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心性穿刺内瘘动脉端对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2012-01-17苏雅平赵会文张美岩李媛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心性内瘘动静脉

苏雅平 赵会文 董 军 张美岩 李媛媛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唐山 063000)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穿刺失败可导致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影响患者透析充分性。为了探讨更好的穿刺方式,我们分别采用向心性穿刺内瘘动脉端和原始离心性穿刺的方法,比较其对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维持性透析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5~80周岁,平均60.2周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6~82岁,平均60.8岁。两组平均年龄、透析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内瘘均为成熟的自体动静脉吻合瘘,穿刺采用16号JMS穿刺针,透析使用瑞典AK95S透析机及德国费森尤斯4008B透析机,透析液为碳酸盐透析液,透析时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全身肝素化,透析过程中不追加肝素。透析结束针眼处覆盖创可贴,外用灭菌特制棉球弹性绷带压迫止血。两组患者透析均为2~3次/周,每次4小时。

1.2 方法 对照组由内瘘近心端向心性穿刺静脉,再在远心端离心穿刺动脉。观察组均采用向心性穿刺,两组患者均由穿刺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操作,拔针和压迫止血方法相同,动静脉端相距>8cm,动脉端距吻合口>5cm。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内瘘在10个月同等时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假性动脉瘤、内瘘狭窄、阻塞以及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表现为穿刺点附近血管膨出、扩张,直径>1.5cm,内瘘狭窄表现为血流量较原来减少,瘘口处听诊有非连续性收缩期粗糙及高调的血管杂音,内瘘阻塞表现为血流量不足,瘘口听诊杂音明显减弱或消失,触诊震颤消失,皮下血肿表现为穿刺动静脉时皮下淤血[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处理,两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假性动脉瘤、内瘘狭窄、皮下血肿发生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例,%)

3 讨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与否是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吻合部位多选用远端的桡动脉与头静脉或贵要静脉的吻合。恰当的穿刺方式可直接影响到内瘘的使用寿命,而熟练正确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维持内瘘的高开通率[2]。传统的离心穿刺方式在透析中由于血泵流速作用,致使在血管内血流方向穿刺针斜方向形成冲击力和吸引力,长期冲击和吸引,容易造成血管壁受损,血管壁易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另一方面受损的血管壁逐渐扩大,形成膨出的血管瘤,血管瘤内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内瘘阻塞。而且穿刺点在内瘘血管壁处产生一个与血流方向相反的小活瓣膜,每次透析结束时压迫止血困难,容易形成皮下血肿。而向心性穿刺动脉端,穿刺点在内瘘血管壁处产生的小活瓣膜与血流方向一致,在每次透析结束拔针时,血流自动将小活瓣膜与血管吻合,易于压迫止血,减少了皮下血肿的发生。穿刺点愈合后血管壁光滑,不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减少内瘘狭窄及闭塞的发生[3],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本研究发现,向心性穿刺动脉端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离心穿刺法,有效地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自向心性穿刺动脉端,操作护士容易掌握进针角度和力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避免反复穿刺,且拔针时容易压迫止血,避免反复穿刺引起血肿,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1]朱伟萍.向心性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观察[J].天津护理,2010,18(6):314

[2]王文娟,吴春燕,应英娟,等,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80

[3]王雪梅,邢淑巧,牛兆青.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对再循环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2A):342

猜你喜欢

心性内瘘动静脉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