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阳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多层面差距及对策研究

2011-12-07余丽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鄱阳湖农村居民全民

余丽华 付 玉

(江西九江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鄱阳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多层面差距及对策研究

余丽华 付 玉

(江西九江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鄱阳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约影响该地区群众体育开展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分配体育资源、共享学校体育资源、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模式及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等相应对策,以促进鄱阳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

群众体育;鄱阳湖地区;差距

1 前言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正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而群众体育发展的问题是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的薄弱环节。

环鄱阳湖地区在历史上是江西经济社会的龙头,今天依然占据着江西经济社会的半壁江山。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实施,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抓住建设鄱阳湖地区的契机,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利用鄱阳湖地区的相关优势加快群众体育的发展,提高国民体质,是紧跟生态经济建设后的又一思考问题,对实现江西崛起和新跨越具有一定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选取鄱阳湖地区部分乡镇群众为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为18-65岁。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电子资源、书刊报纸等途径,收集整理有关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方面的各种信息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采用专家评判法、重复测量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1.3%。

2.2.3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走访九江、永修、德安、星子、都昌、湖口、瑞昌、共青等县市,了解本地区群众体育参与体育活动情况及存在问题,获取第一手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鄱阳湖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

江西是我国中部农业大省,全省共有11个设市区、10个县级市、70个县、19个市辖区。至2009年底,全省总人口为4400.1万。其中,农村人口2580.22万,占58.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75元,增幅为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22元,增幅为9%[1]。至2008年底,该地区人口达2006.6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省60%以上[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对体育健身休闲的需求日益高涨,对健身文化娱乐的消费也呈上升趋势,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的群众日益增多,健身意识的增强,促使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需求越来越大。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成为今后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3.2鄱阳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现状

自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以来,围绕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组织机构,对群众体育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落实全民健身活动方案和计划安排。目前,该地区大部分县市均成立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基本形成了地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群众体育网络组织。此外,在全民健身工程的推动下,群众体育基础场馆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面消灭了“四无县”。九江市还成立了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各市区县进行国民体质测试和学生体质调研工作,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然而,受鄱阳湖地区部分乡镇城镇快速化发展与基层体育管理滞后等矛盾影响,群众体育的发展存在着非均衡发展现象。从场馆分布情况来看,南昌、九江、宜春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及县市场地建设多,人均拥有场地面积大,人们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而部分偏远地区受经济等因素制约人均活动场地小,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相对较少。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且活动方式差异较大,自发活动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活动方式,城镇居民更倾向于群体性锻炼。

3.3鄱阳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3.3.1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开展的规模和速度,直接制约着群众体育工作的投入和体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导致城乡居民经济层面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所带来的就是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投入存在较大差异。全省经济发达地区场地建设增长幅度大,投入金额多,南昌、宜春、九江、赣州、上饶优势明显,而其它经济不发达市较弱,发展速度缓慢。

3.3.2文化水平差异明显

城镇居民普遍接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锻炼意识,掌握一定的锻炼方法。而农村居民中除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部分为职业农民。甚至许多人将身体锻炼与劳动等同。文化水平的差距使得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极化趋势。

农村居民在业余休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首选看电视、打麻将、闲聊,在活动内容项目上,除传统的乒乓球、篮球外,农民对参加现代体育比赛项目兴趣不大;而对参加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和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的运动有浓厚的兴趣,如趣味农运会、龙舟、舞龙舞狮比赛等。此外,调查还显示,农村居民在关于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上,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房前屋后的空地、田间路边和公共活动场所。而城镇居民体育锻炼场所选择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公共活动场所、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消费场所,大多为正规的体育场所,有专人组织及社区体育指导员辅导。

3.3.3组织化程度不高及人才缺失

在实际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各县体育局与教委合并,乡镇体育管理人员数量少,多为兼职,缺乏专业化[3]。体育社团类型单一,组织化程度低,并且大多数是以中老年为主。

此外,各社区、乡镇的体育指导员数量偏低,并且主要以体育局工作人员和学生为主,年龄结构也极度不合理。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中老年人占到很大一部分比例。缺乏专业体育人才的指导,是制约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瓶颈。

4 鄱阳湖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的思路

4.1以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促进群众体育快速发展

应紧抓国家大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契机,彻底改变群众体育发展滞后的面貌,从地区体育人口、体育环境现状出发,结合当地群众体育实际情况,利用相关资源优势打造环鄱阳湖体育圈,促进该地区群众体育发展,增强人民体育意识,逐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推动新时期群众体育协调快速发展。

4.2加大经费投入,合理分配体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

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健身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4]。然而经费困难是农村群众体育工作开展的薄弱瓶颈。应通过国家财政投入、省级财政补贴、地方财政配套、社会融资、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优先投入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以新建、专用、小型、多功能为场地建设的主要形式,引导开展农村乡镇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建设工作,合理分配体育资源,采取切实措施改变城重乡轻的体育发展不平衡状况。

4.3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以社区为重点抓好城市体育,以乡镇为重点抓好农村体育,由此带动其他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普遍开展,从而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体育健身热潮。利用报刊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全民健身知识宣传,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与参与意识。以鄱阳湖地区的现有体育资源出发,结合地域地情,利用鄱阳湖地域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开发、挖掘、整合、更新传统体育人文生态资源,选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化、技能化、民俗化运动项目,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趣味性群体活动,激发群众参加健身活动的兴趣和动机,构架以民俗化、本土化、技能化为主,具有浓厚地区体育文化色彩的群众体育健身项目,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发展新模式。

4.4利用高校体育资源优势,加强体育指导员培养

利用环鄱阳湖地区高校体育资源优势,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解决发展农村体育人才短缺问题。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城乡基层,重视对晨(晚)练站点及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社会体育骨干的培养。借鉴国外开展群众体育的经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收体育教师、离退休人员和体育积极分子参与社会体育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从而推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的形成。

4.5定期开展送体育下乡活动,促进群众体育不断发展

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体性活动,定期开展送体育下乡活动,通过为农村居民传授体育健身知识,进行体育表演,赠送体育健身器材等形式,改善农民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进一步增强农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达到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目的。

[1] [2]九江市统计局信息网[EB/OL].www.jjfjw.cn,2010-02-24.

[3] 杨勤,付玉.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体育和谐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0(2).

[4] 郁俊,杨建营,李萍美,等.浙苏皖赣鲁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4):27.

TheResearchontheGapofMassSportsinUrbanandRuralDuringtheDevelopmentofNewRuralBackground

Yu Lihua,Fu Y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332005,Jiangxi,China)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questionnaire survey,on-the-spot investigaions,expert interviews and so on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ss sports in urban and rural for Poyang lake areas.and reveal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these area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the paper proposed advise as distribution the sports resources reasonably and sharing the school sports resources and constrcut diversity models for mass sports.

mass sports;Poyang Lake area;gap

2011-03-15;

2011-06-28

余丽华(1979-),女,四川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G812.4

A

1672-1365(2011)04-0144-02

猜你喜欢

鄱阳湖农村居民全民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全民·爱·阅读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