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竞技网球教育核心内容的思考

2011-12-07魏英莉彭晓琴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网球竞技育人

付 甲 魏英莉 彭晓琴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对我国竞技网球教育核心内容的思考

付 甲1魏英莉1彭晓琴2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指出当前国家竞技网球存在的问题,加深对国家竞技网球教育的认识,确定人本位国家竞技网球政治教育,深化国家竞技网球政治教育的意义,为培养高素质国际网球人才,提高中国网球的国际认同度,国家网球的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人本位;竞技网球;政治教育

1 对人本位国家竞技网球教育的认识

1.1人本位国家竞技网球的内涵和外延

1.1.1国家竞技网球的内涵

竞技是通过公平的竞赛和训练,夺标育人的娱乐运动。其内涵(本质属性)是夺标育人。竞技教育是育人夺标的教育过程,它是竞技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说,它是教人学会做人和学会竞技的教育过程,其本质是“育人夺标"(培养懂规则、讲秩序、富有游戏精神的人)。人本位即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是与物本位相对立的。人本位的竞技网球教育内涵,是以“教球育人”为宗旨,加强对运动员进行富有“人性”的网球教育,让他们既掌握网球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又掌握网球项目育人的规律和特点(其中包括游戏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有效地开发其“类生命”,进而充分发掘其“种生命”的潜能,促进网球运动员整体、内在、持续地发展的教育过程。

1.1.2国家竞技网球的外延

人本位竞技网球教育是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内容体系,是国家竞技网球人才培养机制从单纯夺标的网球训练逐渐向“训练与修炼相结合”的教球育人的过程,是国家竞技网球操作层面的文化建设。

1.2人本位与国家竞技网球教育的关系

从封建社会的“种本位”思想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物本位”思想,直至今日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科学发展观,建立“人本位”的思想,可以看出竞技体育需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本位的国家竞技网球教育是将网球运动项目竞技的特点和规律(工具理性)与其育人的特点和规律(价值理性)结合起来的战略性研究。它是针对过去国家网球运动人才培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离,以及它的思想和文化教育欠佳等问题提出来的。2010年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意见》座谈会上,刘鹏局长指出:“培养运动员,‘绝不为10%,牺牲掉90%’;”“管理运动员,要管‘一辈子’,不是‘一阵子’。”人本位的国家竞技网球教育,是国家网球主动研究与实践以人为本的长远目标、思想观念等的前瞻性研究,也是国家竞技网球通过增强软实力,主动促进其硬实力提高,积极抵制竞技异化的、富有开拓性的探索。国家竞技网球要树立“教球育人”的战略目标。“教球”就是要多培养像李娜和郑洁等接近世界一流的选手,同时促进男子选手接近世界二流水平。“育人”,既是夺标的基础,也是其归宿,因为奥运宗旨的核心是“教育青年”。重“夺标”,轻“育人”是当前国家竞技共性问题,是导致其异化现象和生存弱势群体增多的症结。因此,设定国家竞技网球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要将教球与育人合一。

2 人本位竞技网球的政治教育

2.1人本位竞技网球政治教育的原理

人本位的网球政治教育是以网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对网球运动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有目的地形成运动员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以提升运动员精神境界的教育活动。

政治教育是人本位网球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它强调的是树立运动员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体现出甘心为国家、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网球运动员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作为保障,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视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即使拥有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素质,也丝毫体现不出个人价值所在。

网球作为一项职业化程度很高的个体化项目,强调个体之间的对抗。这无形中造成了运动员的团队意识相对薄弱。作为中国网球希望之星的彭帅曾多次提出想要国家给她提供出国训练的机会和聘请专职教练的“单飞”想法,引发了与网管中心的一轮又一轮的风波。从前些年曾轰动一时的网球明星胡娜出走事件,到近几年国家优秀网球运动员与管理中心日渐增多的奖金矛盾,2006年9—10月间,网球管理中心主任还针对彭帅运动员发表了“眼里只有钱、缺乏爱国精神”这样严厉批评的公开讲话。上述案例都体现出了我们部分运动员头脑中更多思考的是个人利益,缺少对集体对国家的“利他”精神,亟待通过政治教育培育运动员“利他”的精神,从而提升其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

2.2“有我利他”精神的培养——提升做人的思想境界

有我利他精神中的“有我”,体现的是“利己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己性是现实的人基于其自然必然性的一个基本规定。当行为主体在内在需要的驱动下以对对象占有的形式去追求自己的满足时,其行为就带有利己性。反之,当行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不是直接以对所需对象的占有为目的,而是以对他人、集体、社会的某种给予、奉献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意愿满足他人的需要时,其行为就带有利他性。

网球比赛是一个奖金额巨大、进行个体对抗的项目,容易造成网球运动员的团队意识相对薄弱。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出现了网球运动员过于年轻、任性,考虑问题欠全面的情况;有的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缺乏真正的相互理解、支持、宽容和合作。因此在对运动员政治教育过程中,在肯定青年人自我奋斗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利他”的理念、态度和行为,即更多地为他人、为社会着想。大处着眼,有豁达的胸怀和端正的操守,做一个有境界的人;小处着手,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规则,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总之,要在网球教育中,要通过加强运动员“有我利他观”的培养,来提升运动员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让运动员在利益面前不单单考虑个人利益,同时还要兼顾到国家和集体利益。

2.3“无我利他”精神的培养——思想境界的进一步升华

“无我”的标准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话语,它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行政导向相一致,强调的是“革命”、“奉献”和“牺牲”。从“有我利他”到“无我利他”是精神境界的升华,同时也是人自身的一种超越。无我利他这一境界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修养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人对自我人格内在的超越。

国家竞技网球欲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网球人才,不仅要在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上进一步提高,更需培养其“无我利他”的崇高精神境界,逐步培养运动员无产阶级立场、观点,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意识,促使他们不断追求真理和崇高理想,让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通过培养他们足够强的自我意识,明确的信念,坚定的立场,在个人利益同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的理智、情感的天平最终倾向后者而不是前者。

3 人本位国家竞技网球政治教育的意义

3.1探索人本位的竞技网球政治教育,为国家网球国际化发展做贡献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贯彻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视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探索从多方位建设体育强国。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个人价值趋向多元化,国家网球向职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也造成了运动员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矛盾逐渐增多。亟待从其思想和文化发展战略入手妥善解决。因此,加强人本位的网球政治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核心理念,不仅是贯彻网球运动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更是国家网球事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3.2研究人本位的网球政治教育,为提升国家网球“软实力”奠定基础

伴随着国家女网融入世界职业网坛的速度加快,以及男网的进步,国家与个人的利益摩擦日渐增多,这一问题是制约国家网球发展的“瓶颈”。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更要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构建适应中国与世界(特殊性与普世性结合)需要的、人本位的竞技网球政治教育,培养其国家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使运动员竞技水平和精神境界两方面得到同步提升,进而提升国家网球“软实力”,推进国家网球科学发展。

3.3探索世界网球发展规律,为增强国家网球“硬实力”导航

目前国内网球与其它运动项目一样,重夺标规律的研究,轻育人规律的探索,致使其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分离,导致竞技异化现象和生存弱势人群增多,这违背了奥运的宗旨和竞技人才成长规律,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引导人们分辨各种价值观的是非优劣,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人本位的竞技网球政治教育,是回应信息化和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更是竞技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强化竞技网球的政治教育,也是培养有个性、有思想、高素质的网球人才,更是加强国家网球硬实力建设的思想保障。

[1] 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2.

[2][美]A.J.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张耀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宋继新.文化兴体: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

[5]付甲,宋继新.确立国家竞技核心价值的探索——对全运会等赛场的异化现象的反思[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

[6]李红霞.加强国家运动队思想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

[7]周茗,付甲.奥林匹克精神与竞技的人性复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7).

PonderingontheCoreContentofEducationoftheNationalTennisSports

Fu Jia1,Wei Yingli1,Peng Xiaoqin2

(1.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 2.School of Psychogy Cogh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question of the national tennis at present,and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national tennis education;Definiting the humanistic content of national tennis political education;Deepened country tennis polit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provides the basis for trains the high quality international tennis talented person,and enhanced the international approval of the national tennis,national tennis science development.

humanistic;national tennis sports;political education

2011-06-12;

2011-07-06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547ss10101)。

付甲(1984-),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体育人文社会学。

G80-05

A

1672-1365(2011)04-0039-02

猜你喜欢

网球竞技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