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送检两份血培养的必要性

2012-01-02琴,谢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败血症葡萄球菌阴性

郝 琴,谢 星

(延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 延安 716000)

败血症是病源菌侵入血液引发的严重全身性中毒的症状表现,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重要依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准确快速地将血培养及药敏结果报告给临床至关重要。抽血培养最易被人们忽视的且又很重要的一点是严格无菌操作,抽血时必须要经过人的表面皮肤才能进入血管,在这瞬间尽管皮肤表面是消过毒的,难免偶尔会把皮肤表面的正常菌带到针头上,然而针头扎进血培养瓶的时候就会把细菌同时带入血培养瓶中。所以,会误导我们以为是病人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本人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对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0-06~2011-05我院各科室住院患者采集的血液标本。采用奥淼新一代优快血培养瓶。

1.2 方法

梅里埃API鉴定系统。

1.3 病源菌的鉴定

每隔4小时观察一次血培养瓶,如有阳性的接种羊血平板获细菌纯培养后,按照梅里埃API鉴定程序进行细菌鉴定。

2 结果

304份血培养阳性率见表1。

表1 血培养阳性率

对于42.9﹪是表皮葡萄球菌的患者,我们通过标本来源的分析、出现阳性时间的记录(分别是2天后和3天后发现血培养瓶壁长出细菌)以及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建议医生重抽一份血培养。结果6份培养5天后仍为阴性,标本均来自儿科患者,之后临床医生没有按照我们的药敏结果治疗,患者预后良好;其余3份经培养仍为表皮葡萄球菌,菌株分别来自心血管内科2株和儿科1株,临床医生按照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患者日益康复。

其中3株大肠埃希菌的血培养中,有1株是在患者第二次抽血培养后得到的鉴定结果;两次抽血时间分别是早上和晚上。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分别抽血培养可以提高阳性率,同时可排除是否污染菌。

3 讨论

人体血液中的细菌感染由局部扩散到全身,死亡率随着病程而增加,因此,尽快从血培养中检验出致病菌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到败血症,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资料显示,菌血症或败血症发病率近10年来持续增加,2007年美国共报告菌血症发生66万例,在各种感染中居首位,且死亡率高(20% ~50%)。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的病源微生物,是诊断菌血症和败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这些年,广谱抗生素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方法的广泛使用,属于人体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葡萄球菌也渐渐成为重要的致病菌,特别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已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的存在于周围环境中及人体正常皮肤表面和粘膜。医护人员如果在采血过程中消毒不严格不规范,很容易导致血培养假阳性。关于血培养标本的采集,包括采集时间、采集次数、皮肤消毒,以及送检过程等有一定的规范,如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可降低血培养的细菌污染率。因此,通过了解血液中的常见致病菌,遇见血液中病源菌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我们应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建议医生再做一次血培养,两次结果一样,才是患者血液中真正的病源菌。对于血培养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阳性的患者,一般都采取抗生素治疗,这样对于一些血培养污染菌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的患者就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尤其是对万古霉素的使用。因为不必要的万古霉素的使用可以导致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传播和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的传播,从而大大提高了细菌的耐药率,给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带来极大的困难。不仅如此,而且治疗时间较长,延误患者病情。如果血培养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被确定为污染菌,则对其可以不使用抗生素治疗,这样就可以防止临床上不必要的滥用抗生素,从而降低了细菌的耐药率。

有些抗生素也会影响血培养,或者患者的发烧时间不同,以及细菌在血液中的数量等都可以影响到血培养的结果,容易造成假阴性的出现。所以我们有必要抽取两份血培养,甚至更多,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几份血培养的检验报告确定真正的病源菌,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疗程,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败血症葡萄球菌阴性
碳量子点黄芩素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鸡葡萄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痈疽合脓毒败血症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