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心理疏导以提高HIV/AIDS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2012-01-09张祖英谭云鹏李广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艾滋病依从性中医药

张祖英, 谭云鹏, 李广文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 云南 文山 663000﹚

本院于2005年9月~2009年12月31日,开展中医药治疗HIV/AIDS工作,共收治了经CDC确认的HIV/AIDS患者249例,均为门诊病例,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和不可治愈性,艾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依从性问题,本治疗点通过160例患者进行积极的依从性和人为关怀,提高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保证了治疗措施的实施,对提高治疗效果产生了重要作用,对其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治的249例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在多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0±7.93;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其中男159例,女90例,男:女为1.77:1;感染途径输入血制品1例(0.40%),性传播104例(41.77%),静脉吸毒102例(40.96%),原因不明42例(16.87%),患者的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2例(4.82%),高中68例(27.31%),初中105例(42.17%),文盲64例(25.70%)。总体看出,HIV/AIDS患者的文化水平偏低,从患者职业分布情况无业127例(51.00%),农民70例(28.11%),教师4例(1.61%),个体户9例(3.61%),驾驶员8例(3.21%),工人18例(7.23%),公务员12例(4.8%),退休1例(0.40%),可以看出患者主要分布在无业人员和农民中。

笔者把249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60例,男110例,女50例,对照组89例,男49例,女40例,研究组采用健康行为指导,方法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在患者入组治疗时,每月1次的随访中,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疗效做一个全面的评价,时间约30 min,每次健康行为指导均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只在入组治疗时进行。

患者脱失结果显示如表1。

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 方法

(1)首先让每位入组治疗的患者签定一份知情同意书,表示他自愿接受中医药治疗。

(2)所入选的患者都是经疾控中心确认的HIV/AIDS患者,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患者性别比例情况,患者感染途径,患者文化程度情况进行如实登统,并对脱失患者脱失的原因进行分析。

(3)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均经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心理学培训,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并以身作则,不歧视艾滋病患者。

(4)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上级部门允许,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感染者的档案资料、随访内容及个人隐私。

(5)心理沟通的环境要求: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保持环境安静,一对一单独交流,对其保密隐私,给患者恰当的称呼,尊重他(她)们的人格,得到他(她)们充分信任,说出心理的一切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行为指导。

(6)情绪疗法:帮助患者认识消极的态度是不利于健康的。因此,要积极分析对策,耐心说服,并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对症状及检查结果,即使轻微的好转都要告诉患者,并与其分享快乐,使患者养成积极向上的情绪,缓解心理困扰。

(7)具体方法:对特殊的患者笔者采取个体针对性指导。如吸毒患者,主要在戒断毒隐及用美沙酮替代方面做引导;对母婴阻断成功的家庭,教会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好孩子;夫妻双方一方HIV抗体阳性,另一方未感染的,指导他(她)们正确使用安全套;对因感染HIV而造成离异的,鼓励他(她)们从艰难困境中站起来。

(8)健康行为指导具体步骤:一是对开始服药的患者,笔者都将用1~2 h的时间,针对患者急需了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治疗现状,国家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实施背景和意义进行耐心细致的介绍。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临床医生24 h开通服务咨询电话,为患者随时解答和解决治疗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三是与患者交朋友,推心置腹的与患者交流沟通,生活上有什么不顺,服药后有什么不适,都可以电话联系,尽可能的帮助解决。四是鼓励患者勇于面对现实,告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不是艾滋病患者,不会立即发病死亡,在若干年内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为保护家人,过性生活的时候坚持使用安全套。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剃刀、牙刷等,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血液、性关系、母婴传播外,彼此间横向传染的机会几乎为零[1]。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负责任的行为才能为自己赢来尊严。五是每月进行1次随访,对患者服药后的疗效做个评价,并让患者明白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致死性疾病,但可以通过治疗把它转化为慢性病,只有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在一种积极、轻松的环境中配合治疗。

3 体会

由于艾滋病的不治性、传染性,及其以性传播为主的传播途径,使其比以往任何一种疾病在患者及周围人群中引起更为强烈的情感问题和心理反应,引发的心理问题相当复杂。社会普遍存在的歧视和敌意,使患者在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遭到诸多困难,这不仅影响HIV/AIDS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也影响到HIV/AIDS患者和生存和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对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及行为指导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影响大众接纳和宽容HIV/AIDS患者,增强其生存欲望,使患者感到并没有被遗弃,避免报复心理的产生和报复行为的出现,从而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已变得十分重要。笔者在患者入组治疗时、治疗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行为指导,把患者看成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健康行为指导,逐一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增加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之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取得了明显成效。

[1]刘春梓,丁丽莎.艾滋病患者护理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8.

猜你喜欢

艾滋病依从性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 世界艾滋病日》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昆明市防治艾滋病局艾滋病服务机构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