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胛骨松解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2012-01-16孙戴林德快林建强

颈腰痛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肩胛骨外展肩周炎

孙戴,林德快,林建强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全军创伤康复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7)

肩胛骨松解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孙戴,林德快,林建强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全军创伤康复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7)

目的 观察肩胛骨松解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为推拿组,B组为关节松动术组,C组为肩胛骨松解法结合关节松动术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0 d后,3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C组下降更明显(P<0.01),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关节活动度测定,3组患者肩关节角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3组患者肩关节内旋、外旋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外展的活动范围明显优于A、B两组(P<0.01),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肩胛骨松解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

肩关节周围炎;肩胛骨;关节松动术;松解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五十肩”、“冻结肩”,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患者以肩关节疼痛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本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疗效各有报道,本研究采用肩胛骨松解法结合关节松动术与传统中医推拿、西方关节松动术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9-2011-08在我院门诊肩周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推拿组(A组)、关节松动术组(B组)、肩胛骨松解术组(C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诊断标准,患者症状包括肩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其肩关节内收、外展、背伸及旋转功能均明显受限,经肩部X线片体格检查后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

1.3 治疗方法

A组:采用中医推拿治疗,患者取坐位,放松,术者站于患侧,患者上肢搭于术者大腿上,先施滚法于肩背部及三角肌、冈下肌、小圆肌,以患者局部皮下有微热感为度,然后采用一指禅配合弹拨手法在肩井、肩贞、肩髃等穴和压痛点进行横向弹拨,以患者局部酸胀能够忍受为度,接着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肩关节,另一手摇患肢被动活动肩关节,然后朝肩关节各个运动方向行扳法,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最后施以拍法、抖法结束推拿手法的治疗。1次/d,每次治疗20 min,10 d为1个疗程。

B组:采用肩关节松动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施以关节松动术,包括盂肱关节分离牵引,长轴牵引,向头侧滑动,前屈向足侧滑动,外展向足侧滑动,前后向和后前向滑动,侧方滑动,外展摆动,水平内收摆动及内外旋摆动。1次/d,每次治疗20 min,10 d为1个疗程。

C组:在关节松动术的基础上加上肩胛骨松解法[2],患者取健侧卧位,施术者站于其身后,右手插入患侧腋下,把握肩关节上缘(肩峰端),左手虎口把握肩胛骨内侧缘及肩胛下角处,双手同时对肩胛骨进行上提、下降、前伸(内收)、后缩(外展)、上回旋、下回旋等,持续约3 min;施术者立于患者前方,患者的患手搭于施术者肩膀上,施术者双手把持肩关节内侧缘,依靠自身重量及随着患者呼吸,逐渐将肩关节向头上方拉伸至最大限度,并随拉伸方向推复肩关节内侧缘,持续约3 min,最后在患侧肩胛骨周围软组织疼痛及粘连处进行滚、揉等约2 min。1次/d,每次治疗25 min,10 d为1个疗程。

1.4 评定标准

3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定,疼痛的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肩关节活动功能通过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和外旋的角度来测定。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C组下降更明显(P<0.01),A、B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关节活动度测定方面,3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3组患者肩关节内旋、外旋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的活动范围明显优于A、B 两组(P<0.01),B 组优于 C 组(P<0.05)(见表3)。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aP>0.05;A组与C组治疗后比较,bP<0.01;B组与C组治疗后比较,cP<0.01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8.4±2.1 3.2±1.1*ab B 组 7.9±1.8 3.5±0.7*ac C 组 8.3±1.5 2.0±1.1*bc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s,°)

组别 前屈 后伸 外展 内旋 外旋A 组(n=30)治疗前 102.3±18.7 15.6±7.9 64.7±23.8 12.7±6.4 15.4±9.0治疗后 122.8±20.7 30.6±12.3 90.7±15.8 30.7±12.9 37.6±15.2 B 组(n=30)治疗前 107.6±21.4 17.8±8.2 62.8±19.4 16.4±10.2 17.4±9.8治疗后 141±15.8 40±15.7 113.4±17.5 32.8±14.8 39.5±17.6 C 组(n=30)治疗前 101.5±25.2 13.7±9.1 67.5±18.6 15.4±7.8 19.5±7.7治疗后 163.6±14.1 47.3±7.8 132.7±21.2 36.8±6.4 46.4±9.1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形成关节囊内外粘连,阻碍肩关节的活动。传统的中医推拿手法主要以放松软组织和骨关节运动为主,侧重于松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对于病情较严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往往不能忍受手法在松解粘连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且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但滚、点、揉、按等手法能起到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促进肌腱韧带的修复等作用[4]。

关节松动术为西方现代康复技术中的基本技能,是用于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僵硬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手法操作技术。关节松动术是以关节运动学为基础,采用关节面的滑动、滚动、旋转及分离等基本手法,在松解过程中患者感到无痛或疼痛程度很低,容易配合完成。其作用有[5]:①恢复关节内结构的正常位置,从而恢复无痛、全范围的关节运动;②刺激滑膜液流动,提供并改善软骨的营养,以减轻关节软骨的萎缩;③关节固定后,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内粘连,韧带及关节囊挛缩,关节松动术可维持关节及周围组织的延展性和韧性;④关节受伤或退化后,本体感觉反馈将减弱,影响机体平衡反应,关节松动术可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有关姿势动作的感觉信息。

关节松动术结合肩胛骨松解法是在关节松动术基础上的一种改良方法,在做完关节松动手法以后,重点对肩胛骨周围的软组织进行松解。肩关节是人体全身中最灵活的关节,能向各个方向运动,而在完成这些运动过程中往往也同时伴随着肩胛骨向各个方向运动,协助肩胛骨运动的这些肌肉,如胸小肌、前锯肌使肩胛骨前伸,斜方肌、菱形肌使肩胛骨后缩,肩胛提肌、菱形肌、斜方肌上部使肩胛骨上提等。而这些肌肉都是起于躯干、止于肩胛骨的,对肩关节的运动及稳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肩胛骨松解法除了考虑到了肩袖肌群对肩关节的运动和稳定作用外,还考虑到了肩胛骨周围肌群的作用,因此在治疗上更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改善了肩关节的活动度。

[1] 郭长发.肩周炎的诊断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3.57-58.

[2] 毛慧燕,车世钦.肩胛骨松解法治疗慢性肩周炎的康复疗效[J].中国康复,2006,21(5):321-322.

[3] 缪鸿石.康复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67-1168.

[4] 杨莉丽,宁慧,高长明.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J]. 颈腰痛杂志,2005,26(6):468-468.

[5] 李净潜,房钢,王涛,等.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25(7):128-129.

The effect of scapular solution combined with mobilization of joint o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SUN Dai,LIN De-kuai,LIN Jian-qiang
(The Trauma Rehabititation of PLA,Hangzhou Sanatorium of Nangjing Military Region,Hangzhou Zhejiang,310007,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capular solution combined with mobilization of joint on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Methods9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B and C(30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A

the massage,group B received the mobilization,while group C received scapular solution combined the mobilization.We compared the pain grade and ROM of the shoulder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After 10 days treatment,in the first hand,the VAS grade of all groups was decreased,while that of group C was obviously down(P<0.01).ConclusionScapular solution combined with mobilization of joint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scapular;mobilization of joint;solution

R686.7

B

1005-7234(2012)01-0045-04

2011-10-22;

2011-11-20

孙戴(1984-),男,浙江籍,医师

研究方向:康复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

林建强

电 话:13777371877

电子信箱:sundaitcm@yahoo.com.cn

·讲 座·

猜你喜欢

肩胛骨外展肩周炎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先天性高肩胛症1例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肩胛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