学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健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大学生极易出现心理紧张、吸烟、意外伤害,在恋爱、环境污染、不良卫生习惯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很多是“自我制造”的危险因素。而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同学们如何遏制其危害,避免这些危害引起心理失衡而带来恶果。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100

473061河南省南阳医专学生医疗保健中心

李佳

2011-12-05)

(本文编辑:车艳)

猜你喜欢

专科生五年制心理压力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高等院校医学生信息道德认知调查与分析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过图片看内心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项目效果测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