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流地区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

2011-12-09黄锦成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537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5期
关键词:宫颈发病率宫颈癌

黄锦成 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 537400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其死亡率在逐渐上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女性死于这种疾病。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是南非,其次是亚洲,我国每年新发病数量超过13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73%~93%。在发达国家,宫颈癌发生率下降明显,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1]。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妇科筛查工作不完善等原因,宫颈癌发病率偏高,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的报道,特别是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因此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有必要了解女性人群中子宫颈癌发病情况及高危因素等流行病学特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流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为新发宫颈癌患者102例,同时选择102例在同一医院、同一时期进行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均为汉族,在本地居住超过10年,排除孕妇及其他肿瘤患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比较的方法,包括问卷和妇科检查两部分。

1.2.1 问卷调查部分。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根据事先拟定好的问卷内容逐项填写,要求患者和对照组人员如实填写。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收入等);饮食与生活习惯;患者与家人的吸烟情况;月经及婚育史;卫生设施和个人卫生习惯;个人既往病史、手术史及家族史;性生活、避孕情况及配偶健康情况;妇女病普查知识等。

1.2.2 标本收集。病例组收集了102例北流市人民医院宫颈癌患者的活检和手术标本;对照组为同一医院通过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检查、分段诊刮术,以除外其他妇科恶性肿瘤。通过检查结果确定对照组人员。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02例。病例组最小年龄32岁,最大65岁,中位年龄49岁。年龄分布分别为:<40岁者16例,占 15.69%;40~50岁者32例,占31.37%;50~60岁者35例,占34.31%;60岁以上者19例,占18.63%。对照组的年龄分布与病例组一致。本研究中病例组中来自农村者72例,占70.59%;而对照组全部来自城镇。病例组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65例,占63.73%,而对照组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32例,占31.37%。病例组中无业者 83例,占 81.37%;而对照组中无业者 35例,占34.31%。病例组中人均收入 <1000元者 69例,占67.65%;而对照组中<1000元者63例,占61.76%。

2.2 饮食与生活方式 本研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饮食情况无明显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病例组为21例,占20.59%;对照组53例,占51.96%。

2.3 月经及婚育史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月经初潮时间均在14~16岁之间。两组人员均为已婚,其中病例组中21岁前生育者32例,占31.37%;而对照组中21岁前生育者9例,占8.82%。病例组中生育超过 3个子女者 43例,占42.16%,对照组中生育超过 3个子女者17例,占 16.67%。病例组中进行人工(和/或)自然流产次数超过 3次者37例,占36.27%,而对照组中进行人工(和/或)自然流产次数超过3次者13例,占12.75%。

2.4 避孕、性生活及伴侣健康情况 两组相比,在避孕方式(包括服用避孕药和使用避孕套)方面无显著的差异,异性伴侣个数亦无显著差异。两组吸烟情况虽无明显差异,但病例组中配偶吸烟者83例,占81.37%,对照组中配偶吸烟者 32例,占31.37%。而病例组中开始性行为的年龄<21岁者39例,占38.24%;对照组中开始性行为的年龄<21岁者21例,占20.59%。两组异性伴侣中未发现阴茎癌及前列腺癌患者。

2.5 家族史及既往史 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一、二级血亲中患宫颈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病例组中曾患宫颈病变(包括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及病毒性阴道炎等)者53例,占51.96%;对照组中曾患宫颈病变者25例,占24.51%。两组中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亢、卵巢疾病及其他疾病者并无显著差异。

2.6 女性疾病普查知识 两组中对女性疾病的普查知识及是否认为应该做定期检查方面均不是很了解,两组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复杂渐进的生物学过程,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除HPV感染作为主要生物学因素,其他各种危险因素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作用可能不同。宫颈癌的流行因素存在多样性,流行过程存在复杂性,多种因素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本研究中饮食习惯、避孕情况及避孕方法、性伴侣情况以及是否有家族史等方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别。而可能与本研究中宫颈癌发生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几种情况。

3.1 发病年龄 有报道显示[3],在发病年龄方面宫颈浸润性癌的发病率在20岁以前是很低的,20~50岁增长较快,其后上升幅度变缓。本研究显示,北流市人民医院2008-2010年间新发宫颈癌患者中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65岁,中位年龄49岁。主要的发病年龄在40~60之间,与以往的报道较一致。

3.2 子宫颈慢性疾病 子宫颈慢性疾病常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并存,各种细菌、病毒、滴虫、真菌及性传播性疾病的感染,虽然不能证实以上因素可以诱发宫颈癌,但可以引起宫颈炎及宫颈糜烂,而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有宫颈糜烂者的宫颈癌发病率较无宫颈糜烂者高5~10倍[4]。在本研究中,病例组中曾患各种宫颈病变者占51.96%,对照组中曾患宫颈病变者仅占24.51%,提示宫颈病变与宫颈癌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此结果也与相关的报道较一致。

3.3 生育情况 本研究显示,生育年龄过早、多次生育及多次进行人流术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年轻女性生殖道发育不成熟,宫颈黏膜对一些致癌物质比较敏感,可能是引起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之一。多次妊娠、分娩或流产首先对宫颈造成的刺激和损伤,致使宫颈上皮发生异常增生或移行带区鳞状上皮化生,在修复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刺激,引起细胞分化不良,形成宫颈上皮内瘤变,逐渐发展成癌;其次,分娩造成的宫颈损伤、妊娠时内分泌及营养作用也可导致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机会增加,从而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4,5]。

3.4 社会经济情况及生活习惯 本研究显示,生活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及无职业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本研究中病例组中来自农村者72例,占70.59%。病例组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65例,占 63.73%,病例组中无业者83例,占81.37%,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等应该与农村地区医疗水平低、医疗条件差、农民求医看病的意识差以及经济条件差等因素有关。而在生活习惯方面,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则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3.5 吸烟 吸烟或被动吸烟可能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之一[6,7]。在本研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吸烟方面虽无明显差异,但病例组配偶吸烟者却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被动吸烟可能也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在本研究中饮食习惯、避孕情况及避孕方法、性伴侣情况以及是否有家族史等方面患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别。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本研究中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与以往的报道较一致,其发病因素可能与宫颈慢性疾病、生育次数多、社会经济情况差、被动吸烟及平常的锻炼情况相关,其中前四项为危险因素,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则是宫颈癌预防因素。随着宫颈癌发病率不断的上升,宫颈癌的预防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加大宫颈癌的宣传力度,提高女性病普查知识的宣传,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并提高医疗诊治水平,提倡进行健康体检及宫颈癌前筛查工作等可以对宫颈癌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并能早期诊断宫颈癌,争取治疗机会。

[1]庄勋,顾晓梅,何爱琴,等.宫颈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8):4053-4056.

[2]章文华,白萍,吴令英,等.35岁以下妇女宫颈癌〔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9,(6):39.

[3]郝敏,王静芳.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与调查〔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6):404-406.

[4]李玲新,黄玲.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5,(18):1600-1602.

[5]朱亚莎,周艳秋,张薇,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5):425-428.

[6]Lindstrom AK,Hellberg D,Backstrom T,et al.Diagnostic,endocrinological,behavioral,and DNA ploidy differences between squamous cell and adenomat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uteri〔J〕.Oncol RES,2004,14 :321.

[7]张淞文,赵群,王涛,等.北京地区子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分析——1∶3病例-对照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0,(7):947-949.

猜你喜欢

宫颈发病率宫颈癌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