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2012-01-20赵宇宏曹县妇幼保健院山东菏泽274400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神经节脑病组间

赵宇宏曹县妇幼保健院,山东菏泽 274400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赵宇宏曹县妇幼保健院,山东菏泽 274400

目的观察并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NBN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神经节苷脂组患儿心NBNA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神经节苷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安全性

笔者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探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临床诊断标准。全部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和神经节苷脂组(55例)。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临床分级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降低颅内压,解除痉挛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20 mg/d静脉滴注,疗程为10 d。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主要包括活动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及原始反射等项;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儿临床疗效判定依据吴希如,秦炯主编《儿科学》(第一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级;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消失情况,NBNA评分改善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

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s)

表2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颅内压 神经反射 意识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组55 55 9.3±1.5 6.0±0.9 11.5±2.7 7.2±1.4 5.5±1.2 3.7±0.6

2.3 2组患儿治疗前后NBNA评分比较

2组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神经节苷脂组患儿心NBNA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 0.05);见表 3。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NBNA评分比较(±s)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NBNA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NBN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组55 55 20.3±7.0 19.6±6.5 32.1±9.4 37.2±10.8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作为儿科常见神经疾患之一,是指由围产期窒息诱发的新生儿脑部缺血缺氧性综合征,其发病急重,临床致死致残率高,临床报道显示[5],患儿残疾率可达20%~25%;其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阐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神经节苷脂组患儿心NBNA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综上所述,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100.

[2]胡亚美.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4-430.

[3]徐彦,李作吉,董玉珍.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230-231.

[4]卢明成,李慧中,辛喜勤.神经节苷脂及高压氧续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73-74.

[5]孙永法.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34-135.

[6]金小兰,谭玮,曾辉明,等.泊拉坦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2):50-52.

[7]龙桂芳,冯奔红,余国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应用价值初探[J].中国小儿血液,2005(4):69-70.

R722

A

1672-5654(2012)08(c)-0094-02

2012-07-21)

猜你喜欢

神经节脑病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