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整合数学时空初探

2012-01-22肖智慧崔允文龚慕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时空血压高血压

肖智慧,崔允文,龚慕辛

高血压,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肾功能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一个迄今尚未认知清晰的复杂非线性多元命题。既是病因,又是结果。高血压妊娠、妊娠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病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足以显示其复杂性。

1 高血压认识的新角度

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空间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还有时间因素在起作用。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的高血压,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本文主要探求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很可能就是一种内外时空-空时数学整合进化适应对称失衡引发的病征。随着系统内外、表里物质能量信息的分合、合分,整体局部、局部整体的相互变换,血压也就表现出相应的正常或异常的动态变化,这就是最深层的本质。因此,引入整合数学时空理念研究高血压可能有望求解成功。崔允文等[1,2]2008年提出的整合时空生物学和医学及2009年提出的整合数学时空临床医学构思、理念值得关注。

2 高血压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地球宇宙自然系统存在整合数学时空结构功能。相对应,生物(人)系统也存在整合数学时空结构功能。血压受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动、流、变。有必要指出,血压的动流变并不只限于节律性(有序变动),还存在无序性和混沌性。祝世讷[3]指出:“人的疾病不仅发生在结构、功能上,还有更深层内涵,即有序性。有序度的下降、失序则为病。人体的自组织机制和能力是支配健康疾病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医学系统提出‘治疗深度’问题,认为病变有不同层次、有不同深度,最深度的病变是人体自组织机制和能力的异常;治疗也有深度,最深度是依靠、调动、发挥人体自组织机制和能力进行自我防治”。可以这样认为,人体血管的自组织机制和能力是支配血压的“一只看不见的手”。高血压的形成是血管内外压力的不平衡超过血管的顺应性,是内外时空-空时数学整合的进化适应对称遭破坏的结果。目前已证实,对血压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种族、遗传、饮食(食盐、脂肪摄入)、肥胖、精神心理、生活习惯(休息、运动)等。提示该病的复杂性、多元性。

研究发现,人体最短的血压周期变化是随心率的变化,其次是伴呼吸的数秒钟变化(吸气时稍低,呼气时稍高,呈10 s~20 s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对正常人24 h动态血压(ABPM)观察,正常人昼夜血压典型周期曲线形式呈“两峰一谷”的“长柄勺”形状,即08:00~10:00、17:00~18:00血压最高,达到峰值,到午夜00:00~03:00降至最低谷[4]。正常人平均夜间血压低于白天,降幅在10 mm Hg~19 mm Hg(变化以收缩压较明显),夜间血压下降率(夜间血压下降率=日间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日间血压平均值×100%)≥10%且<20%的现象,属于正常生理波动,称之为杓型血压。非杓型是指夜间平均血压与白天血压比较降幅小,通常在10 mm Hg以下,昼夜差值百分比<10%,可视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还有少数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超过20%,为超杓型。后两种均为异常血压节律[5]。何野雄平[6]指出,杓型血压的24 h波动与心率及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相一致,受精神和身体活动影响较大。夜班工作者的血压24 h波动则相反,夜间高,昼间低。另外,自主神经障碍、肾上腺疾病、肾衰竭及部分高血压患者等,其24 h变动减弱或消失。同时,血压还存在周、月、年节律性波动。如以周为单位的血压波动与精神和身体活动有关,工人的血压常表现为一周中的中期高,周末低;女性的血压普遍与月经周期有关,呈约1个月的周期变化,月经开始后血压轻度上升;以年为周期的血压波动,冬季比夏季要高。

时间固然重要,空间也很重要,时空-空时数学整合更加重要。张克镇[7]指出“人体任何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正常空间的参与,空间正常,是健康的基础,忽略了空间概念的医学是先天不足,充满缺陷的,很多疾病,往往因人体空间障碍所致”。

近年来,关于地理、气候等环境空间因素与血压间的关系已引起学术界重视。有研究显示,低海拔地区高血压的检出率较高海拔地区低,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居民血压会高于居住在海平面的居民;寒冷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寒冷可引起血压升高。尚磊等[8]对2001年全国应征男青年血压资料进行了空间局部内插分析(即在有限区域内利用现有数据以了解整体特性的最优无偏估计方法,该方法强调了高血压在不同地理环境分布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全国应征男青年高血压检出率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分布特性。其空间分布图显示,高血压检出率呈片状分布,检出率较高的北方地区以河北、山东、北京为中心,南方以广西为中心。东北地区舒张压偏高的检出率较其他地区高;以山东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和以广西为中心的两广地区收缩压、舒张压偏高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科学研究的宗旨,就是与探求事物的“实在”逼近。时间在动流变,空间在动流变,物质能量信息在时空-空时中数学整合动流变。从时空-空时数学整合中解读事物奥秘可能是最佳选择,即探求高血压的整合数学时空解。正常与异常,取决于系统内外时空-空时数学整合的进化适应对称和谐。

3 血压时空-空时数学整合的思考

血压表证的本质,学界说法尚未一致,有人认为,受控于遗传基因,也有人认为,环境因素也很关键。试图简单地用遗传解释高血压的发生或者以环境空间因素来说明高血压成因都是行不通的。环境空间和遗传虽然一样重要,但是时间亦不可遗忘,必须整合应对。我们倾向这样的认知:遗传基因的表达、作用由级联反应方式的调控网络决定,空间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的数学整合是关键。也就是说,遗传基因是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空间和时间两要素的数学整合,更确切地说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其发病遵循着内外时空-空时数学整合的进化适应对称是否和谐。研究发现环境因素有:高盐低钾饮食、过量饮酒、吸烟、超重或肥胖以及精神应激等。遗传因素对个体血压变化的影响占所有影响因素的30%~50%。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对EH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国内外研究者已证实基因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发现了多个EH候选基因,如水盐代谢相关基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等等,证实了遗传因素在EH发病中的重要作用[9]。但有必要指出,应对遗传因素切勿把着眼点全放在染色体基因上,表观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也属遗传学因素,而且,可能还存在一些未知遗传基因(非染色体基因)。传统经典的遗传因素有点简单化了,必须给予修正。此外,基因所处的空间环境和时间表达顺序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讨血压必须从时空-空时数学整合考虑,否则将顾此失彼。

现有的认知还不能轻松地破解高血压这道难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道题一定会有一个整合数学时空解。现在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整合数学时空时代的边缘。汤普森《生长与形态》指出“生命是建立在物质世界的数学模式基础上的。生命世界在形态、结构、图案、行为、相互作用以及进化等方面都运用了数学规律。我们探索的是一个充满数学概念的未知空间,这些重要数学概念可以很好地描述涌现的特性……”[10]。伊恩·斯图尔特强调“生物的外表和内在不管多么复杂,大多可以归属几何。生物发育过程的控制包含着遗传学和数学两方面因素。感觉系统有着非常明显的数学结构……模式的改变源自于分歧现象的数学原理”[10]。数学无处不在,万物皆数。解读事物本质,必须空间时间并行整合思考,空间和时间是完整的统一体,不可分割。空间中的时间,时间中的空间不能漠视,时空-空时数学整合尤为关键。

4 高血压诊治、预防与时空-空时数学整合

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疾病症状。我们认为,它或许是内外时空-空时数学整合竞争适应性对称失衡的表征或症状。这里所指的内外时空-空时,包含人体系统内与系统外的,也包含人体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及之内的时空-空时物质、能量、信息动流变的对称合拍或失衡。血压系统的正常动流变有利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已不容置疑。长期的进化适应对称,造就了一个特定的动流变阈值(适度振荡),超越这一适度,系统就受到冲击,出现进化适应对称失衡,靶器官就会受到冲击,显示为“病态”,如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甚至消失(即非杓型)使靶器官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血管的弛张作用减弱,造成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增多,靶器官损害加重。严重时系统将“停摆”,面临死亡。

血压的变异是内外因素如种族、生存环境、性别、自律神经系统的张力、血管活性因子以及血液和肾脏等时空-空时数学整合的结果。多数个体的血压呈现晨起升高、餐后小幅降低,夜间睡眠时明显降低(杓型)。在某些病理生理情况下,如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和顽固性高血压等,夜间血压的降低程度减少(非杓型),甚而反转(反杓型)。血压的这种非杓型改变是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脑血管病、心力衰竭、血管性痴呆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由非杓型转为正常杓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1]。

时空-空时数学整合治疗是高血压防治趋势,然而临床对高血压时空-空时数学整合的研究和应用少之又少。经过半个世纪对高血压强化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的进展,高血压防治已经从单纯血压控制走向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治。这一趋势反映在高血压防治的目的、指南的制定,高血压分类或危险分层及联合治疗等几个方面。趋势是如何将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防治整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分散考虑血压、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等的治疗。2009年美国高血压指南重新将血压的分级改为高血压分期,就是这一努力的体现。对高血压、高血脂不再单纯强调目标值越低越好,而是改善高血压、高血脂整体防治框架,适当联用不同领域药物的降压降脂并行思路……[12]。提示我们提出高血压的整合数学时空解这一构思思路是逼近“实在”的,对高血压的认识必须走进整合数学时空生物学和医学构架中,才能够洞悉一切,解决存在问题。道理很明确:高血压本质上就是一种内外时空-空时数学整合进化适应对称失衡的表征。欲有效彻底解决,只能在整合数学时空构架中寻觅。特别是数学这一要素,有赖多学科协同攻关。

5 小 结

高血压不是一个简单、线性、一元命题,而是复杂、非线性、多元命题。求解高血压,有必要借助多学科成果的整合,有必要借助数学整合和时空-空时适应性对称和谐概念。物质能量信息在时空-空时数学整合的进化适应性对称和谐是的核心,和谐则正常(健康),不和谐(对称失衡)则异常(疾病)。

高血压的数学时空整合治疗将改变了过去“一种药物适宜于所有人”的传统观点,具有建立在时空整合基础上个体化用药的临床价值。但是,高血压数学时空整合若想真正用于临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同道共同努力。

[1]崔允文,王蕾,李明,等.整合时空生物学和医学[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0):10-12.

[2]崔允文,王蕾,唐佐青,等.整合数学时空临床医学[D].2009全国时间生物学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152-156.

[3]祝世讷.系统医学新视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6.

[4]潘华林.高血压病的时间药物治疗学的商榷[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5):785.

[5]郭新胜,孙留涛.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1.

[6]何野雄平.高血压与生物节律[J].日本医学介绍,2000,21(2):50.

[7]张克镇.生命空间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1-5.

[8]尚磊,李沪建,徐勇勇,等.运用空间局部内插研究我国应征男青年高血压的地区分布特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00-102.

[9]张平.抗高血压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23(7):2221-2222.

[10]伊恩·斯图尔特.第二重奥秘——生命王国的新数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9-26;194-225.

[11]刘治全.关于降压药给药时辰的问题[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0,18(8):701.

[12]张连杰,徐俊波.高血压防治的趋势与思考[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001-1005.

猜你喜欢

时空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跨越时空的相遇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镜中的时空穿梭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