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分析

2012-01-17历淑娟霍立巍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尿酸

王 辉 历淑娟 霍立巍

(天津市北辰医院 天津 3004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它与老龄、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早期鉴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对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新的危险因素相继引起人们的重视。高尿酸(UA)血症与心血管病发生相关。但其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尚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讨血UA与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患者234例,其中男124例,女110例,平均(67.36±23.68)岁。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75)和非冠心病组(n=59),再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68例、双支病变组56例和三支病变组51例。入选者均排除痛风、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结缔组织疾病、重度肥胖和明确肿瘤病史的患者,且患者3个月内未服用利尿剂及降低血尿酸药物。住院期间询问吸烟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详细记录各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病史等见表1。凡入选人群均排除药物干扰后空腹12h抽血,采用氧化酶法测定空腹 UA含量(正常值:男性 180~440umol/L女性 150~350umol/L),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常规进行右前斜加足位,左前斜加头、足位,后前位加头足位投照,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指标采用±s表示,对所分析变量两组间进行t或t'检验;多组间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在方差齐的基础上进行方差分析,若有显著性意义则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用F+q检验)。

2 结果

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关系见表1。结果显示,CHD组血尿酸浓度,高于非C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中,各组血尿酸浓度均大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内各组两两比较,单支组与双支组血尿酸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多支组血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尿酸浓度呈正相关。

表1 冠脉狭窄不同程度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测定结果(±s)

表1 冠脉狭窄不同程度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测定结果(±s)

注:非CHD组与CHD组比较,*P<0.01;单支与双支组比较,**P >0.05;多支组与双支及单支组比较,#P <0.05

组别 男/女(例数) 平均年龄(岁 ) 血尿酸水平(μmol/L)非CHD组26/33 63.7 ±10.2 308.1 ±67.7 CHD 组 98/77 58.7 ±10.8 353.6 ±67.5*单支病变 39/29 58.4 ±11.4 330.8 ±59.7**双支病变 32/24 61.2 ±10.3 362.4 ±60.1多支病变 27/24 63.2 ±11.2 370.0 ±74.6#

3 讨论

尿酸是通过黄嘌呤脱氢酶或黄嘌呤氧化酶降解嘌呤形成的,尿酸作为核酸代谢产物,其中约有75%经肾脏排泄,25%经消化道排泄,在血中溶解饱和度有限,当尿酸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时,都会引起血尿酸升高,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Freedman[1]等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增高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与冠心病的病死率呈正相关。Framingham研究[2]结果显示,尿酸升高与女性发生冠心病、心血管疾病死、全病因病死危险性相关,但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这种相关未达显著性。然而患痛风的男性,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60%,这种风险的增加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提示尿酸水平最高的患者或尿酸代谢损害最重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大大增加。刘剑[3]等对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血UA水平的研究显示,血UA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有显著相关性,血UA在冠心病患者升高,且随着冠心病病变范围的扩大和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加,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芝加哥心脏研究[11]、美国第一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 研究)[1]和 MONICA 研究[12],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利尿剂使用后发现,无论性别,尿酸是普通人群全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每升高59.5umol/L(1mg/dL),死亡危险性男性增加48%,女性增加l26%。血尿酸>357umoL/L(6mg/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3,14]。高尿酸血症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发挥效应可能机制有:①基础研究表明尿酸在体外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尿酸盐结晶可以沉积在血管壁,损伤血管增加血小板聚集,尿酸盐结晶可以沉积在血管壁,损伤血管内膜,还可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4]。②高血尿酸与循环内皮素浓度增加有关[5],而且主要位于心血管系统的血管壁,特别是内皮产生尿酸[6],诱发和加重冠心病的发生。③另已发现血尿酸结晶可以衍生炎症反应,而炎症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起重要作用[7,8]。④尿酸是内源性抗氧化剂之一,升高的尿酸水平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9],脂质过氧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之一,冠心病患者由于严重的动脉硬化导致血UA增高,这说明机体抗氧化能力代偿性增加,使得血UA水平增加。⑤高尿酸血症也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个标志,常合并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和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等这些疾病,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肾脏对尿酸的清除率,继发血尿酸水平升高。当高尿酸血症并发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其他危险因素,可进一步加剧血管内膜损害,更易导致冠心病。尿酸可能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心血管系统[1,10]。本组统计结果显示,CHD组血尿酸浓度高于非CHD组,而且血尿酸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增加而升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呈正相关,血尿酸可作为衡量冠心病冠脉病变发展程度和预测冠心病预后的观察指标。我们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有明确的关系,且血清尿酸浓度是代表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综合以上结论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可以通过监测血尿酸、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调整饮食防止过胖、多饮水或应用减少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等方法控制血尿酸水平,通过这些方法能更好地改善CHD患者的预后,减少或减缓CHD的发展,降低CHD的病死率。

[1]Freedman DS,William son DF,Gentr EW,et a1.Relation of serum acid to mortality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The NHANNESI Eoidemiologic Foll- ow - up study[J].Am J Epidemiology,1995,141(7):637

[2]BruceF,MartinG,WilliamB,et al.Serum uric acid and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Annual of Journal Medicine,1999,131:7

[3]刘 剑,雷 寒,覃 数,等.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8):604

[4]Levine W,Dyer AR,Shekelle RB,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11.5 year mortality of middle-aged women:findings of the Chicago Heart Association Detection Project in Industry[J].J Clin Epidemiol,1989,42:257

[5]Meisinger,Christa,Koenig,Wolfgang,et a1.Uric Acid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dependent of Systemic Inflpammation in Men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The MONICA/KORA Cohort study[J].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2008,28(6):1186

[6]Waddington C.Elevated uric acid can raise risk for CHD[J].Cardiol Today,1999,2:15

[7]Beevers DG,Lip GY.Is uric acid really an independent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J].Lancet,1998,352:1556

[8]邱朝辉,曹 奕.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1,28(1):10

[9]Seinberg HO,Brecblel G,Jobonson A,et al.Tnsulin nmediated skeletal muscle vasodilatation is nitric oxide depedent[J].J Clinin vest,1994,94:1172

[10]Becker BF,Toword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uric acid[J].Free Radic Biol Med,1993,14:615

[11]Fuster V,Badiman L,Badimon JJ,et al.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the alute coronary syndrome[J].NEng J Med,1992,326:310

[12]张赛丹,杨天伦,唐红专,等.冠心病与血尿酸的水平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8):30

[13]Ward HJ,Vri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Lancet,1998,352(3):670

[14]Wannamethee SG,Shaper AG,Whincup PH,Serum urate and the risk of maj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e[J].Heatr,1997,78:147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喝茶能降尿酸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