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擒拿文化内涵探析

2011-12-07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武德传统武术武术

徐 强

(吉林体育学院 武术系,吉林 长春 130022)

擒拿文化内涵探析

徐 强

(吉林体育学院 武术系,吉林 长春 130022)

擒拿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技击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擒拿是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氛围中发展构建起来的民族体育项目,由于受传统文化制约和影响,擒拿在继承武术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擒拿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发掘及其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擒拿;文化;武术;内涵

1 前言

武术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一种体育运动,历史悠久,就武术项目整体来说内容丰富多彩,派系种类繁多,而且各有其特点。武术的进攻击法有四种,即踢、打、摔、拿。“拿”即为擒拿。擒拿是拿其一点制其全身,反其关节、伤其筋骨。擒拿的手法较多,根据关节活动与手法运用特点,可分拿、缠、背、卷、压、展、蹬、抱、转、锁、分、抓、推、搬、抠、托、点等十七种手法。擒拿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存在形式,因其独特的技法,一直被各门派设为不传之秘。随着社会的发展,擒拿已经逐渐走到人们面前,但长久以来的封闭发展,擒拿文化内涵已经被人们所忽略。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基本没有涉及对擒拿文化的研究。本文对擒拿文化内涵进行发掘研究,使人们更了解擒拿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以及其文化内涵,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由“武”字剖析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产物,武术文化是“止戈为武、尚武崇德、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长时间积累的反映。武术文化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均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但它本身又有其独有的理论体系和文化积淀。“武”是合字体,按中国古代造字法的会意,“武” 由止和戈二字合起来为“武”。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实为脚趾的形象。甲骨文中“武”字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足戈并立”,左边画一个“足型”,右边一个“戈型”,以形象去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种静态。在此基础上由左右结构变成上下结构,此时最大的变化就是“足型”被“止”字代替,“戈型”被“戈”字代替,其意是持戈而行。是一种动态。甲骨文中“武” 字的变化看,其原始本意应该是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斗、欲与兽斗,与人斗是保护自己和亲人以及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要以武禁暴治乱,止息干戈,而求得安定和平。意思就是说,有危险时,要用武来止息干戈,只有自身强壮,才能抵御来犯之敌。从上面“武”字的两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文化的内涵就是以格斗、超越、武德为核心的特殊文化。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武术在指导思想、哲学思想、力学原理、行为美学、套路演练、服装器械、武艺门派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及特色。

3 擒拿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3.1擒拿的特点

擒拿是我国传统武术中一门独特的技击术,擒拿继承了中国古代技击法的精华,又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创新,自成体系,独具一格。从民间流传的多种擒拿技法中,可以看到其技击特点非常突出,实用效果特别显著,确有变化莫测之妙,“分筋错骨”之威。它以巧制关节为手段,以擒伏对手为目标,以不伤害对手而达擒获为高超技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特点,用武来止息干戈,不伤害对手而最终达到目的武术精神。

3.2擒拿的文化内涵

3.2.1“仁爱”思想在擒拿中的体现

关节是人体骨骼结构及运动的枢纽,关节周围的筋脉穴位是难以承受打击的薄弱部位。关节只可顺动,不可反方向逆转,关节的屈伸旋转都有一定限度幅度。拿住对方后,实施反关节,使其关节及韧带受挫,产生剧烈疼痛感,从而丧失反抗能力而就擒。对方若要拼力硬抗,势必造成骨折筋伤。所以拿其关节及筋穴,就能对其牵引控制。如,擒拿技法里的小关节擒拿,折其手指,就能达到控其全身的作用。擒拿控制擒服对手,而不伤害对手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仁”字为核心的思想结构。《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都指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亲爱,要以仁爱为做人的根本。“制其一点,而控全身”正是中国传统思想“仁爱”的一种表现。

3.2.2道家思想在擒拿中的体现

《老子·德道经》中老子曰:“反复;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在《庄子·说剑篇》中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道家的这种思想是一种因时而变、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道家的这种思想形成了擒拿技战术的基本思想原则。擒拿中的反擒拿技术主要是“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原则,在敌人先抓住我方身体某些部位时,我方用技法反擒敌人,使敌人由主动变为被动,从而制服敌人。

3.2.3兵家思想在擒拿中的体现

古代战争的兵家著述及其思想中,影响最大、最受古今人士称颂的就数《孙子兵法》,它深厚的内涵、精深的思想及独特的见解,无不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光芒,至今仍被当代社会的很多领域作为决策和实践的一种思想准则。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大河中的传统武术也不例外,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孙子兵法》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对擒拿文化内涵有着更为深刻和微妙的影响,《孙子兵法》在作战应敌时有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那就是:“制人而不制于人”。所谓“制人”就是调动敌人,在战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不制于人”就是不被敌人所调动,不使自己处于被动作战的地位。因为谁掌握了主动,谁就能牵着对方走,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擒拿是斗智斗技的直接对抗性的运动,也可以说是一场“战争”。擒拿技法中,强调“听劲”,只有“懂劲”才能随对方的劲而变化,才能在技术上取得先机,在技较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说擒拿技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与我国传统兵法思想联系在一起。

3.2.4禅学思想在擒拿中的体现

佛教产生于南亚大陆文明,东汉初传入中国。它本身包含着强烈的归真、禁欲、苦行和不杀生,这一宗教内涵本质上已经否定武术是一种技击形式的存在。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禅主要是人的一种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的一种体悟真理或最高实在的方法,是其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是其明心见性的方法,是其思维修炼的方法,是其获得神通,获得功德,获得智慧,获得解脱的方法。但在中国少林寺这一特殊佛教组织上,却形成了禅宗这一典型的“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以极少见的宗教宽容精神,使武术和少林寺形成了不解的历史渊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禅学思想就和擒拿“制人而不杀人”思想相一致,都是用思想或者手段使对手放弃抵抗,教化对手,使对手一心向善。

4 传统武德思想对擒拿文化的影响

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特有的武德思想,孔子在传授射御技艺时,就提出了武德准则:“仁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德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将道、德、仁、艺同时并列为武德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武术形成了 “尊师重道”、“武事文取”、“德艺双修”、“以武会友”、“点到为止”的传统武德思想体系。武德思想已经完全融入擒拿文化之中,由于擒拿其特有的技术体系,这就要求练习者经常找人“切磋武艺”,已达到更高的境界,所以“尊师重道、以武会友、点到为止”一直被擒拿练习者所遵守,成为衡量一个人“武艺高超”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5 结论

擒拿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一种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它有别于现代体育以竞技形式而存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儒家、道家、兵法思想都对其文化形成基本的积淀。它已经构成了一套独立而又完整的武学文化体系。对擒拿文化内涵进行发掘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 薛思恩.擒拿格斗技术要素探析[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 蒲李周.论儒教、道教、佛教对武术的积极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3).

[3] 郑卫民.擒拿格斗教学中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3).

[4] 薛思恩.擒拿技术基本手法练习与实用原则[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5] 王杰,王海鸥.擒拿技法机制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6] 陈振勇.武术文化继承与发展:地域武术文化发展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8,29(2).

[7] 崔浩澜,宁恒.用发展的观点看武术与文化的实体化——武术文化资源[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3).

TheConnotationofGrapplingCulture

Xu Qiang

(Wushu Department,Jilin Institw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

Grappling is o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and has long history.Grappling is constructe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atmosphere,and because it is restricted by traelitional culture,grappling shapes into its special culture connotation on the base of Wushu culture.By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characters and culture of grappling,and it may promote the succession,exca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grappling;culture;Wushu;connotation

2011-03-17;

2011-05-20

徐强(1982-),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G852

A

1672-1365(2011)04-0137-02

猜你喜欢

武德传统武术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