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C形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2-01-24程新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2期
关键词:骶髂导针骨盆

程新

骨盆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发生率较高,其主要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等。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和交通业的快速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盆骨骨折易导致患者出现神经血管、泌尿系统和胸腹部等的复合伤,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经过手术复位和骨盆悬吊等临床治疗,患者的骨盆功能基本能够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技术在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临床试验对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C形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C形骨盆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男34例,女26例,年龄20~60岁,平均(40.5±4.2)岁。患者致伤原因包括:摔伤7例,高处坠落伤15例,交通事故伤35例,其他3例。复合伤类型包括:神经损伤3例,尿道破损5例,腹腔器官损伤13例。骨折分型为:27例C1型,18例C2型,15例C3型。

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前,全部60例患者均在早期外固定下行骨盆正位、大重量牵引股骨髁,拍片检查入口位及出口位情况,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待患者环移位基本纠正,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再实施手术。

患者取仰卧位,术前常规消毒,行硬外膜麻醉,在髂后上棘旁约3 cm左右处行手术切口。在C形臂辅助下,垂直置入导针,直至髂骨部位。轻柔缓慢地将Sl椎体沿骶髂关节和髂骨置入。在X线辅助透视下,在Sl椎体中线处置入骨盆正位导针,骶管前方S1椎体处置入侧位导针,在骶岬的前后缘间隙置入入口位导针,在L5~Sl椎间盘下方、第l骶骨上方置入出口位导针。在小手术切口的基础上,将髂骨分离,使用套筒保护周围软组织,防止发生组织损伤。在此基础上,使用空心钻扩孔,将空心骶髂螺钉沿导针置入,依据患者的Sl宽度和骨折程度,使用l枚双侧螺丝钉固定或2枚单侧螺钉固定。所有60例患者均使用直径为7.0 mm的空心骶髂螺钉,其中40例使用2枚单纯螺钉固定,20例患者使用1枚双侧螺丝钉固定。

1.3 功能恢复训练 患者均可在手术1 d后开始进行膝关节、髋关节和床上翻身活动;手术4周后可坐轮椅;手术8周后可扶拐杖无负重下地行走;手术15周后可开始负重行走。

1.4 疗效评定标准 使用Matta标准对放射线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满意:患者骨盆后环位移程度小于4 mm;良好:患者骨盆后环位移不足10 mm但大于4 mm;一般:患者骨盆后环位移不足20 mm但大于11 mm。优良=满意+良好。使用Majeed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工作、性生活、站立恢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等。85分以上为满意,70~85分为良好,55~69分为一般,55分以下为差。优良=满意+良好。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患者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手术时间(42.3±3.1)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5±2.1)d,术中平均出血量(56.5±4.3)ml,其中,3例合并腹腔器官损伤患者手术出血量高于100 ml,其余腹腔器官损伤患者均大量出血。

2.2 治疗效果 患者放射线治疗后满意49例,良好9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6.7%。临床疗效满意46例,良好11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5%。

2.3 随访结果 术后对患者实施12~18个月不等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6±3.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轻微的骶髂螺钉松动问题,其中,1例骶髂螺钉偏离中线,2例术后骶髂进入了L5~S1的椎间间隙,其他所有患者骶髂螺钉均良好固定,且位置满意。

2.4 功能恢复效果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的功能恢复性训练,骨盆功能均良好恢复,57例重新恢复正常工作,其余3例由于疼痛问题需要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3 讨论

3.1 C形骨盆骨折特征 骨盆骨折主要包括A、B、C三种类型,最为常见的是C形多侧或单侧的趾骨骨折,且在垂直和旋转方向上的稳定性较差,其中,C3型骨折主要是双侧损伤,并伴有髋臼骨折;C2型骨折主要是双侧不稳定型骨折,且伴有髋骨内旋和挤压损伤;C1型骨折主要是髂骨骨折,但无骶髂关节损伤[1]。

3.2 术前评估和处理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因为C形骨盆骨折通常伴有不同类型的复合伤,且具有较强的隐藏性,所以,在实施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骨折类型和程度实施全面系统的处理和评估[2]。脏器损伤和休克会显著增加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早期救治,包括建立静脉通道改善休克症状,及时使用骨盆固定带和腹带进行固定,保持呼吸道畅通,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3]。通过X线和CT等辅助性检查,了解患者的骨折类型和性质,并实施对症的牵引等纠正措施进行治疗,待患者环移位基本纠正,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再实施手术[4]。

3.3 C形臂巩固手术效果 骶髂螺钉固定术虽然能够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手术创伤,缓解术后痛苦,并显著降低传统手术治疗所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是手术治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像学引导效果的影响[5]。但使用C形臂X线机进行辅助引导后,术者能够对骨盆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能够保证导针放置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术者能够对螺钉的定位情况进行明确的观察,并进行及时的纠正,有助于防止螺钉错位和偏移问题的发生,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6]。

综上所述,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联合C形臂治疗C形骨盆骨折,具有手术创伤较小、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且治疗效果满意等显著的优势,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1]王亮.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3):202-203.

[2]邓少林.骨盆C型骨折的手术重建[J].西南军医,2009,11(2):175-176.

[3]孔建中.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骨纵形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0,26(6):410-411.

[4]陈红卫.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6):444-445.

[5]宋世峰.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1):1191-1192.

[6]代飞.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J].重庆医学,2007,36(11):1026-1027.

猜你喜欢

骶髂导针骨盆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激光定位导航系统用于辅助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置入术的实验研究
一种新型股骨头髓钉倾斜角测量器的设计
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